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5966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垢功能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电热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胆内加热管的表面容易产生水垢,从而导致热传效率下降,大大缩短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避免电热水器加热管结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加热管表面涂覆疏水材料,减少水垢附着;另一种方法是在进水管进口处添加硅磷晶药罐或滤芯,降低钙镁离子的反应活性,从而达到阻垢的目的。其中,加热管表面涂覆疏水材料的方法只能减少加热管结垢,并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和改善水质。硅磷晶法属于化学法,在水中额外添加化学物质,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硅磷晶药罐或滤芯难以和电热水器集成,需要额外安装,占用空间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能够有效避免加热管表面产生水垢,除垢效果良好,大大改善了洗浴水质。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内胆、进水管、电加热管和用于安装电加热管的法兰盘,还包括外置电极和内置电极,所述外置电极设置在内胆的外部,所述外置电极包括电极进水管和电极出水管,电极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通,电极出水管与内胆的进水管连通,所述内置电极安装在内胆的内部,并靠近电加热管设置。
[0007]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对应所述外置电极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所述内置电极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连接的用于控制各电极正、负电极极性互换的正反控制电路,所述正负控制电路与控制面板连接。
[0008]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置电极包括位于外部的封装外壳、设置在封装外壳内部且套设的圆柱形正电极和圆柱形负电极,所述封装外壳与圆柱形正电极和圆柱形负电极形成水腔室,所述水腔室分别与电极进水管和电极出水管连通,所述圆柱形正电极和圆柱形负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
[0009]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圆柱形正电极和圆柱形负电极均采用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布和无纺布交替叠层卷绕而成。
[0010]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极包括与电源连接且套设的圆柱形正电极层和圆柱形负电极层,所述圆柱形正电极层和圆柱形负电极层均采用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布和无纺布交替叠层卷绕而成。
[0011]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极安装在法兰盘上,所述内置电极包裹在电加热管的外部或位于电加热管的内侧。
[0012]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极安装在内胆的底部,所述内置电极靠近电加热管的加热端并垂直于电加热管设置。
[0013]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极包括片状正电极和与片状正电极正对设置的片状负电极,所述片状正电极和片状负电极平行于电加热管设置。
[0014]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极安装在法兰盘上,所述片状正电极和与片状正电极分别位于电加热管的上下侧或位于电加热管的内侧。
[0015]作为一种电热水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状正电极和片状负电极均采用表面涂覆耐腐蚀涂层的钛网制作而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本申请的电热水器采用外置电极与内置电极相结合方式,外置电极对水进行预处理起到去除水垢的目的,内置电极持续工作阻碍水垢在加热管沉积,大大提高了电热水器的除垢效果,降低了水的硬度,改善了洗浴水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器外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20]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21]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器外置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的右视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器内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25]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26]图8是图6的左视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热水器内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28]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0029]图11是图9的左视图;
[00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热水器内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电热水器内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32]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0033]图15是图13的左视图;
[0034]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电热水器内置电极的装配结构图;
[0035]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0036]图18是图16的左视图。
[0037]图中:
[0038]1、内胆;2、进水管;3、电加热管;4、法兰盘;5、封装外壳;6、隔网层;7、外置电极;71、圆柱形正电极;72、圆柱形负电极;73、电极进水管;74、电极出水管;8、内置电极;81、圆柱形正电极层;82、圆柱形负电极层;83、片状正电极;84、片状负电极;9、出水管;10、外置电极接线柱;11、内置电极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一
[0041]本实施例提出了第一种电热水器,如图1至图8所示,该电热水器包括内胆1、进水管2、电加热管3、用于安装电加热管3的法兰盘4、外置电极7和内置电极8。在本实施例中,外置电极7设置在内胆I的外部,外置电极7包括电极进水管73和电极出水管74,电极进水管73与自来水管连通,电极出水管74与内胆I的进水管2连通,内置电极8安装在内胆I的内部,并靠近电加热管3设置。优选的,电加热管3为U型加热管。
[0042]电热水器还包括对应外置电极7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内置电极8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连接的用于控制各电极正、负电极极性互换的正反控制电路,正负控制电路与控制面板连接。正反控制电路可控制外置电极7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内置电极8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按照预定的时间和/或频率进行极性交换,且正反控制电路的换向周期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通过控制面板设定,定时更换正负电极的电性,从而有效防止内胆中加热管水垢的沉积。
[004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外置电极7包括位于外部的封装外壳5、设置在封装外壳5内部且套设的圆柱形正电极71和圆柱形负电极72,圆柱形正电极71和圆柱形负电极72分别通过一外置电极接线柱10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封装外壳5采用塑料外壳封装,两外置电极接线柱10均伸出封装外壳5,便于与电源连接。
[004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封装外壳5与圆柱形正电极71和圆柱形负电极72形成水腔室,水腔室分别与电极进水管73和电极出水管74连通,电极进水管73与自来水管连通,电极出水管74与内胆I的进水管2连通。因此,自来水管中的进水经过电极进水管73进入外置电极7中处理,处理后的水经过电极出水管74进入内胆I中加热,即电极出水管74与内胆I的进水管2相连,加热后的水经内胆I的出水管9流出使用。
[0045]在本实施例中,外置电极7的圆柱形正电极71和圆柱形负电极72均优选采用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布和无纺布交替叠层卷绕而成。
[0046]在本实施例中,外置电极7的加载电压为18V,有水进入时外置电极7启动工作,进水停止时外置电极7停止工作,下一次外置电极7启动工作时外置电极7的正负电极反转。外置电极7通电后,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
[0047]圆柱形正电极71:
[0048]2H20 — O2 ? +2Η ++2e
[0049]40H 一 O 2 t +2H 20+4e
[0050]圆柱形负电极72:
[0051]HCO3+OH — CO 32+H2O
[0052]Ca2++C032 — CaCO 3 I
[0053]Mg2++20H — Mg (OH) 2 I
[0054]Mg2++C032 — MgCO 3 I
[0055]水中的钙镁离子以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的形式沉积在外置电极7的圆柱形负电极72,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
[00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内置电极8包括与电源连接且套设的圆柱形正电极层81和圆柱形负电极层82。优选的,圆柱形正电极层81和圆柱形负电极层82平行设置,两者通过内置电极接线柱11与电源正负极连接。与外置电极7的圆柱形正电极71和圆柱形负电极72的制作方式相同,圆柱形正电极层81和圆柱形负电极层82也均采用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