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空调室外机、热泵系统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5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结构(53)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结构(53)上的第一换热通路(51)和第二换热通路(52),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通路(51)和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彼此独立,且均具有独立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51)包括多条第一换热支管,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包括多条第二换热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换热支管之间设置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换热支管;和/或,

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换热支管之间设置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换热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支管与所述第二换热支管平行设置。

5.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6.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5)的第一换热通路(51)与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2)以及第一节流装置(4)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连接的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热泵系统运行除霜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切换为制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热泵系统运行除霜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切换至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当热泵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切换至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51)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组件,所述第一切换组件用于当热泵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到除霜模式时,将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的第一端口(521)由所述压缩机(1)排气口切换至所述压缩机(1)吸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组件包括第二四通阀(14),所述第二四通阀(14)的第一管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所述第二四通阀(14)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的第一端口(521)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14)的第三管口经第一开关阀(6)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14)的第四管口经第二开关阀(7)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的制热冷媒入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包括第二切换组件;

所述第二切换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的第二端口(522)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切换连接;或者,

所述第二切换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的第二端口(522)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第一端的第一支路(15),所述第一支路(15)上设置第二节流装置(16),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连接,当所述热泵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6)进行节流,当所述热泵系统运行除霜模式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6)不进行节流;或者,

所述第二切换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52)的第二端口(522)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第一端的第二支路(17),所述第二支路(17)上设置第三节流装置(23)和第三开关阀(8),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连接,所述第三开关阀(8)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23)之间,所述第二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三支路(2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24)上的第四开关阀(9),所述第三支路(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和所述第一换热通路(51)之间的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阀(8)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23)之间的连接管路连接,当所述热泵系统运行除霜模式时,所述第三开关阀(8)关闭,所述第四开关阀(9)开启;

当所述热泵系统运行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三开关阀(8)开启,所述第四开关阀(9)关闭。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