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制药工艺低温开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5222发布日期:2018-07-13 19:1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循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制药工艺低温开式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行业工艺生产中设备降温采用的是低温开式冷盐水系统,其中开式系统中的水泵需要克服的阻力主要由管路阻力+设备阻力+由设备使用点与制冷循环储液箱高差所形成的位差阻力,而位差所形成的阻力占水泵能耗的很大一块,因此为解决位差所形成的水泵能耗,必须首先解决位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制药工艺低温开式制冷循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设备使用点与制冷循环储液箱高差所形成的位差阻力,节约水泵能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节能型制药工艺低温开式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待冷却设备、制冷站、供水管、回水管,所述的供水管连接在制冷站的输出端与待冷却设备的输入端之间,增设有循环溶液箱,所述的循环溶液箱所在高度高于待冷却设备所在高度,所述的回水管连接在待冷却设备的输出端与循环溶液箱的循环输入口之间,所述的循环溶液箱的循环输出口与制冷站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循环管。

所述的制冷站包括供液泵、制冷机,所述的循环管连接在供液泵的输入端,供液泵的输出端与制冷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供水管连接在制冷机的输出端。

所述的供液泵的输出端与制冷机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止回阀。

所述的循环输入口设置于循环溶液箱的顶端,所述的循环输出口设置于循环溶液箱的底端。

所述的供液泵的输入端借助Y型过滤器与循环管连接。

所述的循环溶液箱还借助回液管连接有低位储液箱的输入端,所述的低位储液箱的输出端连接有循环泵的输入端,所述的循环泵的输出端借助补液管与循环溶液箱连接。

所述回液管的接口端设置于循环溶液箱的侧壁,所述的补液管连接于循环溶液箱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循环溶液箱,借助循环溶液箱高于待冷却设备与管路的位置优势,巧妙利用了高度差产生的水压,使得供液泵能够借助循环管的水压抵消部分供水管压力,降低了供液泵的能耗压力,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待冷却设备,2、制冷站,3、供水管,4、回水管,5、循环溶液箱,6、循环输入口,7、循环输出口,8、循环管,9、供液泵,10、制冷机,11、回液管,12、低位储液箱,13、循环泵,14、补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型制药工艺低温开式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待冷却设备1、制冷站2、供水管3、回水管4,所述的供水管3连接在制冷站2的输出端与待冷却设备1的输入端之间,增设有循环溶液箱5,所述的循环溶液箱5所在高度高于待冷却设备1所在高度,所述的回水管4连接在待冷却设备1的输出端与循环溶液箱5的循环输入口6之间,所述的循环溶液箱5的循环输出口7与制冷站2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循环管8。本实用新型借助设置在较高位置的循环溶液箱5延长了循环管8的高度,借助循环管8内较高的水压抵消部分供水管3的水压阻力,从而实现了降低制冷站2将循环液泵送到高处的功耗,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循环溶液箱5的溶液储存量为系统运行时工艺生产产生的最大波动量的体积。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却效果,所述的制冷站2包括供液泵9、制冷机10,所述的循环管8连接在供液泵9的输入端,供液泵9的输出端与制冷机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供水管3连接在制冷机10的输出端。供液泵9借助循环管8内的水压及自身通过消耗电能产生的泵送压力,将循环溶液箱5中的循环液泵送到制冷机10中,经过制冷机10的冷却、换热,借助上述的水压及泵送压力将循环液推入到供水管3中,并最终进入到待冷却设备1的循环回路中,经过待冷却设备1的循环液,携带设备废热经过回水管4进入到循环溶液箱5中,并等待进入下次循环。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供水管3因堵塞等原因导致的液体回流,所述的供液泵9的输出端与制冷机10的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止回阀。防止回流的液体反向冲击供液泵9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输入口6设置于循环溶液箱5的顶端,携带废热的循环液通过循环输入口6自上而下灌入循环溶液箱5中,所述的循环输出口7设置于循环溶液箱5的底端,从而方便了循环溶液箱5中的循环液无需能源而自动流入到循环管8中。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存留的循环液产生沉淀损坏循环泵9,所述的供液泵9的输入端借助Y型过滤器与循环管8连接。

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的循环溶液箱5还借助回液管11连接有低位储液箱12的输入端,所述的低位储液箱12的输出端连接有循环泵13的输入端,所述的循环泵13的输出端借助补液管14与循环溶液箱5连接。所述回液管11的接口端设置于循环溶液箱5的侧壁,侧壁的该位置为循环溶液箱5的安全水位位置,溢出的循环液通过回液管11进入低位储液箱12,所述的补液管14连接于循环溶液箱5的顶端。借助低位储液箱12存留溢出安全水位的循环液,避免高处的循环溶液箱5存留过量循环液,防止发生设备或建筑的过载损坏,当需要进行补液时,借助循环泵13通过补液管14向循环溶液箱5进行泵送循环液,低位储液箱12为系统所有使用溶液的体积,以保证当循环液损失时及时、足量进行补充,因此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大流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巧妙设计了循环溶液箱5,解决了水泵由于位差所形成的水泵扬程高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因位差所形成的水泵能耗加大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制冷系统的能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