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697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冰箱已逐渐成为众多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人们可以借助冰箱将食品冷冻后储藏,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冰箱的制冷功能制作冰块。目前,通常借助制冰盒制备冰块,现有的制冰盒上设有冰格,使用该制冰盒制备冰块的过程如下:将水加入制冰盒,水流入冰格内;将制冰盒放入冰箱中冷冻2小时左右至水全部冷凝固化成冰;待需要时将制冰盒取出, 扭转制冰盒使冰块从冰格内脱落,取出冰块即可。但是上述制冰盒的放置不稳定,使得其内部液体溢出,此外,在制冰过程中,冰箱内的灰尘易落入制冰盒,冰箱内存放的其他食物的气味也易溶入冰水中,由此造成由此制冰盒制备的冰块卫生性差且有杂味,为此,我们推出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包括制冰盒本体,所述制冰盒本体包括储液部和底座,所述制冰盒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端盖,所述储液部的内部等距设有制冰槽,所述底座的内腔前部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末端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底座的内腔后部设有推动块移动槽,所述推动块移动槽的后部两侧通过销轴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前部外侧连接有吸盘,所述定位板的前部内侧通过弹簧连接于底座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制冰盒本体的底部设有支腿凸起。

优选的,所述制冰槽呈上宽下窄设置。

优选的,所述制冰盒本体的上端沿边设有外沿。

优选的,所述密封端盖的下端沿边设有密封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端盖盖上后,将制冰槽内部冰块与外界相隔离,防止冰箱内的灰尘和其他食品的杂味进入冰水,通过旋转旋钮,使得螺杆向后移动,使得推动块沿着推动块移动槽向后移动,推动块与定位板内侧接触,使得定位板的前部外侧向底座外侧移动,直至吸盘吸住冰箱侧壁为止,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制冰盒本体的固定,便于不同尺寸冰箱内的制冰盒本体的固定使用,当制冰结束后,通过旋转旋钮,使得螺杆向前移动,推动块沿着推动块移动槽向前移动,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定位板向内收在底座的侧边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冰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端盖、2外沿、3制冰盒本体、31储液部、32底座、4旋钮、5支腿凸起、6制冰槽、7螺杆、8推动块移动槽、9销轴、10定位板、11推动块、12吸盘、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制冰盒,包括制冰盒本体3,所述制冰盒本体3包括储液部31和底座32,所述制冰盒本体3的上端设有密封端盖1,所述储液部31的内部等距设有制冰槽6,所述底座32的内腔前部螺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前端连接有旋钮4,所述螺杆7的末端连接有推动块11,所述底座32的内腔后部设有推动块移动槽8,所述推动块移动槽8的后部两侧通过销轴9连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前部外侧连接有吸盘12,所述定位板10的前部内侧通过弹簧13连接于底座32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盒本体3的底部设有支腿凸起5,通过支腿凸起5的设置,便于制冰盒本体3的平稳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槽6呈上宽下窄设置,通过制冰槽6呈上宽下窄设置,便于制冰槽6内部冰块制取后的脱槽。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盒本体3的上端沿边设有外沿2,通过外沿2的设置,便于对制冰盒本体3的搬起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盖1的下端沿边设有密封垫圈,通过密封垫圈的设置,当密封端盖1安装后,起到密封制冰盒本体3的作用。

具体的,使用时,在制冰槽6的内部注入需要制冰的液体,将密封端盖1盖上后,再将制冰盒本体3放入至冰箱中,通过旋转旋钮4,使得螺杆7向后移动,使得推动块11沿着推动块移动槽8向后移动,推动块11与定位板10内侧接触,使得定位板10的前部外侧向底座32外侧移动,直至吸盘12吸住冰箱侧壁为止,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制冰盒本体3的固定,当制冰结束后,通过旋转旋钮4,使得螺杆7向前移动,推动块11沿着推动块移动槽8向前移动,在弹簧13拉力作用下,定位板10向内收在底座32的侧边内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