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的固定机构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143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蜗壳的固定机构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特别涉及一种蜗壳的固定机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空调器中都设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壳体通常与空调器 室内机的中隔板固定连接,大部分的离心风机的壳体都是采用螺钉连接或者卡扣加螺钉连 接这两种方式固定安装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中隔板上;然而,采用螺钉安装该离心机壳体时, 将使得该离心机的壳体难以拆卸,采用卡扣与中隔板连接时,在拆卸所述离心风机壳体时, 用以与卡扣共同限位该离心风机壳体的定位柱会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蜗壳的固定结构,旨在解决当前的蜗壳上的定 位柱在拆卸时易损坏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蜗壳的固定结构,用于将空调器的蜗壳与中 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体和与第一蜗壳体连接的第二蜗壳体,所述第二蜗 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中隔板抵接的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与中隔板抵接的表 面设有至少一卡扣,所述卡扣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中隔板上 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卡扣穿过所述中隔板的让位孔,以及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限位孔,所述 卡扣穿过所述让位孔使得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与所述中隔板抵接,同时所述限 位部扣于所述限位孔中,以将所述第二蜗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上。
[0005]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具有与所述限位孔两相对的孔壁抵接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 面,所述限位部与限位孔扣接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孔壁形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斜面 与所述孔壁形成的夹角为β,其中,β < α <90°。
[0006]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开设有开口,以使扣接于所述限位孔 中的限位部裸露出所述安装板。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蜗壳体与所述第二蜗壳体靠近所述中隔板的一侧铰接,与所述 第二蜗壳体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一侧扣接。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二蜗壳体的左右两端的端面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筋,所 述定位筋邻近所述中隔板设置,所述第一蜗壳体对应所述定位筋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卡 槽与所述定位筋对接,以使所述第一蜗壳体绕所述定位筋可转动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蜗壳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第二蜗 壳体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位置,所述第一蜗壳体对应所述扣合部设有扣槽,所述第二蜗壳 体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扣合部与扣槽的扣接,以使所述第一蜗壳体的远离所 述中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蜗壳体的邻近所述中隔板的侧表面凸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 与中隔板上的出风口的侧壁抵接,以在前后方向限位所述第一蜗壳体。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蜗壳体凸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蜗壳体对应所述定位块开设有 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蜗壳体与第二蜗壳体相互限位。
[0012]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凸设于所述第二蜗壳体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侧壁的侧表面, 所述第一蜗壳体的远离所述中隔板侧壁的侧表面凸设有两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 一蜗壳体的侧壁共同构成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蜗壳 体与第二蜗壳体在左右方向相互限位。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蜗壳的固定结构。
[001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蜗壳的固定结构,将空调器的蜗壳与中隔板固定连 接,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体和与第一蜗壳体连接的第二蜗壳体,所述第二蜗壳体的左右 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中隔板抵接的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与中隔板抵接的表面设有至少 一卡扣,所述卡扣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中隔板上开设有用于 供所述卡扣穿过所述中隔板的让位孔,以及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限位孔,所述卡扣穿过所 述让位孔使得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与所述中隔板抵接,同时所述限位部扣于所 述限位孔中,以将所述第二蜗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隔板上。在拆卸时,操持者通过挤压所 述限位部以使所述限位部与中隔板分离,进而可将所述第二蜗壳体与中隔板拆开,如此设 置,避免了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蜗壳体拆卸时受到损坏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的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0018] 图4为图1中第一蜗壳体与第二蜗壳体组装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4中第二蜗壳体与中隔板组装的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4中第二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图4中第一蜗壳体的结构不意图;
[0022] 图8为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号说明:
[0024]
[0025]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 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本实用新型提出蜗壳的固定结构。
[0028] 参照图1至8,图1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的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第一蜗壳体与第二蜗壳 体组装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蜗壳体与中隔板组装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第二蜗壳 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第一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空调器的结构示意 图。
[0029]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 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 一侧定义为下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 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
[00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蜗壳的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蜗壳的固定结构用 于将空调器的蜗壳1与中隔板2固定连接,所述蜗壳1包括第一蜗壳体11和与第一蜗壳 体11连接的第二蜗壳体12,所述第二蜗壳体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中隔板2抵接 的安装板121,每一所述安装板121与中隔板2抵接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卡扣1211,所述卡扣 1211自由端朝向所述安装板121的表面设有限位部1212 ;所述中隔板2上开设有用于供所 述卡扣1211穿过所述中隔板2的让位孔21,以及与所述限位部1212配合的限位孔22,所 述卡扣1211穿过所述让位孔21使得所述卡扣1211朝向所述安装板121的表面与所述中 隔板2抵接,同时所述限位部1212扣于所述限位孔22中,以将所述第二蜗壳体121固定安 装于所述中隔板2上。
[0031]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蜗壳的固定结构,在安装所述蜗壳1时,设于所述第 二蜗壳体12上的卡扣1211穿过所述让位孔21,所述卡扣1211的面对所述安装板121的表 面与所述中隔板2抵接,位于所述卡扣1211的自由端的限位部1212与所述中隔板2上的 限位孔22扣接,以将所述第二蜗壳体12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隔板2上;在拆卸所述第二蜗壳 体12时,操持者通过挤压所述限位部1212,而使得所述限位部1212与限位孔22分离,进而 使得所述卡扣1211与所述中隔板2分离,如此,方便了所述第二蜗壳体12与中隔板2的拆 卸;同时避免了所述限位部1212在所述第二蜗壳体12的拆卸时易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0032]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1212具有与所述限位孔22的两个相对的孔壁抵接的第一斜 面1212a和第二斜面1212b,所述限位部1212与限位孔22扣接后所述第一斜面1212a与孔 壁形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斜面1212b与孔壁形成的夹角为β,其中,β &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