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以及使用该接收器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981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以及使用该接收器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剂平衡接收器以及使用该接收器的制冷 系统。
背景技术
来将冷却模式切换到加热模式的制冷系统必须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具有平衡的制冷剂体积。否则,不平衡的体积将会由于制冷剂的液压效 应而形成高压,并且由于膨胀阀的关闭而产生压力堆积。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将接收器安装到制冷剂液体管路中。图l显示 了这种常规可逆循环制冷剂接收器。可以看出,常规的接收器由在其中形成容积的外壳体l和延伸到外壳体l中的两个内导管2构成,其 中内导管2的下端几乎延伸到制冷剂容积的底部,以允许在汲取管上 形成液帽并留有一定容积用于多余的制冷刑膨胀到接收器中。利用这种常规的接收器,当制冷系统运行在冷却模式下时,制冷 剂倾向于在进入到蒸发器之前首先填充接收器外壳体。这样可能造成 蒸发器中制冷剂短缺并因而严重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如果充注的制冷刑增加到足以在冷却模式下填充蒸发器,则当随 后转换到加热模式时,冷凝器容积过小,制冷剂会液压堆积并在冷凝 器内形成高压。除了上述问题外,在冷凝器或蒸发器是制冷剂对空气而另一个是 制冷剂对液体的情况下,制冷剂对液体的传热系数比制冷剂对空气的 大得多,因此制冷剂对液体换热器在输出性能与制冷剂对空气换热器 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少得多的制冷剂体积。这种情形在如果制冷剂对液 体换热器中使用增强表面的换热管条件下更加显著,其中需要更少的
制冷剂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冷剂对液体换热器与制冷刑对空气 换热器之间平衡的制冷剂体积就尤为重要。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能 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缺点或者至少给人们提供一种可用的选择。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包括外壳体,在其中形成有容积;和制冷刑管线,其 延伸穿过所述容积并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制冷 剂管线在外壳体内设有制冷剂释放端口 ,用于过量的制冷剂堆积并填 充接收器的容积。优选地,所述制冷剂释放端口被构造或控制成使得在冷却模式下, 制冷剂被直接泵送通过所述制冷剂管线并进入蒸发器换热器,在加热 模式下,如果膨胀装置关闭并且制冷剂堆积,则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 制冷刑释放端口释放到接收器的容积中,以防止制冷剂压力堆积。另外,所迷制冷剂管线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内导管构成,所述内导 管分别从外壳体的不同侧进入到外壳体中,其中小直径的导管进入到 大直径导管中一小段距离,从而在两个导管之间形成所述制冷剂释放 端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刑系统,包括压缩 机、四通阀、冷凝器、上述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膨胀装置 以及蒸发器。优选地,冷凝器或蒸发器为制冷剂对空气换热器,另一个为制冷 剂对液体换热器。附困说明现在将参考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l是常规可逆循环接收器的侧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的侧剖^L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实施例的接收器的制冷剂释放端口 的端视图;图4A、 4B是分别用在竖直和水平位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收 器的剖视图;图5A、 5B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其中内导管进入外壳体的位置与图4A、 4B所示不同;图6和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的两种变型;图8和9显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的制冷系统,其分别处于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下。
具体实施方式
收器IO,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 接收器10包括其中形成容积的外壳体1和延伸穿过外壳体的容积的制 冷剂管线2,所述制冷剂管线2与外壳体外部的制冷系统的管路相连。 制冷剂管线2还在位于外壳体1内靠近壳体l的底部的位置处设有制 冷剂释放端口 3,以用于过量的制冷剂堆积并填充接收器10的容积。 制冷剂释放端口 3被构造或控制成在冷却模式下,制冷刑被直接泵送 通过制冷剂管线2并进入蒸发器换热器,在加热模式下,如果膨胀装 置例如膨胀阀由于制冷剂的过冷或过热而关闭且制冷刑堆积,则制冷 剂可以通过制冷剂释放端口 3释放到接收器10的容积中。优选地,如图2-4所示,管线2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直径的内导管 2a、 2b,其分别从壳体l的不同侧延伸进入外壳体l中。小直径导管 2a伸入到大直径导管2b —小段距离,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制冷剂释 放端口3。图3显示了由此形成的制冷剂释放端口 3的端视图。在冷却模式下,制冷剂被直接泵入到大直径导管2b中并进入蒸发 器换热器。当系统被反向,即,运行在加热模式下时,制冷刑可以通 过形成在两个导管2a、2b之间的制冷剂释放端口 3而进入到接收器中, 从而避免制冷剂的液压效应。小直径导管2a定位到接收器10中仅一小段距离并位于外壳1的 周边的底部靠近壳壁的地方。这种位置允许接收器10以竖直或水平方 式安装,如图4所示。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接收器,其中内导管 在与图4所示不同位置处进入外壳体。图6显示了延伸通过外壳体1的管线2的变型。如图6所示,管 线2由单个旁通导管构成,在导管靠近外壳体l的底部的端部处,在 管壁上设有制冷刑释放孔3用作制冷剂释放端口 。图7显示了管线2的另一变型,其中管线2包括在同一侧进入或 离开外壳体的L形内导管2a和反L形内导管2b。两个导管的水平部 分定位成靠近外壳体1的底部。导管2a的水平部分小于另一导管2b 的水平部分并进入到后者中一小段距离,使得制冷剂释放端口 3形成在导管的水平部分之间。图8和9显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100。该制冷系统按 照常规制冷系统的方式构造,除了其中常规接收器被本实用新型的接 收器所代替之外。该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50、四通阀40、空气换 热器60、如上所述的接收器10、膨胀装置例如膨胀阀70以及液体换 热器80。图8所示的制冷系统100运行在冷却模式下,空气换热器60 充当冷凝器,液体换热器80充当蒸发器。在图9中,系统运行在加热 模式下,空气换热器60被反向充当蒸发器而液体换热器80充当冷凝 器。附图标记"A"、 "B,,分别表示每种模式下接收器10内的制冷剂 液位。因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可逆平衡接收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其通过提供一种对现存问題的解决方案而具有一定 的优势。尽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描述,应理解,在不背离如 附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或变型。 <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image><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image>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包括外壳体,在其中形成有容积;和制冷剂管线,其延伸穿过所述容积并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制冷剂管线在外壳体内设有制冷剂释放端口,用于过量的制冷剂堆积并填充接收器的容积。
2. 根据权利要求l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释放端口被构造或控制成使得在冷却模式下,制冷剂被直 接泵送通过所述制冷剂管线并进入蒸发器换热器,在加热模式下,如 果膨胀装置关闭并且制冷剂堆积,则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制冷剂释放 端口释放到接收器的容积中,以防止制冷剂压力堆积。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制冷剂管线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内导管构成,所述内导管分别 从外壳体的不同侧进入到外壳体中,其中小直径的导管进入到大直径 导管中一小段距离,从而在两个导管之间形成所述制冷剂释放端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直径导管进入到外壳体中一小段距离并位于外壳体底部靠近壳 壁处,以允许接收器以竖直方式或水平方式安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制冷剂管线为单个旁通导管,其设有钻孔以用作所述制冷剂 释放端口。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制冷剂管线由从外壳体的同一侧进入到外壳体中的L形导管 和反L形导管构成,所述导管中的一个的水平部分伸入另一个的水平 部分一小段距离,从而在两个导管的水平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制冷剂释 放端口。
7. —种制冷剂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或蒸发器为 制冷剂对空气换热器,另一个为制冷剂对液体换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可逆循环平衡接收器,包括外壳体,在其中形成有容积;和制冷剂管线,其延伸穿过所述容积并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制冷剂管线在外壳体内设有制冷剂释放端口,用于过量的制冷剂堆积并填充接收器的容积。
文档编号F25B43/00GK201025420SQ200720001668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者R·M·因纳斯 申请人:节能概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