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64750阅读:来源:国知局
积是多层加热仓容积的5倍以上。图6中多层加热仓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图5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中内部结构的侧面示意图除透光板外,其它部分与图3均相同,其中的隔热层也为聚氨酯发泡料,上述多层保温仓位于上述隔热层的整体包围之中,上述多层加热仓位于上述隔热层及上述组合透光板的整体合围之中,且上述多层加热仓的受光面与上述组合透光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每层的保温仓可连通,每层的加热仓也可连通。
[0029]图5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一是实现了加热仓中的热水向保温仓中的自然循环。二是可生产制作出与安装场地相适配的大型双仓太阳能热水器。但存在太阳能热水器中隔热层的填充必须在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地实地进行的问题。
[0030]实施例3:为了解决施例2中最后所提的冋题,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工厂成批生产图7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块,然后根据安装场地和设计要求确定所述模块的数量,最后将它们运到安装场地进行组装。
[0031]图7是从2种角度显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模块的外形示意图,图7中12为真空玻璃,13及14为所述模块顶面上的两个管口,15及16为所述模块底面上的两个管口。图8是图7所示模块内部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8中9为用塑钢制成的保温仓,10为用铝板制成的加热仓,11为聚氨酯发泡隔热层,12为真空玻璃板,13及14为所述模块顶面上图视重合的两个管口,15及16为所述模块底面上图视重合的两个管口。图中9位于11的包围之中,10位于11及12的合围之中,且10的受光面与12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0032]为了具体讲清图8中9、10、13、14、15、16间的位置和连接以及容积大小关系等问题,下面结合图9作进一步说明,图9是从4种角度显示图7所示模块内部构件之间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9中10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虽10的受光面积与9的同方向的面积相同,但它们的厚度不同,9的容积为10的容积5倍以上。13为水管的一管口,此水管的另一管口从10的后上侧面进入,并位于10内的顶部;14为另一水管的一管口,此水管的另一管口从10的后下侧面进入,并位于10内的底部;15为第三个水管的一管口,此水管的另一管口从9的前下侧面进入,并运用浮动式注水取水装置的现有技术使它位于9中的液面附近;16为第四个水管的一管口,此水管的另一管口从9的前下侧面进入,并位于9内的底部。
[0033]图10是用图7所示模块组合的一种大型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的外观示意图,它为24个图7所示模块排列的组合,其具体排列方式为:先用4个图7所示模块块沿上下依次相接排列共进行6次,再将这6次的排列进行相接的并列。图11是图10所示热水器其内部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其中,每个图7所示模块的15与处于其下位的图7所示模块的13正好对接成热水管,每个图7所示模块的16与处于其下位的图7所示模块的14正好对接成冷水管,每层的保温仓可用水管连通,每层的加热仓也可用水管连通。其中最下层的保温仓17和最上层的加热仓18均闲置。
[0034]从整体上看,图10所示的大型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用4个保温仓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共进行6次后再将这6次的排列进行相间并列的4层保温仓、用4个加热仓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共进行6次后再将这6次的排列进行相间并列的4层加热仓、用4块真空玻璃板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共进行6次后再将这6次的排列进行相间并列的组合透光板、聚氨酯发泡隔热层组成。所述4层保温仓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分割包围之中,所述4层加热仓位于所述隔热层及所述真空玻璃板的分割合围之中。所述4层保温仓中的每个保温仓与处于其下位的所述4层加热仓中对应的加热仓之间均设置有热水管及冷水管将它们连接。所述热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之中,所述热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顶部;所述冷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内的底部,所述冷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底部。所述4层保温仓的容积均为所述4层加热仓容积的5倍以上。所述4层加热仓中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
[0035]实施例4:图12是用图7所示模块组合的另一种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的外观示意图,它是用5个图7所示模块沿上下依次相间的排列,其中,每个所述模块的15与处于其下位的另一所述模块的13用一定长度的水管对接为热水管,每个所述模块的16与处于其下位的另一所述模块的14用一定长度的水管对接为冷水管。图13是图12所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其中最下层的保温仓和最上层的加热仓均闲置。
[0036]从整体上看,图12所示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用5个保温仓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的5层保温仓、用5个加热仓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的5层加热仓、用5块真空坡璃板沿上下依次相间排列的组合透光板、聚氨酯发泡隔热层组成。所述5层保温仓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分割包围之中,所述5层加热仓位于所述隔热层及所述真空玻璃板的分割合围之中。所述5层保温仓中的每个保温仓与处于其下位的所述5层加热仓中对应的加热仓之间均设置有热水管及冷水管将它们连接。所述热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之中,所述热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顶部;所述冷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内的底部,所述冷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底部。所述5层保温仓的容积均为所述5层加热仓容积的5倍以上。所述5层加热仓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
[0037] 这种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它能根据现有高层建筑楼层数,在其迎光墙面上加装相应层数的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它还能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安装在其迎光墙的墙体中,从而与高层建筑能很好的融为一体。
【主权项】
1.一种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它包括多层保温仓(I)、多层加热仓(2)、隔热层(3)、透光板(4)组成,所述多层保温仓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包围之中,所述多层加热仓位于所述隔热层及所述透光板的合围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保温仓为2个以上的保温仓沿上下依次的排列;所述多层加热仓为2个以上的加热仓沿上下依次的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保温仓中的每个保温仓与处于其下位的所述多层加热仓中对应的加热仓之间均设置有热水管及冷水管将它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之中,所述热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顶部;所述冷水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保温仓内的底部,所述冷水管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加热仓内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仓的容积均为所述加热仓容积的5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加热仓中加热仓的排列及所述多层保温仓中保温仓的排列为相接排列或相间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I块透光板或2块以上的上下依次排列的组合透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透光板中透光板的排列为相接排列或相间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加热仓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双仓太阳能热水器,属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它包括多层保温仓、多层加热仓、隔热层、透光板组成,多层保温仓位于隔热层的包围之中,多层加热仓位于隔热层及所述透光板的合围之中,多层保温仓中的每个保温仓与处于其下位的多层加热仓中对应的加热仓之间均设置有热水管及冷水管将它们连接,保温仓容积为加热仓容积的5倍以上,加热仓的受光面上涂有黑色的吸热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水可自然循环,节能,成本低,无后期维护,热量转移快,保温效果好,生产制作和运输安装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太阳能集热工程,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IPC分类】F24J2-04, F24J2-46
【公开号】CN204574536
【申请号】CN201520211024
【发明人】林学军
【申请人】林学军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