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0529发布日期:2021-12-01 02:5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酒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


背景技术:

2.目前,酒柜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用于放置酒类饮品;由于在高温环境下,葡萄酒会加速老化,果香消失,风味变淡,甚至出现一些不新鲜、令人不悦的味道,所以现有技术的酒柜设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置物腔内的空气通过蒸发器降温,但是气流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器冷凝,冷凝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出至酒柜之外,置物腔内的空气变得干燥,当空气湿度太低时,容易让软木塞变干而失去弹性,无法封紧瓶口,导致空气进入酒瓶过多,使酒质受损,所以必须发明一种能对置物腔内的空气进行加湿的酒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它具有循环加湿功能,从而有利于酒类饮品存放。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发明公开的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包括第一置物腔,其中,所述第一置物腔对应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一置物腔与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及第一循环风扇,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对应下方设有第一储水盘,所述第一储水盘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下端,所述第一循环风扇及所述第一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储水盘的上侧。
6.优选地,所述第一置物腔接通连接有第一外通风管。
7.优选地,本发明的酒柜还包括内胆,所述第一置物腔及所述第一风道设于所述内胆之内,所述内胆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板,所述第一置物腔与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风道板分隔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上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储水盘之间。
8.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盘内设有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贯通所述第一储水盘的底部设置。
9.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内胆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置物腔及第二风道,所述第二置物腔设于所述第一置物腔的对应下方,所述第一置物腔与所述第二置物腔通过所述分隔板分隔设置,所述第二置物腔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设有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及第二循环风扇,所述第二风道的下端对应设有第二储水盒,所述第二储水盒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对应下方,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上部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储水盒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置物腔与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循环风扇及所
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储水盘分隔设置,所述第一溢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一溢流管设于所述第二储水盒的对应上方,所述第二风道接通连接有第二外通风管,所述第二外通风管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下方。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盒内设有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贯通所述第二储水盒的底部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外部设有外壳,所述第一外通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风道板连接,所述第一外通风管的后端与所述外壳的背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外通风管的前端与所述内胆的背部连接,所述第二外通风管的后端与所述外壳的背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风扇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循环风扇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风扇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风扇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上方。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置物腔对应设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设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的下方,第一置物腔与第一风道通过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连通设置,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及第一循环风扇,第一蒸发器的对应下方设有第一储水盘,第一储水盘设于第一风道的下端,第一循环风扇及第一蒸发器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第一出风口设于第一储水盘的上侧,使得本发明的酒柜具有循环加湿功能,避免第一置物腔内的空气过于干燥,从而有利于酒类饮品存放。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酒柜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酒柜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酒柜的右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储水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标号说明:1

第一储水盘;11

第一溢流管;2

第一蒸发器;3

第一循环风扇;4

第一外通风管;5

第二储水盘;51

第二溢流管;6

第二蒸发器;7

第二循环风扇;8

第二外通风管;9

内胆;901

后卡槽;902

内侧卡槽;91

第一置物腔;92

第二置物腔;10

外壳;11

分隔板;12

柜门;13

第一风道板;131

第一风道;132

第一进风口;14

第二风道板;141

第二风道;142

第二进风口;15

第一出风口;16

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3.本发明的酒柜,如图1和图3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查看,图3为结构简图),包括第一置物腔91,第一置物腔91用于容置酒类饮品,第一置物腔91对应设有第一风道131,第一风道131设有第一进风口132及第一出风口15,第一出风口15设置在第一进风口
132的下方,第一置物腔91与第一风道131通过第一进风口132及第一出风口15连通设置,第一风道131内设有第一蒸发器2及第一循环风扇3,第一蒸发器2的对应下方设有第一储水盘1,第一储水盘1设于第一风道131的下端,第一循环风扇3及第一蒸发器2设于第一进风口132与第一出风口15之间(在第一循环风扇3形成的循环气流所经过的路径上), 第一出风口15设于第一储水盘1的上侧。
24.第一蒸发器2为本发明的酒柜的制冷系统的部件,上述的制冷系统还主要地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及毛细管,上述的制冷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酒柜工作时,第一循环风扇3运转,如图3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第一循环风扇3将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吸入至第一风道131内,气流具体是从第一进风口132进入到第一风道131的上部内,气流继而向下流动至第一出风口15,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15回流到第一置物腔91内,从而形成了循环气流,当上述的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内蒸发吸热,于是流经第一蒸发器2的气流被冷却,气流中的水分被冷凝为水滴,被冷凝在第一蒸发器2的外表面上的水滴继而滴落至第一储水盘1,于是在第一储水盘1内便会积累水体;本发明的酒柜持续工作,由于气流在第一风道131内为从上至下地流动,且由于第一储水盘1设于第一风道131的下端,于是气流就会不断冲刷第一储水盘1的水面,加快第一储水盘1内的水体蒸发,从而气流将第一储水盘1的水面上的水汽带回到第一置物腔91内,使得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的水分得以循环补充,使得本发明的酒柜工作时即具有自动循环加湿功能,避免需要另外设置独立的超声波加湿器,本发明的酒柜能避免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过于干燥,从而有利于酒类饮品存放。
25.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置物腔91接通连接有第一外通风管4,第一外通风管4的作用是使第一置物腔91与外界(即是说本发明的酒柜的外部空间)通风;在单位时间内,当第一储水盘1内的水体的蒸发量小于第一蒸发器2形成的冷凝水量时,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湿度低于外界的空气湿度,外界空气中的水分还可以通过第一外通风管4向第一置物腔91内补充,进一步避免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过于干燥。
26.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酒柜还包括内胆9,内胆9可以采用塑料制作,第一置物腔91及第一风道131设于内胆9之内,内胆9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板13,第一置物腔91与第一风道131通过第一风道板13分隔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进风口132形成于第一风道板13的上部,如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15形成于第一风道板13的下端与第一储水盘1之间,通过将第一置物腔91及第一风道131设于内胆9之内,使得第一循环风扇3形成的循环气流在内胆9之内,有利于降低外界气温对酒柜的制冷效果的影响;通过采用第一风道板13在内胆9内间隔出第一置物腔91及第一风道131,结构简单,方便制作;通过将第一出风口15形成于第一风道板13的下端与第一储水盘1之间,有利于迫使气流吹向第一储水盘1的水面,有利于加快第一储水盘1内的水体蒸发。
27.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内胆9的外部设有外壳10,外壳10可以为钣金件,柜门12与外壳10铰接;第一外通风管4的前端与第一风道板13连接,第一外通风管4的后端与外壳10的背部连接,具体是外壳10的背部及第一风道板13分别开设有适配第一外通风管4的外径的通孔,第一外通风管4通过外壳10的背部及第一风道板13支撑,第一外通风管4的管壳穿过第一风道131,换句话说,酒柜外部的水汽可以通过第一外通风管4直接进入到第一置物腔91内,由于酒柜通常为靠近墙壁放置,所以上述的第一外通风管4不会影响到酒柜的外观。第一风道131最好是设置在第一置物腔91的后侧,有利于减小本发明的酒柜占用家居
的空间。
28.进一步地,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第一储水盘1内设有第一溢流管11,第一溢流管11贯通第一储水盘1的底部设置,也就是说,当第一储水盘1的水位高于第一溢流管11的上端管口时,第一储水盘1内的水体才会从第一溢流管11的上端管口溢流到第一储水盘1的下方之外,一方面避免第一储水盘1的水位过高而溢出至第一置物腔91之内,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第一储水盘1内可以储有一定量的水体,有利于使第一储水盘1内有足够的可供加湿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的水体。
2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内胆9的内部设有分隔板11,内胆9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置物腔92及第二风道141,第二置物腔92设于第一置物腔91的对应下方,第一置物腔91与第二置物腔92通过分隔板11分隔设置,第二置物腔92与第二风道141之间设有第二风道板14,第二风道141内设有第二蒸发器6及第二循环风扇7,第二风道141的下端对应设有第二储水盒5,第二储水盒5设置在第二蒸发器6的对应下方,第二风道板14的上部形成有第二进风口142,第二风道板14的下端与第二储水盒5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6,第二置物腔92与第二风道141通过第二进风口142及第二出风口16连通设置,第二循环风扇7及第二蒸发器6设置在第二出风口16与第二进风口142之间,第二风道141与第一风道131通过第一储水盘1分隔设置,第一溢流管11连通第一风道131及第二风道141设置,第一溢流管11设于第二储水盒5的对应上方,第二风道141接通连接有第二外通风管8,第二外通风管8设于第二蒸发器6的下方,使得外界空气的水分可以经过第二外通风管8进入到第二风道141,外界空气的水分继而可以进入到第二置物腔92内;从第一储水盘1通过第一溢流管4溢流到第一溢流管11下方的水体会滴到第二储水盒5内,有利于使得从第一储水盘1溢流而出的水体可以在第二储水盒5内继续蒸发;第二蒸发器6的外表面也会形成冷凝水,凝结在第二蒸发器6的外表面的水滴也会滴落至第二储水盒5,由第二循环风扇7产生的循环气流经过第二蒸发器6降温之后吹向第二储水盒5的水面,使得从第二出风口16进入第二置物腔92的空气湿润。由于第二置物腔92对应设有第二蒸发器6,而且第一置物腔91对应设有第一蒸发器2,从而有利于使第二置物腔92与第一置物腔91可以独立设置温度,由于第二置物腔92与第一置物腔91可以独立设置温度的功能为现有技术,亦非本发明的重点,所以不作详述。
3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储水盒5内设有第二溢流管51,第二溢流管51贯通第二储水盒5的底部设置,于是当第二储水盒5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溢流管51的上端开口时,第二溢流管51内的水体可以通过第二溢流管51溢流到第二储水盒5的底部下方,通过设置第二溢流管51,一方面避免第二储水盒5的水位过高而溢出至第二置物腔92之内,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第二储水盒5内可以储有一定量的水体,有利于使第二储水盒5内有足够的可供加湿第二置物腔92内的空气的水体。如图5所示,内胆9的后部形成了第二储水盒5的结构,也就是说,内胆9与第二储水盒5一体化设置,于是第二储水盒5内的水体可以通过第二溢流管51溢流到内胆9之外。
3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外通风管8的前端与内胆9的背部连接,第二外通风管8的后端与外壳10的背部连接,也就是说,第二外通风管8通过内胆9及外壳10的背部支撑,上述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32.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循环风扇3与第一进风口132对应连接,第二循环风扇7与第二进风口142对应连接,具体举例地说,第一进风口132为圆形通孔,第一循环风
扇3贴靠对正覆盖第一进风口132,第一循环风扇3通过对应的螺钉与第一风道板13安装连接,上述的布置结构简单,有利于使第一循环风扇3有效吸取第一置物腔91内的空气,及有利于使第二循环风扇7有效吸取第二置物腔92内的空气。
33.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循环风扇3设于第一蒸发器2的上方,第二循环风扇7设于第二蒸发器6的上方,避免从第一蒸发器2的外表面滴落的水滴沾湿第一循环风扇3,也避免从第二蒸发器6滴落的水滴沾湿第二循环风扇7。
34.如图5所示,内胆9的后部内形成有后卡槽901,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储水盘1的后端适配设置在后卡槽901内,而第一储水盘1的前端通过分隔板11的后端支撑,内胆9的左右两侧内壁形成有内侧卡槽902,分隔板1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适配插装在内侧卡槽902内。
3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自动循环加湿的酒柜的存放酒类饮品的性能优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