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8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生产领域,特别涉及到能够作为制冷矩阵独立单元的小型吸收式制冷机及其内部的水流接口。



背景技术:

吸收式制冷机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易于使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废热等新型能源,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小型化、家庭化将会是其付诸工业应用领域后的又一趋势。

传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般是单机工作,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单机其外部的供水端口的大小、形状和型号也不相同,这种单机单型号的制冷机往往是根据某特定的用户定制。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或者当面对更大制冷功率的应用场合时,往往只能更换机型,重新设计制造。所以传统的吸收式制冷机每个型号只适用于一个特定的、狭窄的用户群体,需要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无法预先组织资源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制约了制冷机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目的,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水流接口,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水流接口的制冷单元,以及由上述制冷单元组成的制冷矩阵。所谓吸收式制冷单元,指的是具有完整制冷功能的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具备组合扩展成大规模制冷矩阵的能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用于为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内的热水、冷水和冷却水提供与外界相连接的通道端口;

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设有至少两组由若干水流接口组成的水流接口群,每组水流接口群包括热水入口、热水出口、冷水入口、冷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接口结构相同,是标准水流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组合面;各组水流接口 群分布在组合面上;相邻的吸收式制冷单元通过组合面上的水流接口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的机身为长方体,该长方体六个外表面中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均被称为组合面;每个组合面上设有一组水流接口群。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接口包括插座与插头;所述插头两端都设有倒勾和O型密封圈;所述倒勾插入并卡合在两侧所述水流接口的内壁形成自锁结构,所述O型密封圈垫设在二通接头和所述水流接口之间,用于达到密封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的上下左右四个组合面上,所述水流接口分别通过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机身内的水流管道系统相互连通,使得从任何一个组合面均可同时或分别引入引出热水、冷水和冷却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接口连接有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分别为二通接头和截止接头两种结构;当连接二通接头时,所述水流接口导通;当连接截止接头时,所述水流接口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二通接头两端为所述水流接口插头;所述截止接头一端为所述水流接口插头,另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组合面中,上组合面所述水流接口的位置与下组合面所述水流接口的位置镜像对称,从而使得当两个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上下组合时,相应组合面上的水流接口通过二通接头直接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组合面中,左组合面所述水流接口的位置与右组合面所述水流接口的位置镜像对称,从而使得当两个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左右组合时,相应组合面上的水流接口通过二通接头直接插接。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单元,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设有若干组合面,在所述组合面上设有若干如前文所述的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矩阵,包括若干个吸收式制冷单元;

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设有若干组合面,在所述组合面上设有若干如前文所述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吸收式制冷单元的水流接口使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的接口规格统一化;使小型吸收式制冷机单元标准化;使吸收式制冷单元接入和引出热水、冷水和冷却水更加方便;同时使小型吸收式制冷单元具备了可组合、可扩展成制冷功率倍增的大型吸收式制冷矩阵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吸收式制冷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吸收式制冷单元的装配爆炸图;

图3A是图2中单个二通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二通接头连接结构剖视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流接口截止状态示意图。

其中,部分部件的标记如下:

吸收式制冷单元100;

上组合面110;

下组合面120;

左组合面130;

右组合面140;

上组合面110上的热水入口111;

上组合面110上的热水出口112;

上组合面110上的冷水入口113;

上组合面110上的冷水出口114;

上组合面110上的冷却水出口115;

上组合面110上的冷却水入口116;

右组合面140上的热水入口141;

右组合面140上的热水出口142;

右组合面140上的冷水入口143;

右组合面140上的冷水出口144;

右组合面140上的冷却水出口145;

右组合面140上的冷却水入口146;

热水进水管道211;

热水出水管道212;

冷水进水管道213;

冷水出水管道214;

冷却水进水管道215;

冷却水出水管道216。

二通接头310;

专用工具定位孔431;

预留印痕432。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能理解的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这些方向术语仅仅是依据附图中所显示的示例方位来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发明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吸收式制冷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为单个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其为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再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等热交换部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溴化锂溶液+纯水为工质对,以纯水为冷媒水,溴化锂溶液为吸收液,依靠纯水在高真空环境下蒸发吸热实现制冷。冷媒吸热后蒸发变成蒸气。冷媒蒸气不再具有相变吸热能力,因此,要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然后再与溴化锂溶液一起加热再生。冷媒水吸热蒸发后变为冷媒蒸气,必须被冷凝而重新变回液态后,冷媒水才能再次吸热蒸发。冷媒水吸热蒸发—吸收—再生—冷凝—再吸热蒸发,如此源源不断进行制冷循环。制冷单元分别通 过热水、冷却水和冷水的管道系统使冷水、热水和冷却水在蒸发器、再生器、吸收器、冷凝器各个部件之间流通和进行热交换以完成制冷流程并实现从外界获得能源、向外界释放热量、以及向外界供给冷量。

图1所示的吸收式制冷单元具有独立的热水、冷水、冷却水管道系统、溶液循环系统,是一台独立完整的制冷机,可单独安装运行,提供基本单元制冷功率。同时,又具备多单元组合,以构成大型组合式制冷矩阵的能力。

为适应这种组合,本发明在吸收式制冷单元的上组合面110、下组合面120、左组合面130和右组合面140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水流接口群:热水入口、热水出口、冷水入口、冷水出口、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以图1能看见的上组合面110和右组合面140为例:在上组合面110上分别设有热水入口111、热水出口112、冷水入口113、冷水出口114、冷却水出口115和冷却水入口116;在右组合面140同样设有热水入口141、热水出口142、冷水入口143、冷水出口144、冷却水出口145和冷却水入口146。在与上组合面110相对的下组合面120设有与上组合面110呈镜像对称的6个相同的水流接口,在与右组合面140相对的左组合面130设有与右组合面140呈镜像对称的6个相同的水流接口。这种上下左右相对称的设计,使得当两个吸收式制冷单元在上下组合或是左右组合时,相应的水流接口能够相互对准并连接成一个整体。

事实上,长方体的制冷单元6个面中至少有2个面可以设置成组合面,每个组合面设置有一组接口群,用于与相邻的制冷单元(或外界能量媒介)相连接。每组接口群包括有6个水流接口,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用其中4个水流接口或其他个数的水流接口作为一个接口群设置在一个组合面上亦可。

图2是本发明吸收式制冷单元的装配爆炸局部放大图。

图2可见吸收式制冷单元的上组合面110上不同水流接口与其对应的供水管道的位置关系。

以热水为例:在热水入水口111的下面,设有热水入水管道211,热水流入管道211在上组合面110、右组合面140以及前表面构成一个变形的“S”形通道230,热水从入口111、141引入,经过变形的“S”形230 通道,再从再生器入口220流入制冷单元再生器管程(图中未画出);从再生器管程流出的、经过热交换后失热的低温热水,从再生器热水出水口221流出,再经过另一个变异“S”型热水出水管道212,与上组合面的热水出水口111、右组合面的热水出水口141相连通。

其它供水管道,如冷水入水管道213,冷水出水管道214,冷却水入水管道215及冷却水出水管道216,与热水入水管道211,热水出水管道212相似,以此类推。

下组合面120具有与上组合面110完全相同的结构,其水流接口布局与上组合面110呈上下镜像对称,左组合面130具有与右组合面140相似的结构,其水流接口布局与右组合面140成左右镜像对称。

因此,机身上组合面110与右组合面140内设的相应的管道相互连通;上组合面110和左组合面130、下组合面120与右组合面140、下组合面120与左组合面130内设置的相应的管道也相互连通。四个表面上的水流接口与内置的水流管道一起构成一个四通接头,使制冷单元从四个表面中均可以独立地引入或引出热水、冷水、及冷却水。

图3A是二通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二通接头连结结构剖视放大图。

图3A示出了二通接头结构示意图;当吸收式制冷单元313需要与另一个吸收式制冷单元314连通时,其连接接口的结构即如图3B所示。

以热水入口111为例,其他水流接口与之相同。当热水入口111需要连接热水源时,将相邻两台吸收式制冷单元上对应的热水入口111连接二通接头310;二通接头310上设有倒勾311,和O型密封圈312、315。连接时,倒勾311卡合在制冷单元313、314所在的水流接口的内壁,确保二通接头310不会在水压作用下脱离端口;并由两个O型密封圈312、315保证被连接的两个水流端口111的密闭性。

图4为本发明的水流接口截止状态示意图

当吸收式制冷单元组合面上的某个水流接口不需要与外界相连通时,因水流接口内部是与其他组合面相应水流接口相导通的,为防止液体流 出,必须使接口处于封闭状态。事实上,所有组合面(110、120、130、140)上的水流接口,初始状态均采用注塑方式整体密封,当需要某接口与外界相连时,再使用专用工具把该接口打开。

封闭的接口上预先留有专用工具定位孔431及预留圆形印记432,采用专用工具(图中未画出)可沿圆形印记432处将该接口打开,再使用二通接头310予以连接。

仍以热水入口111、141为例,安装时需要使用热水入口111,则首先使用专用工具将该接口打开并连接二通接头310;热水入口141不需要使用,则处于封闭状态。

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教导的精神、范围和背景下,本发明的吸收式制冷单元水流接口及使用所述水流接口的吸收式制冷单元和吸收式制冷矩阵,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例如改变每个组合面上水流接口的布局位置等。本领域技术内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参数、尺寸,但这均落入本发明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