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台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2112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2]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台的示意图,
[0023]图2显示了用于锅具识别的装置的放大图,
[0024]图3至5相应显示了用于在燃气灶台处进行锅具识别的不同的方法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图1中以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台11,其带有灶台面12和燃气烹饪部位14,燃气烹饪部位14主要包括燃气燃烧器16和锅具架19。燃气燃烧器16具有通常的燃烧器本体17和燃烧器盖18。锅具架19具有多个臂。两者都已经从现有技术中已知。
[0026]燃气燃烧器16的燃气供给通过燃气输送管路21且借助于燃气阀23来实现,燃气阀23联接到主输送管路22处,利用主输送管路22可供给燃气灶台11的多个燃气阀。自动点火器25用于操控燃气阀23,自动点火器25配备有电离电极26或者用于火焰识别的热偶和用于点燃火焰的外部点火单元。备选地,还可存在用于点火和火焰识别的共同的电极。
[0027]自动点火器25与灶台控制部28相连接,灶台控制部为用于燃气灶台11的主要控制部并且相应于上述控制部件。
[0028]可通过旋钮30和附加操纵元件32输入操作者对灶台控制部28或燃气灶台11的操作指令,旋钮30和附加操纵元件32两者与灶台控制部28或相应的控制部件相连接。附加操纵元件还可集成到旋钮中。至此,燃气灶台11的结构和功能相应于现有技术。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现在在燃气烹饪部位14更确切地说燃气燃烧器16的区域中布置有作为传感器的热偶34,其在此布置在左侧的锅具架19处,亦即布置在其外侧处。应如此选择热偶34的安装部位,即,在任何情况下存在通过放上的锅具20的覆盖以用于在锅具下方产生上述的遏热。此外,热偶34不应由燃气燃烧器16的火焰直接加载,因为否则可忽略通过遏热的加热的效果且不可识别出锅具20的取下。通过在此示出的在锅具架19的面向外的侧部上的布置方案,通过锅具架实现燃气火焰的屏蔽,并且在此始终还存在足够的遏热。备选的安装部位应居中地在燃烧器盖18上,然而在该处更加难以实现信号连接或电连接。此外,通常有利的是,热偶34借助于热的隔离部固定在锅具架19处并且防止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强烈加热的锅具架19如此提高由热偶34探测的温度,即,存在这样的效应,其如同在放上的锅具20之下存在上述的遏热。
[0030]在此,借助于电连接部35实现与热偶34的电联接,电连接部35在左侧的锅具架19处或中伸延。显然,这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必须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由此,热偶34与TE控制部37连接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其在图2中以放大的方式示出。TE控制部37又通过总线联接部38联接到灶台控制部28的总线系统29处。
[0031]从图2中可看出TE控制部37的精确的结构。TE控制部37具有结构载体更确切地说独立的锅具识别电路板39。在该处还设置有六个TE联接部40,其在这种情况中被四个热偶34连同其连接部35占用。此外,在锅具识别电路板39上设置有在此未示出的电路构件,尤其上述的电的切换部或微控制器等。
[0032]在燃气灶台11中以上述方式进行锅具识别,从而借助于热偶34,在燃气烹饪部位14的燃气燃烧器16运行时相应存在带有高于上述极限温度的温度的遏热,其在此可为100。。。
[0033]在图3中示出了在燃气燃烧器16利用操纵元件运行时锅具识别的过程,不同于图1,操纵元件仅包括接触开关。首先,存在锅具,其之后被移去。热偶34以及因此TE控制部37识别出锅具取走并且通过总线系统29将其传输到灶台控制部28处。此外,TE控制部37通过总线系统29的联接部断开或关闭燃气阀23,可能在开头提及的时间延迟之后。在此,不仅直接针对锅具取走而且针对燃气燃烧器16的切断通过信号发生器33为操作者给出光学的和/或声学的反馈,信号发生器33有利地为声学的信号发生器。当未很快再次放上锅具时,燃气烹饪部位14在灶台控制部28中在其功率方面减小或置于零。如果那时应使燃气燃烧器16再次运行,则这可通过借助于操纵元件选择功率来实现。
[0034]在图4中以相似的方式说明了在存在根据图1的旋钮30且没有附加操纵元件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该过程。在此同样再次在前三个步骤中识别出锅具20的取走,并且燃气燃烧器16通过关闭燃气阀23切断、由TE控制部37来触发。保持通过旋钮30在灶台控制部28处设定的功率,其中,同时还恰好截断或断开燃气烹饪部位14。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发生器33可为光学的信号发生器,并且通过发光或闪烁指示该状态,备选地,可在燃气灶台11的显示器上进行相应的显示。如果旋钮30然后被再次旋到预定的零位上并且以此为出发点设定新的功率位置,则燃气燃烧器16再次以新的功率运行。然而,为此应再次放上锅具20。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燃气燃烧器16虽然可能起动,但在几秒之后还是再次切断,因为通过热偶34和TE控制部37识别出没有放上锅具。
[0035]在根据图5的方法中,以扩充图4的方法的方式在带有旋钮30的情况下又在燃气灶台11处设置有呈接触开关的形式的附加操纵元件32。在此,步骤I至6相应于图4的步骤。如果现在应再次使燃气燃烧器16运行,则这相当简单地通过利用旋钮30预选择功率位置或者可能采用当前的功率位置来实现。于是,附加操纵元件32的操纵通过TE控制部37 (其之前已经引起燃气阀23的截断)转化指令并且再次以相应的功率位置打开燃气阀23。该功率位置重新由旋钮30预定。
【主权项】
1.一种燃气灶台,带有至少在燃气烹饪部位处的燃气燃烧器、和控制部以及自动点火器,其中,在所述燃气烹饪部位处安装有热偶以用于在所述燃气燃烧器运行时探测在所述热偶的安装部位处的温度,并且用于根据所探测的温度识别锅具是否放到所述燃气烹饪部位上,其中,在放上锅具时在所述热偶的安装部位处存在更高的温度并且在取下锅具时在所述热偶的安装部位处存在更低的温度,其特征在于,为了评估由所述热偶探测的温度,所述燃气灶台具有在单独的锅具识别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其中,所述热偶联接到所述锅具识别电路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偶安装在所述燃气烹饪部位的锅具架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多个或全部功能单元相互通讯的总线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控制部、显示部、燃气燃烧器或燃气阀和自动点火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接以用于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用于锅具识别的锅具识别电路板构造成用于联接热偶,最多联接直至八个热偶,且为此具有直至八个联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用于锅具识别的所述锅具识别电路板连同热偶构造为用于现有的燃气灶台的改装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识别电路板构造成,利用所述热偶在所述燃气燃烧器运行时识别或评估在放到所述燃气烹饪部位上的锅具之下的遏热,其中,在放上锅具时,遏热引起在所述热偶处的温度高于极限温度,并且在取下锅具时,缺乏遏热并且在所述热偶处的温度低于极限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锅具识别的功能构造成在功能上、电子上和结构上与燃气灶台的所使用的用于火焰识别的传感装置、点火部或其他的安全装置分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台的通过总线系统与所述锅具识别电路板相连接的控制部构造成,在识别出放上的锅具取下之后尤其在几秒钟的短暂等待时间之后切断所述燃气烹饪部位的燃气燃烧器并且在显示部处显示出锅具的取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构造成,在等待时间结束之前将锅具放到所述燃气烹饪部位上时使所述燃气烹饪部位或其燃气燃烧器以之前设定的功率或之前设定的运行参数继续运行,并且在等待时间结束之后没有在等待时间之内将锅具再次放到燃气烹饪部位上时最终切断所述燃气烹饪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台具有附加操纵元件,其与所述燃气灶台的控制部相连接,其中,在将锅具放到所述燃气烹饪部位上并且识别出锅具放上之后可由使用者在所述附加操纵元件处通过操纵所述附加操纵元件再次建立之前设定的功率或之前的运行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为了设定所述燃气烹饪部位或燃气燃烧器的功率,所述燃气灶台具有呈可机械地操纵的调节器的形式的操纵元件,其带有零位和与此不同的功率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在再次放上从所述燃气烹饪部位处取下的锅具且识别出再次放上之后,为了所述燃气烹饪部位的再次运行,可首先使所述调节器运动到零位上,并且可紧接着使所述调节器运动到所期望的功率位置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器运动之后,只要所述调节器未运动到零位上,阻断所述燃气烹饪部位,其中,光学地和/或声学地显示出锅具的取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器处设置有另一附加操纵元件,或者在所述燃气灶台处设置有另一附加操纵元件,其中,为了所述燃气烹饪部位的继续运行,可借助于操纵所述附加操纵元件建立之前设定的功率位置,或者可选择新的功率级,并且可借助于操纵所述附加操纵元件来实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台,带有具有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烹饪部位,为了进行锅具识别,在燃气烹饪部位处安装有作为传感装置的热偶,以便在燃气燃烧器运行时探测在热偶的安装部位处的温度,以便取决于此识别出锅具是否放到燃气烹饪部位上。借助于在单独的锅具识别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进行由热偶探测的温度的评估,其中,热偶联接到锅具识别电路板处,并且锅具识别电路板以及其他的功能单元有利地与总线联接部或总线系统彼此连接且与燃气灶台的控制部相连接。
【IPC分类】F24C3-12, F24C15-10
【公开号】CN204329081
【申请号】CN201420523387
【发明人】J·里克特, J·弗里德里希斯, D·帕克
【申请人】E.G.O. 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2日
【公告号】DE102013218339A1, EP2863128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