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5351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加湿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炎热的夏季和异常干燥的冬季,空气中的水分较少,导致人的皮肤水分过度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导致了空气干燥,而引起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为了使空气湿润,达到空气湿度的均衡,加湿器便应运而生。工作时,加湿器内部的液体水经过雾化装置而形成小液滴,再经过风道进入外界环境,以增加外界环境的湿度。
[0003]用户在向水箱内注水时,需将水箱组件从壳体组件上取下,注水完毕后,再将水箱组件装配至壳体组件上。相关技术中,加湿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水雾喷出的流畅性差、水雾和空气混合不均匀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好的优点。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限定出环形容水空间的环形水箱,所述环形水箱的中央部分限定出中央风道;下壳组件,所述下壳组件设在所述环形水箱下方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内设有风机,所述隔板上设有雾化器和向上延伸出的导风柱,所述导风柱分别与所述下腔室和所述中央风道连通,所述导风柱的朝向所述雾化器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弧形面,且远离所述雾化器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出气口。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向上延伸出的导风柱以使下腔室和中央风道连通,且导风柱的朝向雾化器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弧形面、远离雾化器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出气口,由此可以使从导风柱流出的空气可以与雾化器产生的水雾充分混合,将水雾均匀地混合在空气并顺利地进入到中央风道内,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加湿器的使用性能。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柱的远离所述雾化器的一侧表面为竖直延伸的出风面,且所述出风面与所述弧形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减小。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的顶部邻近所述出风面的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延伸凸起部,所述延伸凸起部与所述出风面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导风柱上位于所述出风面和所述弧形面之间的两个侧面均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
[0010]优选地,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出风面的上部。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风道的底部为进风口且顶部为出风口,在所述环形水箱底部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导风槽,其中所述导风柱插入所述导风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槽形成为圆角方形槽。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水箱底部环绕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导风槽设置有进风挡板。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槽与所述进风口之间通过弧形导风板相连。
[00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0019]图3是图2中G处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爆炸图;
[0022]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下壳组件的爆炸图;
[0023]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下壳组件的主视图;
[0025]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下壳组件的俯视图;
[0026]图10是图9中沿C-C方向的剖面图;
[0027]图11是图9中沿D-D方向的剖面图;
[0028]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水箱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0030]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水箱组件的仰视图;
[0031]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挡风条的主视图;
[0032]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旋钮组件的爆炸图;
[0033]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0034]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电源组件的爆炸图;
[0035]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上盖的仰视图;
[0039]图23是图22中沿F-F方向的剖面图;
[0040]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上盖的左视图;
[0041]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上盖的俯视图;
[0042]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出风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加湿器1,
[0045]水箱组件100,
[0046]环形水箱110,弧形过渡117,台阶118,环形水箱的顶面119,卡合凸起116,
[0047]中央风道111,进风口 1111,出风口 1112,导风槽112,
[0048]进风挡板113,第一进风挡板1131,第二进风挡板1132,
[0049]弧形导风板114,
[0050]挡风条115,顶面1153,第一壁面1151,第二壁面1152,
[0051]环形容水空间120,进出水口 121,
[0052]浮子组件130,浮子支架131,
[0053]旋钮组件140,
[0054]旋钮本体141,摩擦纹路1411,水通路1412,环形水道1413,
[0055]缺口1414,内缺口 1415,外缺口 1416,
[0056]阀杆142,弹簧143,自接式橡胶件145,平垫146,
[0057]上盖150,湿气出口 151,锥形柱152,导流管153,卡合凹槽155,
[0058]出风调节部件154,缩颈部1541,调节管道1542,
[0059]上盖本体156,圆滑过渡部157,
[0060]下壳组件200,
[0061]壳体210,壳筒212,底座213,底腔室2131,底开口 2132,安装柱2133,
[0062]隔板211,上腔室2111,下腔室2112,顶杆215,
[0063]导风柱214,弧形面2141,凸起部2144,出风面2143,出气口 2142,
[0064]空气入口 2113,进气格栅2114,
[0065]雾化器220,雾化器盛放槽216,
[0066]泡沫件240,风道241,
[0067]电源组件270,电源盒271,盒体2711,盒盖2712,
[0068]电源板272,电源线273,电源板底座274,
[0069]风机280,风机支架281,
[0070]控制组件250,触控面板251,电路板252,光源2522,
[0071]遮光板253,卡扣2531,
[0072]显示盒座254,卡舌2541,
[0073]扩散膜255,
[0074]金属防护罩260,板体261,
[0075]定位凸起2311,定位凹槽2312,
[0076]环形缺槽2321,环形凸缘2322,
[0077]凸台2331,让位槽 2332。
【具体实施方式】
[007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1]下面参考图1-图2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1。
[0082]如图1-图2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1,包括:水箱组件100和下壳组件200。其中,水箱组件100设在下壳组件200的上方。
[0083]具体而言,水箱组件100可以包括限定出环形容水空间120的环形水箱110,环形水箱110可以用于储存水。环形水箱110的中央部分限定出中央风道111。
[0084]如图1、图5-图11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