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透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710发布日期:2019-06-29 01:4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机透明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门,特别涉及一种制冰机透明门,属于机械配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根据蒸发器的原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块形状也不同;人们一般以冰形状将制冰机分为颗粒冰机、片冰机、板冰机、管冰机、壳冰机等等,制冰机的门现在大部份是采用轨道试上下开门与侧方向开门且门是不透明的,轨道试开门容易导至门会很难打开或卡住,且门上的销柱容易断裂,轨道试开门的密封性能不好,容易导至机器内的冰块融化的快,产生浪费,侧方向开门在装配上有一定的难度,且侧面打开时需要侧面有很大的空间让门可以打开,故这种方试比较占地方,侧开方试需要在门头与机器上加锁扣,这样增加成本与难度且外观难看,因此,一种制冰机透明门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冰机透明门,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机透明门,包括PC透明门,所述PC透明门一端设置有门吸磁铁,所述门吸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所述PC透明门中线为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PC透明门另一端连接有304不锈钢铰链,所述304不锈钢铰链的数量为两个,所述PC透明门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一侧设置有标牌,所述304不锈钢铰链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吸磁铁通过胶水与所述PC透明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PC透明门通过所述转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把手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标牌与所述PC透明门通过螺丝螺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在门上装304不锈钢铰链与门吸磁铁来达到开关门的效果,采用的是前后开门方试,这样大大结约了产品使用的空间,且打开后PC透明门可以用作操作台使用。PC透明门上的304不锈钢铰链通过不锈钢做成,门上装有门吸磁铁,这样关门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外观美观,实用性强,PC透明门采用透明PC板材,这样可以很直观的观查到机器内部工作情况与制冰程度,提高了透明门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透明门;2、门吸磁铁;3、304不锈钢铰链;4、固定孔;5、转轴;6、固定板;7、把手;8、标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冰机透明门,包括PC透明门1,所述PC透明门1一端设置有门吸磁铁2,所述门吸磁铁2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所述PC透明门1中线为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PC透明门1另一端连接有304不锈钢铰链3,所述304不锈钢铰链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PC透明门1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一侧连接有把手7,所述把手7一侧设置有标牌8,所述304不锈钢铰链3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一侧设置有转轴5。

为了使该种制冰机透明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所述门吸磁铁2通过胶水与所述PC透明门1相连接,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PC透明门1通过所述转轴5相连接,所述固定孔4与所述把手7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标牌8与所述PC透明门1通过螺丝螺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在门上装304不锈钢铰链3与门吸磁铁2来达到开关门的效果,采用的是前后开门方试,这样大大结约了产品使用的空间,且打开后PC透明门1可以用作操作台使用,PC透明门1上的304不锈钢铰链3通过不锈钢做成,门上装有门吸磁铁2,这样关门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外观美观,实用性强,PC透明门1采用透明PC板材,这样可以很直观的观查到机器内部工作情况与制冰程度,通过标牌8的作用,可记录一些事进行备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