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332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智能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燃气灶,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其中智能燃气灶包括控制主机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机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线连接,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设于烹饪器具的锅盖或油烟机上;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烹饪器具内的液温发送至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反馈控制燃气灶对烹饪器具加热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烹饪器具内的液温,主要是油温,还包含汤汁的温度,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情况,可以提高对于火候的把握,便于经验不足的用户也可以烧出可口的饭菜。
【专利说明】
智能燃气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燃气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逐渐变为营养、口感、味道等多维标准,因此我国城市中家庭烹饪工具仍以燃气灶为主,其它形式的电加热设备(如电磁灶,微波炉等)由于种种原因均不能在短时间内替代燃气灶成为家庭厨房主要烹饪设备。
[0003]但是现在的燃气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家庭用燃气灶相比于电加热设备存在以下几项弱点:
[0004]?无法对加热值自动控制
[0005].无法定时关闭
[0006].无程序化操作
[0007].燃烧介质安全性
[0008]此外,由于各地区燃气中成分存在差异(杂质种类以及纯度等),因此其热值不同,燃气灶加热效率无法精确控制。
[0009]综上所述,现有的燃气炉灶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油温,不能帮助厨师提高烹饪效果。中国专利CN 103925620 A公开了一种燃气炉灶,包括厨具工作台、面板、后板和左右侧板,厨具工作台上具有燃烧器,燃烧器底部具有混风室,混风室通过进风管连有进风电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在燃烧器附近的位置设置,其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油烟机的排风电机的开启或关闭。然而该燃气炉灶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是的燃烧器附近的温度,而不是油温,无法很好地油温进行控制,需要有经验厨师进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燃气灶。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2]—种智能燃气灶,用于为烹饪器具加热,包括控制主机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机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设于烹饪器具的锅盖上或油烟机上;
[0013]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烹饪器具内的液温发送至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反馈控制燃气灶对烹饪器具加热状态。
[0014]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
[0015]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主动式温感器。
[0016]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和数据收发器,所述数据收发器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得到的液温,并在控制主机的控制下向便携式计算设备发送烹饪操作指示,与烹饪实际状态同步。
[0017]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得到的液温融合得到收敛液温后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组件通知。
[0018]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烟火传感器,所述烟火传感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并在检测到厨房失火时向控制主机发送失火信号,由控制主机控制燃气灶燃烧器关闭。
[0019]所述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组。
[0020]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受控阀,所述受控阀设于燃气灶燃烧器的进气管路中,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控制受控阀的开度和开闭分别控制燃烧器的火力和加热时间。
[0021 ]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0022]—种烹饪器具用锅盖,其上设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4]I)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烹饪器具内的液温,主要是油温,还包含汤汁的温度,控制主机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情况,可以提高对于火候的把握,便于经验不足的用户也可以烧出可口的饭菜。
[0025]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油温,并且受炒菜时油烟的干扰小,此外红外温度传感器成本低,激光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精确。
[0026]3)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主动式温感器,具有更长的续航。
[0027]4)向便携式计算设备发布烹饪指导,同步提示烹饪操作步骤,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人机交互,方便扩展,降低成本。
[0028]5)控制主机自身配备人机交互组件,使用方便。
[0029]6)烟火传感器可以在厨房失火时控制燃烧器关闭,更加安全。
[0030]7)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传感器组,减少部件,更简洁,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32]其中:1、燃烧器,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3、控制主机,4、烹饪器具,5、油烟机,6、压力传感器,7、燃气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4]实施例一:
[0035]—种智能燃气灶,用于为烹饪器具4加热,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主机3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控制主机3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无线连接,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设于烹饪器具4的锅盖上或油烟机5上,烹饪器具4可以是炒锅蒸锅等各类器具;
[0036]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烹饪器具4内的液温,这里的液温主要指的是油温,也可以指汤汁的温度,煮的菜不同,会有所不同,液温被通过RFID、Zigbee、蓝牙或WIFI等无线方式发送至控制主机3,控制主机3根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反馈控制燃气灶对烹饪器具4加热状态,可以提高对于火候的把握,便于经验不足的用户也可以烧出可口的饭菜。
[0037]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且最好为主动式温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可以随智能燃气灶提供,采用磁性吸附或支架安装等方式固定在锅盖以及油烟机5上,也可以随烹饪器具4,预制在其锅盖上,只需配置无线通信模块,并复合控制主机3的数据接入协议即可。
[0038]控制主机3包括控制器和数据收发器,数据收发器接收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测得到的液温,并在控制主机3的控制下向便携式计算设备发送烹饪操作指示,与烹饪实际状态同步。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人机交互,方便扩展,降低成本。
[0039]智能燃气灶还包括受控阀,受控阀设于燃气灶燃烧器I的进气管路中,控制主机3通过控制受控阀的开度和开闭分别控制燃烧器的火力和加热时间。
[°04°] 此外控制主机还可以通过WIFI接入Internet,自动执行选定的烹饪程序,例如可以通过在控制主机3中载入菜单,明确炒菜过程中各步骤所需要的液温,以及持续的时间,通过人机交换向用户提示,或者自动控制。
[0041 ]智能燃气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烟火传感器,烟火传感器与控制主机3连接,并在检测到厨房失火时向控制主机3发送失火信号,由控制主机3控制燃气灶燃烧器I关闭。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集成为传感器组。
[0042]实施例二:
[004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仅叙述不同之处。
[00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控制主机3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控制器根据所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测得到的液温融合得到收敛液温后通过人机交互组件通知,使用方便。
[0045]实施例三:
[0046]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之处不再叙述,仅叙述不同之处。
[00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智能燃气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主机3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并由控制主机3供电,安装于烹饪器具支架的下方,实现烹饪中重量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主动传输至控制中心。压力传感器6可以设有多个。
[0048]例如可以测量出各食材的加入量,由控制主机3根据各食材加入量计算得到佐料的需求量,并提示用户。
【主权项】
1.一种智能燃气灶,用于为烹饪器具(4)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所述控制主机(3)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无线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设于烹饪器具(4)的锅盖上或油烟机(5)上,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或激光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为主动式温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3)包括控制器和数据收发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3)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人机交互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烟火传感器,所述烟火传感器与控制主机(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火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集成为传感器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燃气灶还包括受控阀,所述受控阀设于燃气灶燃烧器(I)的进气管路中。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5425039SQ20152095094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发明人】张宏宇
【申请人】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