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4480发布日期:2021-02-03 19:0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等)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是以岩土体、地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0003]
在地源热泵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供热装置为其供热,现有技术中,供热装置一般是直接通过多个螺丝安装在固定位置的,当装置出现故障需要将其从安装位置取出时,需要将多个螺丝全部拆卸下来,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十分麻烦,不够方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解决了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出现故障需要将其从安装位置取出时,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十分麻烦,不够方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
[0007]
壳体和安装板;
[0008]
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分别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内部的两侧,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卡接件,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卡接件的一侧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卡接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件;
[0009]
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底部的中间,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0010]
缓冲结构,两个所述缓冲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
[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操作件的顶端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0012]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套接有压力弹簧。
[0013]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
有换热管。
[0014]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
[0015]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6]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供热装置,通过设置卡接结构,使得安装板可以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按动两个操作件,最终使得卡接件的底部与安装位置处的卡接槽分离,此时安装板不再受到卡接件的卡接作用,然后向上便可将装置与安装位置分离,整个拆卸操作十分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更加省事,拆卸时间更短,进而大大提高了拆卸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18]
通过设置缓冲结构,可以对壳体的底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外界缓冲出现震动时,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缓冲保护,避免震动对装置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2所示的固定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标号:1、壳体,2、安装板,3、活动槽,4、卡接结构,41、限位杆,42、卡接件,43、压缩弹簧,44、活动杆,45、操作件,5、滑杆,6、缓冲结构,7、固定架,8、换热管,9、进水管,10、出水管,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固定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
[0026]
壳体1和安装板2;
[0027]
活动槽3,两个所述活动槽3分别开设于所述安装板2内部的两侧,所述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结构4,所述卡接结构4包括限位杆41,所述限位杆41的外表面套接有卡接件42,所述限位杆4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卡接件42的一侧套接有压缩弹簧43,所述卡接件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4,所述活动杆44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件45;
[0028]
滑杆5,所述滑杆5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中间,所述滑杆5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
[0029]
缓冲结构6,两个所述缓冲结构6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两侧。
[0030]
安装板2用于为壳体1提供支撑,位于壳体1的下方位置,两个活动槽3分别位于安装板2内部的左右两侧,为卡接结构4提供活动空间,限位杆41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3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卡接件42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杆41适配的孔,使得卡接件42可以在限位
杆41的表面滑动,通过限位杆41对卡接件42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卡接件42可以保持稳定的水平状态移动,活动杆44可以在活动槽3内部水平活动,通过按动操作件45,使得活动杆44可以带动卡接件42活动;
[0031]
通过设置该卡接结构4,使得安装板2可以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按动两个操作件45,使得活动杆44可以带动操作件45在活动槽3内部在水平方向活动,通过活动杆44活动,可以带动卡接件42沿着限位杆41的表面滑动,并同时挤压压缩弹簧43收缩,最终使得卡接件42的底部与安装位置处的卡接槽分离,此时安装板2不再受到卡接件42的卡接作用,然后向上便可将装置与安装位置分离,整个拆卸操作十分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更加省事,拆卸时间更短,进而大大提高了拆卸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32]
在安装板2上设置有与滑杆5适配的孔,通过滑杆5与安装板2配合设置,可以对壳体1水平方向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左右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
[0033]
在外接环境发生震动时,利用缓冲结构6可以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装置因震动而出现损坏。
[0034]
所述限位杆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槽3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42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所述操作件45的顶端贯穿所述安装板2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
[0035]
卡接件42与安装位置上的卡接槽相适配,通过两者的卡接作用,使得安装板2能够与安装位置保持稳定连接,进而使得壳体1保持稳定,两个操作件45正好位于滑杆5的左右两侧,在拆卸时,正好用手握住两个操作件45活动。
[0036]
所述缓冲结构6包括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1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套筒62,所述固定套筒62的顶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套筒62的底端套接有压力弹簧63。
[0037]
两个固定杆61分别位于安装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套筒62与固定杆61适配设置,通过固定杆61对固定套筒62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固定套筒62可以在固定杆61的表面上下滑动压力弹簧63为固定套筒62提供弹力支持,使得固定套筒62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该缓冲结构6,可以对壳体1的底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外界缓冲出现震动时,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缓冲保护,避免震动对装置造成损伤。
[0038]
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设置有换热管8。
[0039]
固定架7用于支撑固定换热管8,换热管8均匀排列的固定架7上,用于液体换热。
[0040]
所述壳体1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壳体1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
[0041]
进水管9与出水管10上均设置有电子控制阀门,控制水的进出。
[0042]
所述安装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1。
[0043]
当需要搬运装置时,可以通过握住两个把手11将装置抬起移动,使得移动更加方便。
[004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5]
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按动两个操作件45,使得活动杆44可以带动操作件45在活
动槽3内部在水平方向活动,通过活动杆44活动,可以带动卡接件42沿着限位杆41的表面滑动,并同时挤压压缩弹簧43收缩,最终使得卡接件42的底部与安装位置处的卡接槽分离,此时安装板2不再受到卡接件42的卡接作用,然后向上便可将装置与安装位置分离,整个拆卸操作十分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更加省事,拆卸时间更短。
[0046]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7]
通过设置卡接结构4,使得安装板2可以固定在安装位置上,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按动两个操作件45,最终使得卡接件42的底部与安装位置处的卡接槽分离,此时安装板2不再受到卡接件42的卡接作用,然后向上便可将装置与安装位置分离,整个拆卸操作十分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方式,更加省事,拆卸时间更短,进而大大提高了拆卸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48]
通过设置缓冲结构6,可以对壳体1的底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外界缓冲出现震动时,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缓冲保护,避免震动对装置造成损伤。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