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557发布日期:2020-05-26 18:1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对地下采矿业而言,井下通风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将从井下排出来的风简称为矿井回风。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对于开采深度较深的煤矿,地温高并且恒定,一般矿井回风温度常年保持在20~30℃之间,矿井回风携带大量地下热量。

目前,对于煤矿的回风一般都是直接排入大气,大量余热资源没有得到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对矿井回风余热进行有效利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由矿井内部延伸至地面的导风通道;处理室,包括壳体、引风口、风机、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喷淋机构、集水部、排风口,其中,所述引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导风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引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处,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集水部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水部,另一端连接至外部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排风通道,连接至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第一过滤网。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包括固定支架和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热泵机组和所述集水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矿井回风经导风通道进入处理室,与螺旋式换热器接触进行热交换,一方面螺旋式换热器使得热交换过程中接触面积最大化,充分进行热交换,同时余量上行的气体与喷淋机构喷出的水相遇,进一步释放热量,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形成的液体回落至集水部经过沉淀后流向热泵机组,通过热泵机组来供应外部设备(如矿井工业场地的建筑采暖设备、井筒防冻设备、洗浴热水加热设备等),另外还设置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网,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优化了矿场环境,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10包括:由矿井内部延伸至地面的导风通道11、处理室12、热泵机组13和外部设备14。

其中,处理室12包括壳体121、引风口122、风机123、螺旋式结构换热器124、喷淋机构125、集水部126、排风口,其中,引风口122设置在壳体121侧壁上,导风通道11的一端连接至引风口122,风机123设置在引风口122处,螺旋式结构换热器124设置在壳体121内部,喷淋机构125设置在螺旋式结构换热器124的上方,排风口设置在壳体121的顶部,集水部126设置在螺旋式结构换热器124的下方、且位于壳体121的底部;热泵机组13的一端连接至集水部126,另一端连接至外部设备14。

进一步地,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10还包括:排风通道15,连接至排风口,排风通道15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第一过滤网16。

进一步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包括固定支架和位于固定支架上的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

进一步地,热泵机组13和集水部12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7。

矿井回风经导风通道进入处理室,与螺旋式换热器接触进行热交换,一方面螺旋式换热器使得热交换过程中接触面积最大化,充分进行热交换,同时余量上行的气体与喷淋机构喷出的水相遇,进一步释放热量,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形成的液体回落至集水部经过沉淀后流向热泵机组,通过热泵机组来供应外部设备(如矿井工业场地的建筑采暖设备、井筒防冻设备、洗浴热水加热设备等),另外还设置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网,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优化了矿场环境,节能环保。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矿井内部延伸至地面的导风通道;

处理室,包括壳体、引风口、风机、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喷淋机构、集水部、排风口,其中,所述引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导风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引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处,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集水部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水部,另一端连接至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通道,连接至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第一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包括固定支架和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和所述集水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由矿井内部延伸至地面的导风通道;处理室,包括壳体、引风口、风机、螺旋式结构换热器、喷淋机构、集水部、排风口,其中,所述引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导风通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引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引风口处,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集水部设置在所述螺旋式结构换热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集水部,另一端连接至外部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矿井回风余热进行有效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锋;雷浩;王衡;魏金玉;胡培丰;王亮;杨杰;王茂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煤科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