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及其实现方法_4

文档序号:9862586阅读:来源:国知局
箱4水温 的热水,稳温水箱4的水温达到指定值后,关闭第二入口 13。
[0152] 参见图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 四个环形间隔壁7,所述四个环形间隔壁7之间形成中心水箱及三个环形水箱,由此构成多 温水箱,多温水箱的中心水箱及三个环形水箱由内到外依次为高温水箱1、次高温水箱25、 中温水箱2和低温水箱3,其高温水箱1、次高温水箱25、中温水箱2和低温水箱3内储存的热 水温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中心水箱和每一个环形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保温层 11、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20,高温水箱1或次高温水箱25或中温水箱2或低温水箱3上部的出 口 23与热负荷33分别依次通过阀门28、水栗29和流量传感器30密封连接,高温水箱1或次高 温水箱25或中温水箱2或低温水箱3下部的进口 15与多温热源32之间均分别依次密封连接 流量传感器30、水栗29和阀门28。
[0153] 参见图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 五个环形间隔壁7,所述五个环形间隔壁7之间形成中心水箱及四个环形水箱,由此构成多 温水箱,多温水箱的中心水箱及四个环形水箱由内到外依次为高温水箱1、次高温水箱25、 中温水箱2、次中温水箱27和低温水箱3,其高温水箱1、次高温水箱25、中温水箱2、次中温水 箱27和低温水箱3内储存的热水温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中心水箱和每一个环形水箱的顶 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保温层11、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20,高温水箱1或次高温水箱25或中温 水箱2或次中温水箱27或低温水箱3上部的出口 23与热负荷33分别依次通过阀门28、水栗29 和流量传感器30密封连接,高温水箱1或次高温水箱25或中温水箱2或次中温水箱27或低温 水箱3下部的进口 15与多温热源32之间均分别依次密封连接流量传感器30、水栗29和阀门 28〇
[0154]本【具体实施方式】给出的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及其实现方法仅为 三个实施例,并非穷举,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简单复制和改进,仍属于本发 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热房、箱体、热暖 气、环形间隔壁,所述储热房包括保温房体和保温顶盖,所述储热房的保温房体分别设置对 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储热房的保温顶盖与保温房体密封固连;所述箱体置于储热房内并 固连,箱体沿周与储热房之间形成环形腔隙作为热风通道,所述热暖气置于作为热风通道 的环形腔隙底部并固连,热暖气的热水入口与多温热源的热水源密封连接,若干个均流翅 片均分别置于作为热风通道的环形腔隙内、套接在箱体上并固连,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 器均分别置于作为热风通道的环形腔隙内并固连;所述N个环形间隔壁均分别置于箱体内、 且由内到外依次套接并分别与箱体固连,N个环形间隔壁之间形成中心水箱及N-1个环形水 箱,由此构成多温水箱,多温水箱的中心水箱及N-1个环形水箱内储存的热水温度由内到外 依次降低,中心水箱和每一个环形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保温层、内部设置温度传 感器,各保温层的厚度相同或不同,中心水箱和每一个环形水箱上部的出口均分别与热负 荷密封连接、下部的进口均分别与多温热源密封连接;位于最外侧的环形间隔壁与箱体之 间构成环形的稳温水箱,稳温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保温层,稳温水箱上部的第一 入口与真空栗密封连接、下部的第二入口与多温热源的饱和水源的出口密封连接,稳温水 箱内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风通道内置的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多温水箱内 置的温度传感器、稳温水箱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真空栗均分别与信息采集与 控制系统信号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稳温水箱的结构是:稳温水箱内置环形半透膜,环形半透膜底部与箱体固连、顶部与箱体之 间留有缝隙,环形半透膜将稳温水箱分隔为两个环形空间,外侧环形空间为饱和水容水间、 内侧环形空间为饱和蒸汽容汽间,若干个环形的导水翅片置于饱和蒸汽容汽间、外侧与环 形半透膜固连,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分别置于稳温水箱的饱和蒸汽容汽间并固连, 稳温水箱上部的第一入口与稳温水箱的饱和水容水间对应、与真空栗密封连接,稳温水箱 下部的第二入口一端与环形半透膜连通、另一端与多温热源的饱和水源的出口密封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温水箱的每一个环形水箱内均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均温器并固连,所述均温器上设置若干 个过流孔,均温器置于多温水箱高度的1/4~1/2处,以消除储热水箱的热分层现象,提高储 热水箱容积利用率。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每一个环形间隔壁的结构相同,其材料和厚度相同或不同,具体结构是:它包括外壁、内壁 和保温隔热层,所述外壁和内壁均为环形,所述外壁套接在内壁上,保温隔热层置于外壁和 内壁之间并固连。5. -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的实现方法,它包括设计计算方法和运 行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设计计算方法步骤如下: 1) 根据用户对各水箱水温和水量的需求,设定热风通道的结构尺寸、环形间隔壁的层 数和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结构尺寸; 2) 优化设计多温水箱的中心水箱和各环形水箱以及储热房的结构尺寸; 3) 计算确定多温水箱各环形间隔壁的厚度; 4) 根据温度预报曲线和储热房外墙的结构尺寸确定本发明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 两用储热器的散热量; 5)检验设定的热风通道、低温水箱、各环形间隔壁以及储热房的外墙壁结构尺寸的可 行性与经济性。6.-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的实现方法,它包括设计计算方法和运 行调整方法,其运行调整方法包括在线计算确定热风流过热风通道与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 水箱外壁的换热过程、在线计算确定低温时段的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向环境的散热过 程,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利用计算机在线计算确定高温时段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最大吸热量,并迭代 确定最佳的热风通道和储热房外墙的厚度; 2) 在线计算确定热风流过热风通道与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外壁的换热过程; 3) 在线计算确定低温时段的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向环境的散热过程; 4) 环境气温te高于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时段: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将环境 的高温热风由鼓风机栗入进风口,温度高于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热风沿着多温水箱 的外侧环形水箱的外侧表面对其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同时,通过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连续 监测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和稳温水箱的饱和蒸汽空间的压力,并自动维持稳温 水箱的水恒为饱和状态,以保证整个吸、放热过程都是在最佳水温下进行的相变过程,热风 换热降温后经出风口排往环境; 5) 环境气温te低于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时段: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保持多 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对应于饱和参数不变,此时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 高于环境温度,多温水箱的外侧环形水箱的水温通过热风通道的静止空气层和储热房的外 墙壁对环境散热,与此同时,稳温水箱内的水蒸气将随散热的进行而逐渐凝结成水,放出汽 化时所吸收的汽化潜热,直至环境气温te升高至等于稳温水箱的最佳水温而停止对环境散 执. , 6) 依据本发明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所在地的某个季节的平均环境气 温,设定稳温水箱的水温,既维持稳温水箱的水温与环境气温之差 < 两者之间的传热温差, 以最大限度利用环境高温资源,又保持稳温水箱水温^该季节的平均温度;季节变化导致 环境气温t e的变化时,由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按设定算法自动调整稳温水箱的第二入口, 以自动调整稳温水箱内的饱和水参数,使稳温水箱的水在新的饱和参数下进行吸热汽化和 放热冷凝的相变过程。
【专利摘要】一种恒温蓄热、多温供热的工民两用储热器,其特点在于:它包括储热房,所述储热房内置箱体并固连,箱体与储热房间形成热风通道,热暖气置于热风通道底部并固连,N个环形间隔壁由内到外依次套接并分别与箱体固连,之间形成中心水箱及N-1个环形水箱构成多温水箱,多温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环形水箱的出口与进口分别与热负荷和多温热源密封连接;最外侧的环形间隔壁与箱体之间构成稳温水箱。实现方法包括设计计算和运行调整,其设计计算包括设定环形间隔壁层数,优化设计结构尺寸,计算环形间隔壁厚度,确定散热量,检验设定值;运行调整包括在线确定热风流过热风通道与多温水箱外壁的换热过程、在线确定多温水箱向环境的散热过程。
【IPC分类】F28F27/00, F28D20/00
【公开号】CN105627801
【申请号】CN201610050975
【发明人】杨善让, 赵晓彤, 刘志超, 朱玉章, 曹生现, 吕世昌, 赵波, 王恭, 赵贺, 张海林, 齐冰, 姚卓宏, 刘豫峰, 付玉民, 庞俊华, 王升龙, 彭伟麒, 李俊鹏, 索英杰
【申请人】杨善让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