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6958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移动载具。为了更方便地使乘客享受到便利,有些汽车在车厢内还设置了专用的制冷、冷藏器具,即车载冰箱。该车载冰箱一般结构小巧,在汽车内用于储放、冷藏水果、食品、酒水、药物等物品时极为方便,因此很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但是如今市面上常见的车载冰箱,一般均设置在前排驾驶座和后排驾驶座之间,通过其上部设置的翻盖向前翻起即可打开取用其中的物品。而这种车载冰箱的弊端在于往往只能由后排驾驶座上的人员打开车载冰箱,前排的乘客位置或司机位置上的人员,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想要打开车载冰箱取用物品十分不方便。现有技术中,还未有良好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和汽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体、第一开门装置和第二开门装置;

所述第一开门装置设置于箱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开门装置包括由第一壳体所构成的翻盖和设置于第二壳体上的连接轴具,所述翻盖可通过所述连接轴具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二开门装置设置于箱体的侧面,所述第二开门装置包括第三壳体和一对滑轨元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两侧连接所述滑轨元件,所述储物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使得可通过所述第三壳体将所述储物箱拉出或推入箱体。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使得所述翻盖关闭时车载冰箱的上部壳体密封;

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使得所述储物箱完全推入箱体内时车载冰箱的侧面壳体密封。

进一步,所述车载冰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开门装置运动的第一开关组,所述车载冰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开门装置运动的第二开关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车载冰箱的第一开门装置和第二开门装置是否被同时打开,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检测模块、电源模块和提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于所述提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检测模块和提示模块提供电源。

进一步,还包括:开关模块和电机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为所述开关模块和电机模块提供电源。

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负极接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正极连接至电源,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负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接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级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三级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还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模块。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晶体振荡器;

第一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一电源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进一步串联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八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九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一引脚和第二十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提示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四十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源。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容、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晶体振荡器;

第一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一电源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进一步串联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八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九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一引脚和第二十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提示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四十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源,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九引脚、第三十八引脚、第三十七引脚和第三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和第十七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机模块。

进一步,所述提示模块包括扬声器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扬声器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电源,所述扬声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一种车载冰箱和/或所述的一种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车载冰箱既可从上部打开,也能从侧部向外拉出,从而可以满足汽车内不同位置人员的取用需求,方便了用户对车载冰箱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使得多个用户在同时想要打开车载冰箱时给出用户提示信息,从而保证车载冰箱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上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模块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模块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具体实施例的电机模块电路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翻盖(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连接轴具;5、第三壳体;6、滑轨元件;7、储物箱;8、第一密封条;9、第一开关组;10、第二密封条;11、第二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载冰箱,包括:箱体1、第一开门装置和第二开门装置;

所述第一开门装置设置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第一开门装置包括由第一壳体所构成的翻盖2和设置于第二壳体3上的连接轴具4,所述翻盖2可通过所述连接轴具4开启或关闭;

所述第二开门装置设置于箱体1的侧面,所述第二开门装置包括第三壳体5和一对滑轨元件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储物箱7,所述储物箱7的两侧连接所述滑轨元件6,所述储物箱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壳体5,使得可通过所述第三壳体5将所述储物箱7拉出或推入箱体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冰箱主要用于设置在汽车车厢内,其箱体1内设置有储物箱7,可方便为用户提供物品冷藏、保鲜功能。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将车载冰箱固定设在前排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同时部分箱体1伸向后排座位;车载冰箱的上部有开口及翻盖2的这端靠近前排座位,上部有第二壳体3的这端靠近后排座位。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固定了所述车载冰箱的位置,使得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急刹等情况时车载冰箱不会因之发生较大位移,避免了对车载冰箱的碰撞、磨损以及人员受伤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以该种方式安装能够使得车载冰箱的使用更加方便:前排的人员可以通过翻盖2直接打开车载冰箱取用物品,取用后合上翻盖2;后排的人员也能够通过抽拉的方式将储物箱7拉出取用物品,取用后再将所述储物箱7推回车载冰箱壳体内即可。且考虑到汽车内后排处实际的可利用空间要比前排更大,故而以前排从车载冰箱的上部取用、后排从后侧面取用的方式更符合汽车车厢空间的现实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开门装置具体可见图1,在所述车载冰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用户取用物品的开口,将车载冰箱的上部壳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翻盖2,所述翻盖2可通过连接轴具4翻起或合上,另一部分则为固定的第二壳体3,两部分的具体占用面积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定,能够满足汽车内前排用户从开口内正常取用、放入物品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开门装置具体可见图2,将所述车载冰箱的侧面第三壳体5与储物箱7固定连接,并在车载冰箱箱体1的内部和储物箱7的两侧装上卡合的滑轨元件6,使得所述储物箱7可以从箱体1内拉出或推入箱体1,方便汽车内后排用户从储物箱7取用物品、放入物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条8,所述第一密封条8使得所述翻盖2关闭时车载冰箱的上部壳体密封;

所述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条10,所述第二密封条10使得所述储物箱7完全推入箱体1内时车载冰箱的侧面壳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车载冰箱的正常使用,开门装置在关闭、合上后的气密性必须得到保证,通过在第一开门装置、第二开门装置关合处的箱体1上设置密封条可有效达到上述效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冰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开门装置运动的第一开关组9,所述车载冰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开门装置运动的第二开关组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门装置、第二开门装置的具体打开形式可以是人工手动打开,例如采用磁力吸合的方式保证第一开门装置的正常吸合,用户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手动克服较小的磁力打开翻盖2,取用、放入物品完毕后合上翻盖2吸合;第二开门装置可设置为卡扣结构,第三壳体5正常闭合时与车载冰箱卡扣连接,通过第三壳体5上的卡扣开关即可打开拉出储物箱7。除此外,第一开门装置、第二开门装置还可通过电机驱动的形式自动打开,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开门装置的打开与闭合,此时需要设置控制开门装置打开、关闭的开关组来实现,开关组的设置位置应为第一开关组9靠近第一开门装置,第二开关组11靠近第二开门装置,例如第一开关组9设在车载冰箱上部翻盖2前侧箱体1上的边缘处,第二开关组11设在第三壳体5上,方便用户的接触。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车载冰箱的第一开门装置和第二开门装置是否被同时打开,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检测模块、电源模块和提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于所述提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检测模块和提示模块提供电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红外线发射器t1、红外线接收器t2和第二三极管q2;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t1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连接至电源,所述红外线发射器t1的负极接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t2的正极连接至电源,所述红外线接收器t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10接地,所述红外线接收器t2的负极还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电源,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还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模块。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晶体振荡器y1;

第一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一电源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进一步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八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九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一引脚和第二十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提示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四十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示模块包括扬声器y和第一三极管q1;

所述扬声器y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电源,所述扬声器y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三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门状态检测系统目的在于:检测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的状态,在多个用户试图同时打开两个开关装置时,由车载冰箱的提示模块对用户发出提示信息,保证车载冰箱的正常使用。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开关装置同时被打开时,车载冰箱的储物箱7已经从侧面拉出,故而将会影响到从第一开关装置取用、放入的用户;或者用户正在从第一开关装置取用、放入物品而使得第二开关装置难以打开,因此需要提示用户此时操作冲突,请关闭一个开关装置,按顺序取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详述如下: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的位置信息,从而将两开关装置是否在被打开的信息发送到微处理器模块,由微处理器模块处理后根据检测的结果控制提示模块是否提示用户操作冲突。具体地,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选用的是红外线检测电路,通过在车载冰箱上开关装置的某一固定位置和该位置闭合时对应接触的箱体1处设置一对红外线发射器t1、红外线接收器t2,通过红外装置接收信号的强弱变化情况判断开关装置是否被打开,将此信息通过检测电路中输出的电压信息输送到微处理器模块处理。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选用at89s51系列的单片机芯片,其外围电路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构成复位电路,由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晶体振荡器y1构成时钟电路。检测模块输出的检测信号通过第二十七引脚、第二十六引脚输入至芯片,经分析处理后将控制信号通过第二十三引脚输出到提示模块以输出相应的提示讯息。本实施例中,提示模块选用的为扬声器y装置,通过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三级管的导通,从而控制扬声器y的工作状态,扬声器y通过发声提醒用户请勿同时打开两个开门装置。

参照图6,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开关模块和电机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还为所述开关模块和电机模块提供电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晶体振荡器y1;

第一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一电源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进一步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八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九引脚,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十七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一引脚和第二十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提示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四十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源,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三十九引脚、第三十八引脚、第三十七引脚和第三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和第十七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机模块。

上述实施例中的开门状态检测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用户手动操作开门装置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上述开门状态检测系统添加了开关模块和电机模块,用以通过微处理器模块检测用户的按开关操作来控制电机的动作实现自动打开、关闭所述的开门装置,同时还能够检测开门装置是否被同时打开来判断用户的按开关操作,以给出操作冲突的提示。本实施例中同样模块的设置与上述实施例作用相同,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其增加的功能模块做以下说明: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包括四个开关,通过输入单片机芯片第三十六至三十九四个引脚的电平变化情况来作为判断用户操作的信号输入,具体地,一种可设置的方式为:s1开关用于打开第一开门装置,s1开关用于关闭第一开门装置,s2开关用于打开第二开门装置,s2开关用于关闭第二开门装置。单片机芯片获取到开关模块输入的信息后,通过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和第十三引脚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机模块控制相关电机的运转,从而实现开门装置的打开、关闭功能。具体地,参照图7,以其中一个电机为例,可将第十引脚的输出信号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电机电路,将第十一引脚的输出信号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至电机电路,通过电机m的正反转实现开门装置的打开、关闭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一种车载冰箱和/或所述的一种车载冰箱开门状态检测系统。

同理,上述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汽车实施例中,本汽车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车载冰箱及其开门状态检测系统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另一实施方式”或“某些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