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4695发布日期:2020-02-28 07:4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仓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化工、医药、育苗、科学试验等的恒温贮藏冷气设备,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库(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

一般冷库多由制冷机制冷,利用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氨或氟里昂)作为冷却剂,使其在低压和机械控制的条件下蒸发,吸收贮藏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

最常用的是压缩式冷藏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管等组成。按照蒸发管装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将蒸发管安装在冷藏库房内,液态冷却剂经过蒸发管时,直接吸收库房内的热量而降温。间接冷却是由鼓风机将库房内的空气抽吸进空气冷却装置,空气被盘旋于冷却装置内的蒸发管吸热后,再送入库内而降温。空气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迅速,库内温度较均匀,同时能将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带出库外。

运行过程中,冷库中的货物需要频繁进出,因此仓门处的温度波动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于部分中小型冷库,该现象尤为突出,不但会造成冷库内的温度波动幅度增加,靠近门口的冷冻物品还会出现反复融冻的现象,造成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该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冷库库门处的温度波动,降低冷冻物品品质下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包括门框、设在门框上的保温门、设在门框上的风幕机和用于控制风幕机启停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保温门与门框之间的距离检测部分和与距离检测部分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距离检测部分包括安装在门框上的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和贴在保温门上的反射片材;所述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经过反射片材的反射后被信号接收器检测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门打开后,反射片材的位置发生改变,此时信号接收器无法接收到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控制系统迅速启动风幕机,在冷库的门框处形成一道空气屏障,空气屏障能够阻隔冷热空气对流,避免热空气进入到冷库内,造成冷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使冷冻物品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下存储,反复融冻出现的概率更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信号发生器为可见红外发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红外发生器发出的为可见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信号发生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幕机的电源线上设有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开关的闭合开控制风幕机的工作状态,这样风幕机的工作电流不经过控制系统,能够降低控制系统的负载和电磁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均与门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的检测距离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上设有角度调整装置,所述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均安装在角度调整装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角度调整装置来调整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与门框的夹角,角度调整装置的调整范围大,调整方便,并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微调,调整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设在门框上的底座、垂直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上的螺杆、套在螺杆上的安装座、设在安装座上的卡环和拧在螺杆上的螺母;

所述螺母将安装座压在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角度调整装置的具体结构,调整时转动安装座,就能够将安装在其上的信号发生器或者信号接收器调整到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和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牢固,能够有效避免信号发生器或者信号接收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上设有u型保护槽,所述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均位于u型保护槽内;

所述u型保护槽的上端铰接在门框上,所述u型保护槽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门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保护槽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等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撞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保温门打开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启动风幕机迅速启动,在冷库的门框处形成一道空气屏障,空气屏障能够阻隔冷热空气对流,避免热空气进入到冷库内,造成冷库内的温度波动,从而使冷冻物品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下存储,反复融冻出现的概率更低。

2.本实用新型中的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的检测距离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其检测距离能够进行任意调整,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中的u型保护槽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等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撞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的调整原理示意图。

图中,11、门框;12、保温门;13、风幕机;14、控制器;21、信号发生器;22、信号接收器;23、反射片材;3、电磁开关;41、底座;42、螺杆;43、第一卡槽;44、安装座;45、第二卡槽;46、卡环;47、螺母;5、u型保护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冷库仓门自动保温系统,其主体部分包括门框11、保温门12、风幕机13和控制系统等,门框11采用型材制作制作,里面填充保温材料,保温门12的结构与门框11的结构相同,主要起保温作用。保温门12为推拉式,使用时拉开,不用时推回原位。

风幕机13安装在门框11上,位于保温门12的正上方,工作时向下吹风,形成空气屏障,将冷库内外隔绝开来,避免冷热空气的流动。风幕机13安装在冷库外,避免低温环境下启动缓慢。

控制系统由距离检测部分和控制器14两部分组成,其中距离检测部分包括信号发生器21、信号接收器22和反射片材23三部分,信号发生器21和信号接收器22均安装在门框11上,反射片材23贴在保温门12的侧面上。信号发生器21和信号接收器22均与控制器14连接,由控制器14直接供电,信号接收器22的信号输出端同样与控制器14连接,负责向其发送信号。信号发生器21为可见红外发生器,工作时发出可见红外线,经过反射片材23的反射后被信号接收器22检测到,反射片材23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信号接收器22无法检测到信号。

信号发生器21为信号接收器22为sym18d-t20n/l对射型光电e3f-20c1/20lm18激光传感器,控制器为14为西门子s7-200型plc,反射片材23是表面光滑的不锈钢片。

风幕机13的电源线连接在冷库附近的配电柜上,电源线上安装了一个电磁开关3,电磁开关3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14连接,控制器14发出信号后电磁开关3接通,信号消失后电磁开关3断开。

参考图3,信号发生器21与信号接收器22均安装在门框11上的角度调整装置上。角度调整装置由固定在门框11上的底座41、垂直固定在底座41上的螺杆42、套在螺杆42上的安装座44、设在安装座44上的卡环46和拧在螺杆42上的螺母47等几部分组成,安装座44位于底座41和螺母47之间,能够将安装座44压紧在底座41上。底座4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43,安装座44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卡槽43相匹配的第二卡槽45,二者接触时,第二卡槽45卡到第一卡槽43内,能够使二者连接的更加牢固。

门框11上还安装有一个u型保护槽5,其上端铰接在门框11上,下端用插销、锁片和螺栓等固定在门框11上,u型保护槽5能够将信号发生器21与信号接收器22等罩住,避免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撞坏。

参考图4,保温门12关闭时,信号接收器22能够正常接收到信号,保温门12移动时,反射片材23的位置随之发生改变,此时信号接收器22接收不到信号,说明保温门12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参考图5,信号发生器21与信号接收器22转动时,反射片材23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门框11上的保温门12移动时,反射片材23随之一起移动,反射片材23与信号发生器21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信号发生器21发出信号的轨迹不变,但是信号反射点发生改变,因此信号接收器22无法接收到信号。信号接收器22能够接收到信号时,会向控制器14发出一个信号,当其接收不到信号时,就会停止向控制器14发送信号。控制器14接收不到信号接收器22发出的信号时,向电磁开关3的控制端发出工作信号,电磁开关3里的电磁铁开始工作,将电路接通,风幕机13开始工作。

风幕机13工作时,向下吹风,在门框11的正前方形成一道空气屏障,阻值冷热空气对流,避免外界的热空气流动到冷库内,造成冷库内的温度波动。

每个冷库的实际情况不同,安装位置和安装要求也不近相同,因此需要对信号发生器21和信号接收器22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其检测距离,使之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具体的调整过程为:反向转动螺杆42上的螺母47,使安装座44松动,然后将安装座44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将螺母47适当拧紧。信号发生器21和信号接收器22的角度调整完成后,来回推动保温门12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将螺母47彻底拧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