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双储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620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冷热双储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低谷电能、提高电网负荷均匀性的冷热双储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号为201320185611.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加热循环装置,基本结构是有电加热装置、换热器及受热装置(水箱),电加热装置、受热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相连。其中的电加热装置有盛装绝缘、灭弧和导热液体的容器,容器内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有喷嘴及内置有电阻丝的固定件。当水箱中的水温降低需要加热时,循环泵启动将绝缘导热油通过喷嘴喷入固定件内,经电阻丝加热后流经热交换器,回到容器中;水箱中的低温水经热交换器吸收绝缘导热油的热量变成热水后,回到水箱中。上述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传统加热管导热慢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电加热装置并不具有蓄能功能,因此电阻丝工作与否就完全取决于受热装置中的水温,即只要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无论电网处于高峰还是低谷,电阻丝均需电能工作。另外,现有的制冷热备也没有设置储冷装置,即只要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无论电网处于高峰还是低谷,制冷设备均需电能工作。因此,现有技术无论加热还是制冷,均存在着用电费用高且影响电网负荷均匀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低谷电能、提高电网负荷均匀性的冷热双储节能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冷热双储节能系统,设有固体储能箱、液体储能箱和换热器,所述固体储能箱有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相接有第一绝缘油进管及第一绝缘油出管,在第一壳体内置有多层蓄能砖,多层蓄能砖之间的间隙形成油道,在油道内布有电加热丝;
[0005]所述液体储能箱有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相接有第二绝缘油进管及第二绝缘油出管,在第二壳体内置有防冻液及与第二绝缘油进和第二绝缘油出管相接的绝缘油盘管;
[0006]所述第一绝缘油出管一路通过第三阀门与第二绝缘油进管相接,一路通过第五阀门与第二绝缘油出管相接后再依次通过第二阀门、换热器、绝缘油循环绝缘油循环泵与第一绝缘油进管相接,另一路通过第六阀门、绝缘油循环泵与第一绝缘油进管相接;第二绝缘油出管依次通过第四阀门、制冷机组、绝缘油循环泵与第一绝缘油进管相接。
[0007]相邻的蓄能砖之间有垫条,所述电加热丝固定在蓄能砖表面的凹槽内。
[0008]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有保温层。
[0009]所述电加热丝由100V~10KV电压供电。
[0010]本实用新型储热时,设置在固体储能箱中的电加热丝直接对流经油道的绝缘油及蓄能砖进行加热,导热快的绝缘油又与蓄能砖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热平衡,热平衡温度可达400°C,热能即储存在蓄能砖内;储冷时,制冷机组对绝缘油进行制冷,冷却的绝缘油流经固体储能箱中的油道与蓄能砖以及与第二壳体内的防冻液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冷平衡,冷平衡温度可达_40~-45°C,冷能即储存在蓄能砖和防冻液内;可选择在电网低谷时进行加热或制冷,电网高峰时对外释放能量,即可降低用电费用,亦可提高电网负荷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体储能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设有固体储能箱101、液体储能箱102和换热器103,固体储能箱101有第一壳体11,与第一壳体11相接有第一绝缘油进管12及第一绝缘油出管13,绝缘油可为变压器油等,在第一壳体11内置有多层蓄能砖14,多层蓄能砖14采用耐高温且保温材料(如石英砂等)制成,多层蓄能砖14之间的间隙形成油道15,在油道15内布有可与100V-10KV电源相接的电加热丝16,电加热丝16最好固定在形成油道15的蓄能砖14表面的凹槽内,可采用蛇行等方式均布。液体储能箱102有第二壳体21,与第二壳体21相接有第二绝缘油进管22及第二绝缘油出管23,在第二壳体21内置有防冻液25及与第二绝缘油进管22和第二绝缘油出管23相接的绝缘油盘管24 ;第一绝缘油出管13 —路通过第三阀门D3与第二绝缘油进管22相接,一路通过第五阀门D5与第二绝缘油出管23相接后再依次通过第二阀门D2、换热器103、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另一路通过第六阀门D6、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第二绝缘油出管23依次通过第四阀门D4、制冷机组ZL、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第一壳体11于第二壳体21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外形为一整体,内有隔板间隔,但是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外有保温层18。
[0016]使用时如图3所示,用户端通过用户端水循环泵Pl和第一阀门Dl与热交换器103相接。
[0017]工作原理:
[0018]—.储热及供热
[0019]1.储热
[0020]储热时打开第六阀门D6,绝缘油循环泵P2,关闭其它阀门及泵。当电网低谷时,可将电加热丝16接通电源,电加热丝16开始发热,启动绝缘油循环泵P2,绝缘油在第一绝缘油进管12、油道15、第一绝缘油出管13、绝缘油循环泵P2所形成的循环回路中循环,电加热丝16对流经油道15的绝缘油及蓄能14进行加热,绝缘油逐渐与蓄能砖14热交换,进而达到热平衡,热平衡温度可达400°C等高温,热能即储存在蓄能砖14内;
[0021]2.供热
[0022]当需要热量时,可打开用户端水循环泵Pl和第一阀门D1,打开第二阀门D2、第五阀门D5和绝缘油循环泵P2,关闭其它阀门。绝缘油在第一绝缘油进管12、油道15、第一绝缘油出管13、第五阀门D5、第二阀门D2、热交换器103和绝缘油循环泵P2所形成的循环回路中循环;用户端的回水(冷水、冷气)经用户端水循环泵P1、第一阀门D1、热交换器103与不断吸收蓄于蓄能砖内热量的热绝缘油实现热交换。
[0023]二.储冷及供冷
[0024]1.储冷
[0025]储冷时打开第三阀门D3、第四阀门D4和绝缘油循环泵P2,关闭其它阀门及泵。当电网低谷时,可启动制冷机组ZL和绝缘油循环泵P2,绝缘油在第一绝缘油进管12、油道15、第一绝缘油出管13、第三阀门D3、第二绝缘油进管22、绝缘油盘管24和第二绝缘油出管23、第四阀门D4、制冷机组ZL和绝缘油循环泵P2所形成的循环回路中循环,制冷机组ZL对流经绝缘油进行制冷,冷绝缘油逐渐与蓄能砖14和防冻液25进行冷交换,进而达到冷平衡,冷平衡温度可达-40~-45°C等低温,冷能即储存在蓄能砖14和防冻液25内;
[0026]2.供冷
[0027]当需要冷量时,可打开用户端水循环泵Pl和第一阀门D1,打开第三阀门D3、第二阀门D2和绝缘油循环泵P2,关闭其它阀门。绝缘油在第一绝缘油进管12、油道15、第一绝缘油13、第三阀门D3、第二绝缘油进管22、绝缘油盘管24和第二绝缘油出管23、第二阀门D2、热交换器103和绝缘油循环泵P2所形成的循环回路中循环;用户端的回水(热水、热气)经用户端水循环泵P1、第一阀门D1、热交换器103与不断吸收蓄于蓄能砖14和防冻夜25内冷量的冷绝缘油实现热交换。
【主权项】
1.一种冷热双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固体储能箱(101)、液体储能箱(102)和换热器(103),所述固体储能箱(101)有第一壳体(11),与第一壳体(11)相接有第一绝缘油进管(12)及第一绝缘油出管(13),在第一壳体(11)内置有多层蓄能砖(14),多层蓄能砖(14)之间的间隙形成油道(15),在油道(15)内布有电加热丝(16); 所述液体储能箱(102)有第二壳体(21 ),与第二壳体(21)相接有第二绝缘油进管(22)及第二绝缘油出管(23),在第二壳体(21)内置有防冻液(25)及与第二绝缘油进管(22)和第二绝缘油出管(23)相接的绝缘油盘管(24); 所述第一绝缘油出管(13) —路通过第三阀门D3与第二绝缘油进管(22)相接,一路通过第五阀门D5与第二绝缘油出管(23)相接后再依次通过第二阀门D2、换热器(103)、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另一路通过第六阀门D6、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第二绝缘油出管(23)依次通过第四阀门D4、制冷机组ZL、绝缘油循环泵P2与第一绝缘油进管(12)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蓄能砖(14)之间有垫条(17),所述电加热丝(16)固定在蓄能砖(14)表面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双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外有保温层(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双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16)由100V-10KV电压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热双储节能系统,储热时,设置在固体储能箱中的电加热丝直接对流经油道的绝缘油及蓄能砖进行加热,导热快的绝缘油又与蓄能砖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热平衡,热平衡温度可达400℃,热能即储存在蓄能砖内;储冷时,制冷机组对绝缘油进行制冷,冷却的绝缘油流经固体储能箱中的油道与蓄能砖以及与第二壳体内的防冻液进行热交换,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冷平衡,冷平衡温度可达-40~-45℃,冷能即储存在蓄能砖和防冻液内;可选择在电网低谷时进行加热或制冷,电网高峰时对外释放能量,即可降低用电费用,亦可提高电网负荷均匀性。
【IPC分类】F28D20-00
【公开号】CN204555774
【申请号】CN201420833168
【发明人】林军, 唐巧灵
【申请人】林军, 唐巧灵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