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187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本发明通过根据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进入除霜的模式,当t<第一预设时间tl,不进行除霜;当第一预设时间tl〈t<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定空调是否进行除霜;当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进去除霜模式。通过本发明,可以更准确的判定空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
【专利说明】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0002]热泵空调器吸收空气中低品位的热能,通过热泵循环将低品位的热能转化为品位较高的热能输出,其安装使用便利,因而热泵空调器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热泵系统。但是热泵空调器作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天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吸气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经过换热器表面的气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降低后结霜黏附在换热器翅片表面,从而影响换热效果,使得冬天热泵制热效果差甚至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对热泵空调器除霜做了大量研究及测试,其主要机理是通过四通阀换向或者是热气旁通使得高温的排气通过外机换热器进行化霜,而对于其进入化霜的控制方法也各有各的特点。在所公开的资料中,热泵型空调器冬天制热运行时进入除霜的条件通常要么是采用室内机的管温与房间的温度之间变化关系以及压缩机运行时间作为进入化霜的条件,要么是采用室外机的管温变化关系和压缩机运行时间作为进入化霜的条件。
[0003]目前现有的热泵型空调机组的除霜方法及进入除霜的条件通常都是在制热模式下,通过检测制热模式下运行时间及判断室内机管温、环境温度或者室外机换热器中间管温的变化,判断是否结霜,从而进入除霜的条件,也有一些热泵机组是通过采用低压传感器检测压力与制热运行时间判断进入除霜条件。但是这些控制方法尤其是利用室内机盘管温度检测的方法,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误判断或者判断不够准确。例如,实际工程安装过程中,室内机与室外机连接管的长度、室内温度的变化、室内机的风量变化以及室外环境变化,都会对室内机盘管的温度造成影响。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器在进行除霜控制时判断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以更准确的判定空调进入除霜条件的控制方法,提闻空调能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该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步骤S2:根据从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如果t <第一预设时间h,不进行除霜;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Z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i〈t2 ;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07]进一步地,预设判定模式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i〈t <第三预设时间t3,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如果第三预设时间t3〈t (第四预设时间t4,采用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如果第四预设时间t4〈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
七1〈七3〈七4〈七2。
[0008]进一步地,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l、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jf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if2-Te2, AT3=Tif3-Tes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t间揭,P2= ( Δ T3- Δ T2) /t间揭;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J=T排m_T排I,2=Τm-T2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Tftm-Tftl)/ (tftj,K2= (Tftm-Tft2) /(t2-tm);其中,Tjf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若1^>1(2或者λτ#2>λτ#1,并且己冲丨且λτ3>第一预设温度T设!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09]进一步地,采用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l、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jf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if2-Te2, AT3=Tif3-Tes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J=T排m_T排^ATm=Tm-Tm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若I ATm-ATftl I彡第二预设温度Tft2,以及P2W1且ΛΤ3>第一预设温度TsiW,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0]进一步地,采用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l、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jf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if2-Te2, AT3=Tif3-Tes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t间揭,P2= ( Δ T3- Δ T2) /t间揭;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J=T排m_T排I,2=Τm-T2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Tftm-Tftl)/ (tftj,K2= (Tftm-Tft2) /(t2-tm);其中,Tjf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达到最大值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的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时刻;若当K1X2或者λτ#2>λτ#1,以及I Ρ2-Ρ1 I彡第一预设温差变化率Ps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SI之前,还包括:步骤SO: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如果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Tif >第三预设温度Is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如果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TifS第三预设温度Tft3时,进入步骤SI。
[0012]进一步地,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判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t5 ;如果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t5,判断是否满足:TS3<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SP1 ;若满足Ts3彡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P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装置,该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从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如果t <第一预设时间h,不进行除霜;如果第一预设时间f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i〈t2;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4]进一步地,预设判定模式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判定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t3时,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t3〈t <第四预设时间14时,采用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第三判定模块,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t4〈t <第二预设时间t2时,采用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WW
[0015]进一步地,第一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fi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Δ T1=Tj1;「!"管丨,Δ Τ2=Τ5|;2-Τ^2, Δ T3=T 环;3-Τ 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AT2-AT1)/t间隔,F*2= ( A T3-Δ T2)/t间揭;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 !=T ^m-T mi, A T排2=T排ατ?'排2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1= (T#_m-T排 J / (ti_tm)? K2= (T^m~T^2) / (t2_tm);其中,T__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SK1X2或者八^^八^”并且己乂且Λ Τ3>第一预设温度Tsi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6]进一步地,第二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fi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Δ T1=Tj1;「!"管丨,Δ T2=T1^2-Tig2, Δ T3=T 环;3-T 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AT2-AT1)/t间隔,F*2= ( A T3-Δ T2)/t间揭;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T^m-Tmi, ATft2=Tjfm-Tft2 ;其中,Tjf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若I ATjf2-ATjfl I彡第二预设温度TS2,以及P2W1且ΛΤ3>第一预设温度Tsi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7]进一步地,第三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在第一时刻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fi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3 ;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Δ T1=Tj1;「!"管丨,Δ Τ2=Τ5|;2-Τ^2, Δ T3=T 环;3-Τ 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AT2-AT1)/t间隔,F*2= ( A T3-Δ T2)/t间揭;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 !=T ^m-T mi, A T排2=T排ατ?'排2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1= (T#_m-T 排 J / (ti_tm), K2= (T^m~T ^2) / (t2_tm);其中,T__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若当K1Mi2或者Λ Τ#2> Λ Tjfl,以及I Ρ2-Ρ1 I彡第一预设温差变化率Ps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8]进一步地,空调除霜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判定模块,用于在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if >第三预设温度Is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19]进一步地,第四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判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t5 ;如果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判断是否满足:TS3<第四预设温度Is4,以及P2>Pi ;若满足Ts3彡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P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若T93-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Pi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
[0021]本发明通过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进入除霜的模式,可以更准确的判定空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进而提高了空调能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预设判定模式的流程图;
[0025]图3是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一判定模式的流程图;
[002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四判定模式的流程图;
[002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二判定模式的流程图;
[002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三判定模式的流程图;以及
[003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室外机换热器管温度、环境温度、排气温度检测及变化分析,解决了室内机管温与室内环境温度容易受到连接管长度及环境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低时无霜也出现化霜的现象或者霜雪覆盖时不出现化霜动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及时反映室外机结霜的控制方法,能够做到精确判断进行除霜条件,提高制热运行效率,同时降低机器成本。
[003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0034]步骤S1: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
[0035]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在未除霜情况下的运行时间t,其可以是压缩机启动后在未除霜情况下的运行时间,也可以是在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
[0036]空调器的热泵机组开机开启制热模式,压缩机及四通阀得电(压缩机启动、四通阀换向进行制热运行),空调器的系统控制器开始进行记录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然后对室外环境温度T、压缩机排气温度T #和室外机换热器管温度Ts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实时检测收集,系统控制器通过收集及分析所检测的时间、温度进行计算,根据不同结果,按照不同的除霜判断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37]步骤S2:根据从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38]在步骤S2中:
[0039]如果t彡第一预设时间L,不进行除霜。
[0040]如果第一预设时间f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
[0041]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42]在该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由于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满足的条件不同时,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因而,可以更准确的判定空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
[0043]进一步地,根据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判断模式,运行时间较短的话生成霜的可能性较低,不需要进行除霜,而运行时间太短,空调还没有出现化霜,此刻不需要进行除霜,当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过长,直接进入除霜,以免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当时间在中间范围内,需要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定空调是否进行除霜,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到空调需要化霜的时刻,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0044]其中:tl、t2需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空调所应用的地域进行选择和设定,?!优选为90min, t2优选为180min。
[0045]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入预设判定模式时,又可以进一步根据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分为多个除霜判定模式,每一种除霜判定模式根据压缩机排气温度、室外环境温度T、室外机换热器管温度的条件不同进行具体判断。当达到除霜结束条件后,空调机组自动退出除霜模式,继续进行制热模式,然后继续判断是否进入下一循环的除霜运行,例如,当检测到外机换热器管T大于设定值Tssrt(优选为20°C)或者除霜时间达到一定时间(例如8min)或者其它达到除霜结束条件后,机组自动退出除霜模式,继续进行制热模式,然后继续判断是否进入下一循环的除霜运行。以下结合分模式除霜判断的实例对分模式除霜判断进行具体介绍:
[0046]步骤S2中的预设判定模式可以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预设判定模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定空调是否进行除霜可以进一步包括:
[0047]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ft <第三预设时间t3,采用所述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48]如果第三预设时间t3〈t <第四预设时间t4,采用所述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49]如果第四预设时间t4〈t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所述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50]其中,WW
[005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仅仅是举例描述,根据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t的不同将第一模式划分成更多模式,例如,根据上一次除霜后的压缩机运行时间t的不同可以划分成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模式,越多的模式会将区间划分更细致,采用更精确的判定模式,但为了防止划分太多增加控制逻辑的复杂性,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为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进入除霜,可以更精确地判定出合适需要进入除霜,提高空调整体能效。
[0052]其中:t3、t4需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空调所应用的地域进行选择和设定,t3优选为IlOmin, t4优选为140min。
[0053]图3是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0054]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I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0055]步骤SO: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如果连续时间内检测到的Tif >第三预设温度Ts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56]例如,当连续2min检测到Tif大于第三预设温度Is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057]如果连续时间t连内检测到的T环彡第三预设温度T设3时,进入步骤SI。其中,t连优选为2min,Ts3优选为-7V。
[0058]当连续2min检测到Tif小于第三预设温度Is3时,按预设判定模式进行判断,并且根据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多个判定模式。
[005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四判定模式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0060]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若t>第五预设时间t5则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第五预设时间t5有选为45min。
[0061]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0062]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Ift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
T管I ;
[0063]间隔时间t_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0064]再次间隔时间t_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
管3 ;
[0065]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0066]计算温差变化率=P1=( Δ T2- Δ T1) /t 间隔,P2= ( Δ T3- Δ T2) /1 间隔;
[0067]若Ts3彡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SP1W,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1^4优选为_4°C。
[0068]以下对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进行具体描述:
[006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一判定模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采用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0070]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0071]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Ift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
T管I ;
[0072]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0073]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
管3 ;
[0074]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0075]计算温差变化率=P1=( Δ T2- Δ T1) /t 间隔,P2= ( Δ T3- Δ T2) /1 间隔;
[0076]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丨=!" _-Τ排丨,A T排2=Τ排m_T排2 ;
[0077]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Tftm-Tftl)/(trtm),K2=(Tftm-Tft2)/(t2-tm);
[0078]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0079]若K1Mi2或者八^^八^”并且己乂且Λ T3>第一预设温度Tsi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iai优选为20°C。
[0080]该实施例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不满足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的条件时,返回步骤Si。
[0081]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二判定模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采用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0082]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0083]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Ift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
T管I ;
[0084]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0085]再次间隔时间t_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
管3 ;
[0086]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0087]计算温差变化率=P1=( Δ T2- Δ T1) /t 间隔,P2= ( Δ T3- Δ T2) /1 间隔;
[0088]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丨=!" _-Τ排丨,A T排2=Τ排m_T排2 ;
[0089]其中,Tftffl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
[0090]若I ATft2-ATftl I彡第二预设温度Tft2,以及P2SP1且ΛΤ3>第一预设温度T设!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si优选为20°C,其中,Tft2优选为4°C。
[0091]该实施例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不满足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的条件时,返回步骤Si。
[009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中第三判定模式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采用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0093]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0094]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Ift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
T管I ;
[0095]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0096]再次间隔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3、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
管3 ;
[0097]步骤S22:计算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MT1=Tifl-Tsi,
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0098]计算温差变化率=P1=( Δ T2- Δ T1) /t 间隔,P2= ( Δ T3- Δ T2) /1 间隔;
[0099]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Δ T排丨=!" _-Τ排丨,A T排2=Τ排m_T排2 ;
[0100]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Tftm-Tftl)/(trtm),K2=(Tftm-Tft2)/(t2-tm);[0101 ]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0102]若当K1Mi2或者Λ Τ#2>ΛΤ# i,以及I P2-P1 I彡第一预设温差变化率P设时,则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Ps优选为2。
[0103]该实施例作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不满足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的条件时,返回步骤Si。
[0104]相应于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也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0105]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除霜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和控制模块20.
[0106]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
[0107]控制模块20用于根据从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如果t <第一预设时间h,不进行除霜;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i〈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i〈t2;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010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该空调由于进入除霜条件判定更准确,能效更高。
[010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环境温度、排气温度、室外机换热器管温度的多重检测,按环境温度分区控制,延长了机组在低温干燥气候结霜少或不结霜时的运行时间,当霜雪覆盖换热器时也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化雪,使得机组能准确反映出结霜情况,并且排除了实际安装工程连接管长度的影响因素。同时,系统只采用温度传感器作为采集源,既节省成本,又能够精确把握机组需要化霜的时刻,使得机组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到有霜除霜,无霜继续运行,提高了机组的制热运行的效率,降低由于除霜给室内侧温度带来的波动。
[0110]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11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单元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单元,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单元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单元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1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 步骤S2:根据从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 如果t <第一预设时间h,不进行除霜; 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Z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t2 ; 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判定模式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Zt <第三预设时间t3,采用所述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如果第三预设时间t3〈t <第四预设时间t4,采用所述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如果第四预设时间t4〈t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所述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其中,W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步骤S22: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 1-T^,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厶T排!=T排m_T ^1, Δ T排2=Τ排m_T排2 ;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 (T ftm-T排J / (trtm),K2= (T ftm-T排2) / (t2-tm);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SipK2或者八^^八^^并且己乂且Λ T3>第一预设温度Ts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
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步骤S22: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 1-T^,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 ATjfl=Tjfm-Tftl, ATft2=Tftm-Tft2 ;其中,Tjf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 若I ATjf2-ATjfl I彡第二预设温度Tia2,以及P2>Pi且Λ τ3>第一预设温度Tia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步骤S21: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步骤S22: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 1-T^,AT2=I'环2_T管2,ΔΤ3=?'环3_τ管3;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厶T排!=T排m_T ^1, Δ T排2=Τ排m_T排2 ;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2= (Tjfm-T fi_2)/(t2-tm);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若当K1Mi2或者Λ τ#2> Λ Iftl,以及I Ρ2-Ρ1 I彡第一预设温差变化率Ps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I之前,还包括: 步骤SO: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如果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Tif >第三预设温度Tft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其中,如果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Tif彡第三预设温度Tft3时,进入所述步骤S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 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t5; 如果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t5,判断是否满足:TS3 <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SP1 若满足Ts3彡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P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8.—种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其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为压缩机启动后的未除霜运行时间或上一次除霜后的运行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 如果t <第一预设时间h,不进行除霜; 如果第一预设时间tZt <第二预设时间t2,采用预设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其中,t!<t2 ; 如果t>第二预设时间t2,直接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判定模式包括第一判定模式、第二判定模式和第三判定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Zt <第三预设时间t3时,采用所述第一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t3〈t <第四预设时间t4时,采用所述第二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第三判定模块,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t4〈t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时,采用所述第三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其中,WW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环2_丁管2,八丁广丁环厂丁管“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厶T排!=T排m_T ^1, Δ T排2=Τ排m_T排2 ;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l= (T ftm-T排J / (trtm),K2= (T ftm-T排2) / (t2-tm);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SipK2或者八^^八^^并且己乂且Λ T3>第一预设温度Ts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定模块用于采 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环2_丁管2,八丁广丁环厂丁管“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 ATjfl=Tjfm-Tftl, ATft2=Tftm-Tft2 ;其中,Tjf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 若I ATm-ATm I彡第二预设温度Tia2,以及P2>Pi且Λ τ3>第一预设温度Tia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定模块用于采 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其中: 在第一时刻h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 1、压缩机排气温度Tjfl、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I ? 间隔时间t_s后第二时刻t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if2、压缩机排气温度Tfi_2、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s2; 再次间隔所述时间t_s后第三时刻t3,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m、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T管3 ; 计算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外机换热器管路温度的温差:AT1=Tifl-Tsi, AT2=T环2_丁管2,八丁广丁环厂丁管“
计算温差变化率=P1= ( Δ T2- Δ T1) /1间隔,P2= ( Δ T3- Δ T2) /1间隔;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差:厶T排!=T排m_T ^1, Δ T排2=Τ排m_T排2 ; 计算压缩机排气温度变化率K2= (Tjfm-T fi_2)/(t2-tm); 其中,If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值,tm为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时刻; 若当K1Mi2或者Λ τ#2> Λ Iftl,以及I Ρ2-Ρ1 I彡第一预设温差变化率Ps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判定模块,用于在连续时间ts内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Tif >第三预设温度Tft3时,采用第四判定模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定模块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判断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t5; 如果所述压缩机未除霜运行时间t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t5,判断是否满足:TS3 <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SP1 若满足Ts3彡第四预设温度TS4,以及P2>Pi时,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除霜模式。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除霜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F25B47/02GK104214885SQ20131020850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9日
【发明者】刘彩赢, 庄嵘, 林海佳, 尚瑞, 王东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