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制冰冰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4850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制冰冰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设备中使用的冰桶,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制作标准块冰的快速制冰冰桶。
背景技术
在盐水冷却制冰设备中必须使用大量的冰桶。这种结构,冰桶外表面将冰桶内原料水的热量传递给载冷体,整个制冰过程至少需要12~24小时才能将冰桶里的水的结成块冰,而且其中心常常存在部分水无法结成冰,故成品块冰中心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空洞。故传统的冰桶,都存在有制冰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等缺陷。
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中国专利中有许多有关冰桶的文献,但都是些应用于餐桌等场所盛装碎冰的冰桶。如92242679.1(冰桶);97247619.9(一种储冰桶);01266266.6(一种冰桶)等等。作为制冰设备中有关制造标准块冰的冰桶新型的结构,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传统冰桶制冰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造标准块冰的快速制冰冰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在原冰桶的底面上,开设孔洞,在孔洞的上方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所述的柱状管为矩形、长方形、棱形、多边形和腰圆形的;所述柱状管与冰桶底板面成垂直固定;所述的柱状管与冰桶底板的固定可用焊接进行连接且固定密封;所述的柱状管有1~5个;所述的柱状管与冰桶内壁及柱状管之间的距离为10~100mm;所述的两个以上柱状管在冰桶内的排列为均布的。工作时只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冰桶置于在原冰池中,则本冰桶的柱状管与冰池内的载冷体相通。这样在制冰过程中原冰桶外表面与柱状管表面形成传热面积,同时将冰桶内的原料水中的热量传递给载冷体,从而达到快速制冰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在原冰桶的基础上添加了中间为空心的柱状管,使制冰的过程形成内外同时传热的布局,故大大地提高了制作标准块冰的速度(一般只须4~5小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拟定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单个矩形柱状管的冰桶。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二个柱矩形状管的冰桶。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柱矩形状管的冰桶。
图中1冰桶,2柱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在冰桶1的底面上,开设孔洞,在孔洞的上方用捍接方法连接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2。
实施例2请参阅图2,在冰桶1的底面上,开设二个孔洞,在孔洞的上方用捍接方法连接二根均布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2。
实施例3请参阅图3,在冰桶1的底面上,开设三个孔洞,在孔洞的上方用捍接方法连接三根均布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2。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在冰桶的底面上,开设孔洞,在孔洞的上方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管为矩形、长方形、棱形、多边形和腰圆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柱状管与冰桶底板面成垂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管与冰桶底板的固定可用焊接进行连接且固定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管有1~5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管与冰桶内壁及柱状管之间的距离为1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快速制冰冰桶,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以上柱状管在冰桶内的排列为均布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冰冰桶,属制冰设备领域。它是在原冰桶的底面上,开设孔洞,在孔洞的上方固定有顶部为密封的柱状管。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冰桶的基础上添加了中间为空心的柱状管,使制冰的过程形成内外同时传热的布局,故大大地提高了制作标准块冰的速度。使原制冰的过程12~24小时缩短至只须4~5小时。
文档编号F25C1/22GK2771768SQ20052000820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孙松, 黄捷 申请人:孙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