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165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气液混合装置、吸尘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与净化器主体连接;净化装置包括橡胶套、吸附膜、过滤膜和杀菌装置;所述吸附膜的上端与高效风机连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导水管、水泵、吸水盘、纯净水、水泵底座、喷淋头、折叠板、通孔和高级过滤板;所述水泵通过导水管分别与吸水盘和喷淋头连接;净化器主体包括排放气管、排放水管、轮叉和万向轮;所述轮叉与万向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风机吸来的空气首先进入吸附膜,对空气中的水汽及较大颗粒进行净化,再经过过滤膜和杀菌装置,能够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空气净化器被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种类以及很多,有专门净化废气的,还有专门净化粉尘的,空气净化器普遍存在的不足结构和净化方式简单单一,空气净化的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气液混合装置、吸尘装置和净化装置; 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与净化器主体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内部,净化器主体上还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的上侧;所述吸尘装置与净化器主体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左侧;吸尘装置包括绒布、吸力枪、管接头、导管、手持把手、灰尘承装盒、倾斜钢板、初级过滤网和高效风机;所述绒布设置在吸力枪上;所述吸力枪通过导管与初级过滤网连接,再与净化器主体连接,灰尘承装盒设置在倾斜钢板的下侧;所述手持把手设置在导管上;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在倾斜钢板后侧导管中;所述初级过滤网的后侧管道中设置有高效风机,高效风机与净化器主体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上侧;净化装置包括橡胶套、 吸附膜、过滤膜和杀菌装置;所述橡胶套设置在导管上;所述吸附膜的上端与高效风机连接,吸附膜为活性炭纤维和矿物质材料;所述吸附膜下端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为孔径0.1 微米的微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下端设置有杀菌装置,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装置,杀菌装置与气液混合装置连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导水管、水栗、吸水盘、纯净水、水栗底座、喷淋头、 折叠板、通孔和高级过滤板;所述水栗通过导水管分别与吸水盘和喷淋头连接,喷淋头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内;所述折叠板与高级过滤板连接,折叠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水栗下面设置有水栗底座,吸水盘与导水管连接;净化器主体包括排放气管、排放水管、轮叉和万向轮; 所述轮叉与万向轮连接;所述净化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排放气管和排放水管,排放气管和排放水管都放置在纯净水中。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绒布分布在吸力枪的底部外侧,绒布的长度为0?5cm。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倾斜钢板与导管壁之间设置有3_5mm的间隙。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本实用新型吸力枪通过人力把持接近地面,从而清除地面的灰尘,灰尘通过导管与倾斜钢板碰撞,从而掉落到灰尘承装盒中,并且能够净化空气,一物两用;所述高效风机吸来的空气首先进入吸附膜,对空气中的水汽及较大颗粒进行净化,再经过过滤膜和杀菌装置,能够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中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净化器主体,2-导水管,3-7K栗,4-排放气管,5-排放水管,6-吸水盘,7-轮叉,8-万向轮,9-纯净水,10-水栗底座,11-气液混合装置,12-喷淋头,13-橡胶套,14-绒布, 15-吸力枪,16-管接头,17-导管,18-手持把手,19-吸尘装置,20-灰尘承装盒,21-倾斜钢板,22-初级过滤网,23-高效风机,24-净化装置,25-吸附膜,26-过滤膜,27-杀菌装置,28-折叠板,29-通孔,30-高级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 请参阅图1-3,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1、气液混合装置11、吸尘装置19和净化装置24;所述气液混合装置11与净化器主体1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的内部,净化器主体1上还设置有净化装置24,净化装置24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11的上侧;所述吸尘装置19与净化器主体1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的左侧,为整个装置吸附尘土和吸收空气;吸尘装置19包括绒布14、吸力枪15、管接头16、导管17、手持把手18、灰尘承装盒20、倾斜钢板21、初级过滤网22和高效风机23;所述绒布14设置在吸力枪15上,分布在吸力枪15的底部外侧,绒布14的长度为0.5cm;所述吸力枪15通过导管17与初级过滤网22连接,再与净化器主体1连接,吸力枪15通过人力把持接近地面,从而清除地面的灰尘,灰尘通过导管17 与倾斜钢板21碰撞,从而掉落到灰尘承装盒20中,灰尘承装盒20设置在倾斜钢板21的下侧; 所述手持把手18设置在导管17上,便与人员更好的操作;所述倾斜钢板21与导管壁之间设置有3-5mm的间隙,用于阻隔颗粒较大的灰尘,保证气体通过;所述初级过滤网22设置在倾斜钢板21后侧导管17中,用于对气体进行初次过滤;所述初级过滤网22的后侧管道中设置有高效风机23,高效风机23与净化器主体1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的上侧,当高效风机23 工作时,吸力枪15前端将产生巨大吸力,满足工作要求;净化装置24包括橡胶套13、吸附膜 25、过滤膜26和杀菌装置27;所述橡胶套13设置在导管17上,将高效风机23与净化装置24密封连接;所述吸附膜25的上端与高效风机23连接,吸附膜25为活性炭纤维和矿物质材料;所述吸附膜25下端设置有过滤膜26,过滤膜26为孔径0.1微米的微滤膜;所述过滤膜26的下端设置有杀菌装置27,杀菌装置27为紫外线杀菌装置,杀菌装置27与气液混合装置11连接,高效风机23吸来的空气首先进入吸附膜25,对空气中的水汽及较大颗粒进行净化,再经过过滤膜26和杀菌装置27,能够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气液混合装置11包括导水管2、水栗3、吸水盘6、纯净水9、水栗底座10、喷淋头12、折叠板28、通孔29和高级过滤板30;所述水栗3通过导水管2分别与吸水盘6和喷淋头12连接,喷淋头12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11内,当气体通过净化装置24进入气液混合装置11时,喷淋头12喷洒的纯净水9与气体混合,喷淋头12喷洒出的纯净水9是有压力的,能够与气体更好的混合;所述折叠板28 与高级过滤板30连接,折叠板28上设置有通孔29,当混合的气液流淌在折叠板28上时,通过通孔29洒落在高级过滤板30上,进行再次过滤;所述水栗3下面设置有水栗底座10,吸水盘6 与导水管2连接,便于水栗3更好的吸水;净化器主体1包括排放气管4、排放水管5、轮叉7和万向轮8;所述轮叉7与万向轮8连接,万向轮8便于设备移动;所述净化器主体1底部设置有排放气管4和排放水管5,排放气管4和排放水管5都放置在纯净水9中,分别用于排放纯净气体和废水。
[001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气液混合装置、吸尘装置和净化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与净化器主体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内部,净化器主体上 还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的上侧;所述吸尘装置与净化器主体连 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左侧;吸尘装置包括绒布、吸力枪、管接头、导管、手持把手、灰尘承 装盒、倾斜钢板、初级过滤网和高效风机;所述绒布设置在吸力枪上;所述吸力枪通过导管 与初级过滤网连接,再与净化器主体连接,灰尘承装盒设置在倾斜钢板的下侧;所述手持把 手设置在导管上;所述初级过滤网设置在倾斜钢板后侧导管中;所述初级过滤网的后侧管 道中设置有高效风机,高效风机与净化器主体连接,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上侧;净化装置包 括橡胶套、吸附膜、过滤膜和杀菌装置;所述橡胶套设置在导管上;所述吸附膜的上端与高 效风机连接,吸附膜为活性炭纤维和矿物质材料;所述吸附膜下端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为 孔径0.1微米的微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下端设置有杀菌装置,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装置, 杀菌装置与气液混合装置连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导水管、水栗、吸水盘、纯净水、水栗底 座、喷淋头、折叠板、通孔和高级过滤板;所述水栗通过导水管分别与吸水盘和喷淋头连接, 喷淋头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内;所述折叠板与高级过滤板连接,折叠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 水栗下面设置有水栗底座,吸水盘与导水管连接;净化器主体包括排放气管、排放水管、轮 叉和万向轮;所述轮叉与万向轮连接;所述净化器主体底部设置有排放气管和排放水管,排 放气管和排放水管都放置在纯净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分布在吸力枪 的底部外侧,绒布的长度为〇 ? 5cm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钢板与导管壁 之间设置有3-5_的间隙。
【文档编号】A47L7/04GK205619487SQ201620407797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傅育明
【申请人】傅育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