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1256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器安装结构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热水工程,在集热器安装时常采用波纹管连接的端面密封结构。当系统运行时,连接管路因长期热胀冷缩,极易发生接头松动的情况,同时由于循环泵的启停,又造成了连接处的震动,加速了接头的松动、老化,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易出现平板集热器之间接头处漏水、开裂等问题,造成售后维修频繁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ZL 201110149972.3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法,其特征是:包括有换热管、换热管密封连接套、换热管密封堵、主换热管、主换热管密封连接套、主换热管密封连接套稳定栓、连接管、主换热管封堵密封塞、主换热管封堵密封塞稳定栓。但这种连接结构复杂,造价高,安装操作不便。
[0004]中国专利ZL 200710171329.4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结构,用于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的连接,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紧固件被固定在建筑物或固定支架上,其特点是,两个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的流道口上下相互对接,在其中一个流道口的周围设有密封圈,装配时,该密封圈被一压紧结构压住,压紧结构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的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紧密封圈。采用本发明,在用紧固件将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固定到建筑物上的同时,就能够使相邻两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的流动通道与外部管道的流动通道之间实现对接和密封,从而使两块太阳能集热器之间或太阳能集热器与外部管道之间实现了快速连接。这种连接也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安装操作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可靠,可杜绝连接处漏水隐患的平板集热器接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块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的侧边设有伸出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将相邻两块平板集热器之间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用折弯后的铜管连接。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折弯后的铜管为U形铜管,或为Ω形铜管。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折弯后的铜管与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侧边的一侧上部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另一侧侧边的下部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将折弯后的铜管连接在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的串联结构。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两侧侧边的上部分别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两侧侧边的下部分别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将折弯后的铜管分别连接在流体流入管之间和流体流出管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的并联结构。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折弯后的铜管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套。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平板集热器为矩形结构。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内设有盘管。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所述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将软铜管折成一种Ω形作为连接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平板集热器连接,可真正做到平板与平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Ω形铜管具有优良的伸缩性能,能够有效的缓冲系统因热胀冷缩形成的伸缩量,避免了平板间连接的硬性损伤。平板集热器内部流道可由铜管焊接而成,常见的工程分布方式是每组15块平板串联,铜管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为1.7X10( - 5),则在温差100°C的情况下,铜管膨胀量为15000X1.7X10 ( - 5) X 100 = 25.5mm,由此可见,在长时间运行下,现有连接方式的工程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采用Ω折弯形连接管,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做到杜绝漏水隐患,保证连接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平板集热器,2-流体流入管,3-流体流出管,4-折弯后的铜管,5-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块平板集热器1,平板集热器I的侧边设有伸出侧边的流体流入管2流体流出管3,将相邻两块平板集热器I之间的流体流入管2和流体流出管3用折弯后的铜管4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折弯后的铜管4为U形铜管,或为Ω形铜管。
[00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折弯后的铜管4与流体流入管2和流体流出管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I的侧边的一侧上部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2,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另一侧侧边的下部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3,将折弯后的铜管4连接在流体流入管2与流体流出管3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I的串联结构。
[00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I的两侧侧边的上部分别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2,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两侧侧边的下部分别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3,将折弯后的铜管4分别连接在流体流入管2之间和流体流出管3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I的并联结构。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折弯后的铜管4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套5。
[0023]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所述平板集热器I为矩形结构。
[0024]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所述平板集热器I内设有盘管。
[0025]在实际使用时,可采用将每12块平板集热器I安装成I组,浆两端用2个Ω形铜管连接,其余部位采用内径22mm的短铜管焊接连接,这样不仅达到了缓解系统热涨及震动带来的损伤,还可以有效降低安装成本。
[0026]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块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的侧边设有伸出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将相邻两块平板集热器之间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用折弯后的铜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后的铜管为U形铜管,或为Ω形铜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后的铜管与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侧边的一侧上部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另一侧侧边的下部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将折弯后的铜管连接在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的串联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两侧侧边的上部分别设有伸出上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两侧侧边的下部分别设有伸出下侧边的流体流出管,将折弯后的铜管分别连接在流体流入管之间和流体流出管之间构成平板集热器的并联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弯后的铜管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集热器为矩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板集热器内设有盘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块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的侧边设有伸出侧边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将相邻两块平板集热器之间的流体流入管和流体流出管用折弯后的铜管连接,所述折弯后的铜管为U形铜管,或为Ω形铜管。所述平板集热器的连接结构将软铜管折成一种Ω形作为连接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平板集热器,真正的做到平板与平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Ω形铜管具有优良的伸缩性能,能够有效的缓冲系统因热胀冷缩形成的伸缩量,避免了平板间连接的硬性损伤。
【IPC分类】F24J2-46
【公开号】CN204329366
【申请号】CN201420681684
【发明人】代国伟, 董吉斌, 高俊海
【申请人】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