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制冷滑冰场用冰垫系统及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918发布日期:2018-09-11 21:31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人工制冰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制冷滑冰场用冰垫系统及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冰上运动备受人们喜欢,滑冰作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运动,已经广泛普及,并且已经发展出多种竞赛项目,传统的冰上运动,均是在较低温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冰面进行,这就使得该项运动被限制而只能在气候寒冷的地域进行;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采用人工制冰技术,使得冰上竞赛项目及大众娱乐活动可以在更多的地域开展,特别是在大型的购物城内,滑冰场已是必备的设施。

冰场建设按物业使用条件主要分为室内固定冰场的建设以及户外移动冰场的建设。现有冰场采用的人工制冰装置,一般是在冰场内设置有主管道系统,主管道系统包括供液管和回液管,冰场内还设置有冰垫系统,冰垫系统为一整体或者包括至少一组冰垫模块,每个冰垫模块由多根支排管组成不同的回路,在冰垫系统内进行载冷剂的运输且连通供液管和回液管;制冰时,利用制冰机组制作温度较低的制冷液体,通过供液管将制冷液体输至冰垫系统,由冰垫系统将制冷液体输送至冰场各个部位,与冰面进行热交换,再通过回液管流回到制冰机组,如此进行下一次制冷循环。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进行移动冰场建设的时候,目前会按照固定冰场的施工方法来安装,冰垫模块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整体,导致拆装施工效率低下,并且拆冰场的时候材料不能很好的收纳回收,等下次安装的时候会更加的费时费力,甚至导致很多支排管就使用一次,极大浪费。市场上很多支排管采用铝管作为冷媒的载体进行制冰,从材料上来讲价格昂贵不利于冰雪运动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头防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冰垫系统通过焊接方式连成整体导致拆装施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制冷滑冰场用冰垫系统,包括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第三冰垫模块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冰垫模块、所述第二冰垫模块和所述第三冰垫模块水平放置且所述第二冰垫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冰垫模块和所述第三冰垫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均由作为冷媒介质载体的支排管组成,所述支排管为直管或/和螺旋盘管,所述第一冰垫模块与所述第二冰垫模块、所述第二冰垫模块与所述第三冰垫模块分别通过所述可拆卸结构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内的支排管能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回路通道,每个所述回路通道上存在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所述回路通道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冰垫模块上,所述冷媒介质能分别通过每个所述回路通道的进液口流入对应的组成所述回路的支排管内并能通过对应的回路通道的出液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地相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均设有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时二者的内部液体通道相连通;所述支排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冰垫模块末端的每个开口和所述支排管上位于所述第三冰垫模块首端的每个开口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支排管上位于所述第二冰垫模块首端的每个开口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冰垫模块上的第一接头的数量相同且相配合的第二接头,支排管上位于所述第二冰垫模块末端的每个开口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冰垫模块上的第一接头的数量相同且相配合的第二接头。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地相连接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接头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螺纹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系统、主管道系统、连接装置和权利要求1~4所述冰垫系统,所述主管道系统与所述制冷系统相连接,所述主管道系统和所述冰垫系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且至少形成两个独立的闭合回路。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系统包括供液管和回液管,每个所述回路通道的进液口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供液管连通,所述供液管与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个所述回路通道的出液口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制冷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媒介质载体能通过供液管经所述回路通道的进液口进入到支排管内以与冰场的冰面进行热交换后经所述回路通道的出液口流入所述回液管并通过所述回液管流回到所述制冷系统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水器、集水器和连接软管,所述分水器上设置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的数量不少于所述冰垫系统的回路通道的数量,每个所述分水口连通单个所述回路通道的进液口,所述分水器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供液管相连通,所述集水器上设置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的数量不少于所述冰垫系统的回路通道的数量,每个所述集水口连通单个所述回路通道的出液口,所述集水器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回液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媒介质为乙二醇,所述制冷系统为制冷机组,所述支排管为黑色PE管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供液管的两端和所述回液管的两端均设有环绕管体圆周的沟槽,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平行放置且两者的同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沟槽内的卡箍将所述供液管和所述回液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液管、所述回液管和所述冰垫系统的下方均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制冷滑冰场用冰垫系统,包括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第三冰垫模块和可拆卸连接结构,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水平放置且第二冰垫模块位于第一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之间,第一冰垫模块与第二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与第三冰垫模块分别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内的支排管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能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回路通道,冰垫系统上可拆卸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安装效率,使用完毕后再将冰垫模块拆卸整理运输即可,实现了高效的拆装工作,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该冰垫系统更加适用于户外移动冰场的搭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冰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可拆卸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冰垫模块;2、第二冰垫模块;3、第三冰垫模块;4、可拆卸连接结构;41、第一接头;42、第二接头;43、外螺纹;44、内螺纹;5、供液管;6、回液管;7、分水器;8、集水器;9、连接软管;10、支排管;1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制冷滑冰场用冰垫系统,包括第一冰垫模块1、第二冰垫模块2、第三冰垫模块3和可拆卸连接结构4,第一冰垫模块1、第二冰垫模块2和第三冰垫模块3水平放置且第二冰垫模块2位于第一冰垫模块1和第三冰垫模块3之间,第一冰垫模块1、第二冰垫模块2和第三冰垫模块3均由作为冷媒介质载体的支排管10组成,支排管10为黑色PE管材制成,相对现有的铝管而言黑色PE管成本更低且有一定的柔韧性,不用作防腐处理,将节省大量的工序。冷媒介质为乙二醇,支排管10为直管或/和螺旋盘管,第一冰垫模块1与第二冰垫模块2、第二冰垫模块2与第三冰垫模块3分别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且第一冰垫模块1、第二冰垫模块2和第三冰垫模块3内的支排管10能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回路通道,每个回路通道上存在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位于第一冰垫模块1上,冷媒介质能分别通过每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流入对应的组成回路的支排管10内并能通过对应的回路通道的出液口流出。

具体的,如图2所示,可拆卸连接结构4包括可拆卸地相连接的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可拆卸地相连接为螺纹连接,第二接头42与第一接头4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头4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44,第一接头4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43,第二接头42通过内螺纹44和外螺纹43与第一接头41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的内部均设有液体通道,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相连接时二者的内部液体通道相连通;第一冰垫模块1末端与第二冰垫模块2首端相连接,第二冰垫模块2末端与第三冰垫模块3首端相连接,第三冰垫模块3末端没有支排管10开口,每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位于第一冰垫模块1上。支排管10上位于第一冰垫模块1末端的每个开口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接头41,支排管10上位于第二冰垫模块2首端的每个开口上连接有与第一冰垫模块1上的第一接头41的数量相同且相配合的第二接头42,第二冰垫首端的第二接头42与第一冰垫模块1末端的第一接头41一一对应连接(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支排管10上位于第二冰垫模块2末端的每个开口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接头42,支排管10上位于第三冰垫模块3首端的每个开口上连接有与第二冰垫模块2末端上的第一接头41的数量相同且相配合的第一接头41,第二冰垫末端的第二接头42与第三冰垫模块3首端的第一接头41一一对应连接(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制冷系统、主管道系统、连接装置和上述冰垫系统,主管道系统与制冷系统相连接,主管道系统和冰垫系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且至少形成两个独立的闭合回路。

主管道系统包括供液管5和回液管6,每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通过连接装置与供液管5连通,供液管5与制冷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个回路通道的出液口通过连接装置与回液管6连通,回液管6与制冷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冷媒介质载体能通过供液管5经回路通道的进液口进入到支排管10内以与冰场的冰面进行热交换后经回路通道的出液口流入回液管6并通过回液管6流回到制冷系统内,进行下一次制冰循环,制冷系统为制冷机组,本实用新型的冰垫系统中的支排管10的设置使得冷媒介质载体在制冰支排管10中的行程少,冷媒介质载体温差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冰面温度均匀,且制冷效率高。

连接装置包括分水器7、集水器8和连接软管9,分水器7上设置有分水口,分水口的数量不少于冰垫系统的回路通道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中的冰垫系统包括四个回路通道,图1和图2中的一个横线代表一根管子,有的为直管,有的为螺旋管,直管的两端设有开口,四个独立的回路通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的线路,分水器7上的分水口的数量不能少于4个,要保证每个分水口连通单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也就是说一个回路通道的进液口对应一个分水口,多余的分水口可以备用,分水器7通过连接软管9与供液管5相连通,集水器8上设置有集水口,集水口的数量不少于冰垫系统的回路通道的数量,集水器8上的集水口的数量不能少于4个,每个集水口连通单个回路通道的出液口,也就是说一个回路通道的出液口对应一个集水口,多余的集水口可以备用,集水器8通过连接软管9与回液管6相连通。

此外,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供液管5的两端和回液管6的两端均设有环绕管体圆周的沟槽11,供液管5和回液管6平行放置且两者的同一端通过设置在沟槽11内的卡箍将供液管5和回液管6连接起来,第一冰垫模块、第二冰垫模块和第三冰垫模块上均设有多个支排管支架,用于固定每个冰垫模块且能固定水平放置的同一个并冰垫模块内的相邻的两个管子之间的距离,且能起到管子间挡水的作用,让水不会到处流淌,加快冰冻节奏,同时使得每个冰垫模块固定为一个整体便于携带运输。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供液管5、回液管6和冰垫系统的下方均设置有保温层,减少了冰场的冰面与地面发生热传递所导致的能量损失,节约了能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