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冷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923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冷凝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冰箱设计中,冷凝器最初是挂在冰箱的背部的,而为了外形的美观,逐渐发展为将冷凝器粘贴在冰箱的侧板内侧,而外挂式和内藏式的冷凝器,冷凝管内制冷剂的热量都是通过换热器释放到空气中去的,由于冷凝管是圆管,因此盘管式的内藏式冷凝器与冰箱侧板的接触面积小,需要增大换热面积来弥补其固有缺陷,而外挂式冷凝多采用在冷凝管上焊接钢丝来增加换热面积,同样存在换热效率不是太理想的状况。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冷凝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冰箱冷凝设备,包括换热板和冷凝管,换热板位于冷凝管后端,两者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冷凝管从上到下依次位于换热板内侧,且两端通过冷凝流管连通,最上以及最下冷凝管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冷凝通管,换热板内侧向外延伸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吸盘,固定支架上端还设有固定挂钩。

冷凝管和冷凝流管相互连通,冷凝管和冷凝流管均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

所述冷凝通管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

相邻冷凝管之间还通过固定钢丝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板为一整块的换热板,与冷凝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便于散热,且由于换热板为一整块板,可将冷凝管覆盖住,因此从外表看上去不会看到裸露的冷凝管,保持了外形的美观;换热板内侧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支架和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吸盘,便于冷凝设备的固定,而固定支架上的固定挂钩,可与冰箱上的挂钩配合,进一步的固定冷凝设备;冷凝管和冷凝流管以及冷凝通管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延长了冷凝管和冷凝流管以及冷凝通管的使用寿命;冷凝管之间通过固定钢丝连接,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冷凝管位置发生移动,避免了歪斜,从而影响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换热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冰箱的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以上附图中:1-换热板、2-冷凝管、3-冷凝流管、4-冷凝通管、5-固定支架、6-固定板、7-固定吸盘、8-固定挂钩、9-固定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箱冷凝设备,包括换热板1和冷凝管2,换热板1位于冷凝管2后端,两者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由于固定轴为现有技术中普遍的固定螺栓等,因此,在图中进行了省略,冷凝管2从上到下依次位于换热板1内侧,且两端通过冷凝流管3连通,最上以及最下冷凝管2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冷凝通管4,换热板1内侧向外延伸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之间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设有固定吸盘7,固定支架5上端还设有固定挂钩8。

冷凝管2和冷凝流管3相互连通,冷凝管2和冷凝流管3均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

所述冷凝通管4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

相邻冷凝管2之间还通过固定钢丝9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板1为一整块的换热板,与冷凝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便于散热,且由于换热板1为一整块板,可将冷凝管2覆盖住,因此从外表看上去不会看到裸露的冷凝管2,保持了外形的美观;换热板1内侧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支架5和固定板6,固定板5上设有固定吸盘7,便于冷凝设备的固定,而固定支架5上的固定挂钩8,可与冰箱上的挂钩配合,进一步的固定冷凝设备;冷凝管2和冷凝流管3以及冷凝通管4由内部超低碳钢,外部防腐镀层构成,延长了冷凝管2和冷凝流管3以及冷凝通管4的使用寿命;冷凝管2之间通过固定钢丝9连接,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冷凝管2位置发生移动,避免了歪斜,从而影响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换热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冰箱的能耗。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