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1198发布日期:2022-01-19 12: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2.冰箱储物装置,例如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一般具有一个大的容纳腔,当放置多种食品时,多种食品间相互交杂,取放极为不便。特别是冷冻室抽屉中交杂放置多种食品时,食品间冷冻后发生粘连,自冰箱冷冻室抽屉中取出食品更为不便。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生产商将储物装置的容纳腔用分隔架进行分割,但是往往只能对容纳腔进行简单的分割,不能根据储存物品而自由调整分割空间,灵活性较差;而且分隔架的组装结构复杂,不便于拆卸和组装;不同分隔空间的储存物品相互滑落交叉,达不到分割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及其储物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一对导向机构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一对第二侧壁,一对所述导向机构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本体前后滑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安装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一分隔架包括分隔件、固定部以及被限位部,所述分隔件左右延伸并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前后延伸的长杆状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两端;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相配接以使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件上,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被限位部相配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所述导向件前后运动。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被限位部相互连接且形成l型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前后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构件和第二导向构件,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导向构件上;当所述固定部插接配合至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构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导向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构件共同限制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所述导向件前后运动。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导槽,所述固定部自所述容纳腔穿过所述导槽后插接配合于所述安装孔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被限位部相互连接且形成t型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本体、延伸出所述导向本体的卡钩、由所述卡钩围成以用于构成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槽以及开口,所述安装槽前后延伸,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开口沿第一方向卡扣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自所述开口处凹设于所述卡钩上的u形缺口,当所述固定部卡扣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被限位部配合至所述缺口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卡钩设置为弹性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具有直径d的圆柱形杆,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开口的口径逐渐减小至最小值w,其中w<d。
14.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储物装置的冰箱。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架与导向件的配合结构,不仅可提升容纳腔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而且组装/拆卸方便,运动过程中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叠置状态时储物装置的结构图;
17.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18.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储物装置的结构图;
19.图4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20.图4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临界状态时的结构图;
21.图4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22.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23.图6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容纳腔零分区时的结构图;
24.图6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容纳腔二分区时的结构图;
25.图6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容纳腔三分区时的结构图;
26.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储物装置的结构图;
27.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28.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与第一分隔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30.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与第一分隔架的配合状态剖面图;
31.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机构、第一分隔架及辅助件的剖面图;
32.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33.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轴构件的结构爆炸图;
34.图15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处于叠置状态时转轴构件和套筒构件的配合结构图;
35.图15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转轴构件和套筒构件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和箱门限定出至少一个存储间室,所述存储间室可以为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所述冰箱还包括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于所述存储间室内,其具体可设置为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所述储物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37.实施例1
38.参图1~6c,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100,该储物装置100包括本体11、一对导向机构12、第一分隔架132、第二分隔架131以及调节组件14。
39.本体11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容纳腔10,该容纳腔10用于储存各类储存物,如食品、饮料等。本体11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11a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11b。所述底壁用于承载储存物,一对第一侧壁11a和一对第二侧壁11b分别自所述底壁向上垂直延伸。
40.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一对第一侧壁11a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称为纵向),一对第二侧壁11b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为横向)。也即,一对第一侧壁11a前后相对设置,一对第二侧壁11b左右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共同限定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
41.参图1和图2,一对导向机构1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11b处。参图3,导向机构12包括导向杆12a、导向件12b以及固定座12c,其中:导向机构12通过固定座12c固定于本体11上,固定座12c与本体1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导向杆12a平行于第二侧壁11b并前后延伸;导向件12b套设于导向杆12a上并可沿导向杆12a前后滑动。
42.第一分隔架132容置于容纳腔1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前后分割。具体地,第一分隔架132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横置于容纳腔10内以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件所在的竖直面定义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容纳腔10以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横杆132a、132b,分隔横杆132a、132b左右延伸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43.第一分隔架132还包括一对连接件132c,连接件132c连接分隔横杆132a端部和分隔横杆132b端部,并与分隔横杆132a、132b围成一长方形框体。
44.第一分隔架132通过导向机构12前后滑动地连接至本体11上,以调整容纳腔10被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或数量。
45.具体地,第一分隔架1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132的左右两端的一对固定部132d以及被限位部132e;导向件12b包括第一导向构件121b、第二导向构件122b、安装部以及限位部12e。
46.其中,固定部132d具体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杆状,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前后延伸的安装孔12d,固定部132d可沿第一方向插接配合至安装部12d内,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向前。当固定部132d插置于安装孔12d内时,第一分隔架132同步滑动地连接至导向件12b上,并且此时固定部132d和安装孔12d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限位,使固定部132d无法相对导向件12b左右运动。
47.限位部12e与被限位部132e相匹配,当固定部132d插接配合至安装孔12d内时,限位部12e与被限位部132e相配接,以限制第一分隔架132相对导向件12b前后运动。这样,可使第一分隔架132与导向件12b稳定地连接,避免第一分隔架132晃动。
4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2d和被限位部132e相互连接且形成l型结构。
49.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分体设置并且二者可拆卸地组装连接。安装孔12d形成于第一导向构件121b上。当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分离时,固定部132d可从第一导向构件121b与第二导向构件122b之间插置于安装孔12d内;当固定部
132d插置于安装孔12d内且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组装连接时,限位部12e形成于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之间(也即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围成限位部12e),被限位部132e配合至限位部12e内,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分别从前后两侧抵持被限位部132e且二者共同限制第一分隔架132相对导向件12b前后运动。
50.进一步地,每个导向件12b的外表面贴靠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上,这样,当第一分隔架132产生相对本体11向左或向右的运动趋势时,其一导向件12b可通过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的抵持以限制第一分隔架132向左的运动趋势,另一导向件12b可通过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的抵持以限制第一分隔架132向右的运动趋势。
51.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2设置于本体11背离容纳腔10的外部,具体设置于相应的第二侧壁11b的外侧。每个导向件12b的内侧分别贴靠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上,从而增强导向件12b在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第一分隔架132相对本体11左右晃动。
52.每个第二侧壁11b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导槽11c,第一分隔架132的左右两端穿过导槽11c后配接至导向机构12上,具体来说,固定部132d自容纳腔10穿过导槽11c后配接于导向件12b的安装孔12d内。
53.参图1~3,第二分隔架131容置于容纳腔1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左右分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架131通过调节组件14绕竖直轴t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根据第二分隔架131与第一分隔架132的位置关系,储物装置100具有叠置状态(参图1)和展开状态(参图3)。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架131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可调节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增加对容纳腔10分割的灵活性。
54.第二分隔架131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体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容纳腔10的横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二侧壁11b的间距)大于容纳腔10的纵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一侧壁11a的间距),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的宽度,也即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分隔体的长度。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体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纵杆131a、131b,分隔纵杆131a、131b相互平行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56.参图1,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相共面,分隔纵杆131a、131b以及分隔横杆132a、132b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可减小闲置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占用空间,同时增加整洁度和美观度;参图3,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与第一分隔架132十字交叉设置,容纳腔10可以以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且容纳腔10可以以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为界被左右分割,此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具有一非零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相垂直,具体来讲,分隔纵杆131a、131b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横杆132a、132b沿左右方向延伸,分隔纵杆131a、131b垂直于分隔横杆132a、132b。
57.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还包括玻璃隔板133a,隔板133a可通过第一固定件133b和第二固定件133e被用户选择性地组装至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其中,隔板133a通过第一固定件133b组装至连接件132c上,并通过第二固定件133e可拆卸地连接至调
节组件14上。通过设置隔板133a,使第一分隔架132前后两侧的储存分区内的储存物品不相接触,避免串味,并避免储存物品从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交叉滑落。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隔板133a可不仅仅位于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还可以部分向上延伸至分隔横杆132a上方,和/或部分向下延伸至分隔横杆132b下方。
58.于竖直方向上,分隔纵杆131a和分隔纵杆131b相邻设置,且分隔纵杆131a始终高于所述分隔件的上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132a),分隔纵杆131b始终低于所述分隔件的下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132b)。分隔纵杆131a、分隔横杆132a、隔板133a、分隔横杆132b、分隔纵杆131b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不会干涉隔板133a。
59.进一步地,第二分隔架131还可通过调节组件1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也即,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既可滑动又可绕竖直轴t转动,从而按需调整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大小。
60.其中,上述的第二分隔架131通过调节组件1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分隔架132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10被第一分隔架1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二,第一分隔架1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10被第二分隔架1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架1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也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使容纳腔10被第一分隔架1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以及被第二分隔架1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均可被调节,灵活性更高。
61.下面具体参图4a~5,对调节组件14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4设置为沿一水平面q镜像对称的圆柱形结构,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其形状、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
62.调节组件14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的其中之一配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的其中另一配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配接,且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横杆132a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142a以及与分隔横杆132b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142b;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二分隔架131配接,也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纵杆131a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141a以及与分隔纵杆131b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匹配,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匹配。
63.第一调节机构142a包括第三构件43a、第四构件44a以及第一通道145a。其中,第三构件43a包括两个卡钩434a和凹槽433a;第四构件44a包括两个卡槽441a和凹槽442a;两个卡钩434a与两个卡槽441a一一对应并卡扣配接,以使第三构件43a和第四构件44a彼此组装配接;第一通道145a形成于第三构件43a和第四构件44a之间,其具体由凹槽433a和凹槽442a共同围成,从而方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分隔横杆132a的组装配接。第一通道145a供分隔横杆132a穿过,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沿分隔横杆132a滑动。
64.同样的,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分隔横杆132b组装配接,其具体结构参考第一调节机构142a,在此不再赘述。第一通道145a和第一通道145b相平行,调节组件14左右滑动地配接至第一分隔架132上。
65.第二调节机构141a包括第一构件41a、第二构件42a以及第二通道144a。其中,第一构件41a包括两个卡钩411a和凹槽412a;第二构件42a包括两个卡槽421a和凹槽422a;两个卡钩411a与两个卡槽421a一一对应并卡扣配接,以使第一构件41a和第二构件42a彼此组装配接;第二通道144a形成于第一构件41a和第二构件42a之间,其具体由凹槽422a和凹槽412a共同围成,从而方便第二调节机构141a与分隔纵杆131a的组装配接。第二通道144a供分隔纵杆131a穿过,以使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分隔纵杆131a滑动。
66.同样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与分隔纵杆131b组装配接,其具体结构参考第二调节机构141a,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通道141a和第二通道141b相平行,调节组件14滑动地配接至第二分隔架131上。
67.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142a包括配接柱432a,第二调节机构141a包括与配接柱432a相匹配的配接孔;配接柱43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的所述配接孔可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且二者具有彼此相适配的圆柱形配接面,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1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141a绕竖直轴t转动。同样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包括配接孔424b,第一调节机构142b包括与配接孔424b相匹配的配接柱;配接孔424b与第一调节机构142b的所述配接柱可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且二者具有彼此相适配的圆柱形配接面,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以本体1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141b绕竖直轴t转动。
68.并且,当配接柱43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的所述配接孔配接时,二者彼此限位,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被限制,从而避免晃动。同样,当配接孔424b与第一调节机构142b的所述配接柱时,二者彼此限位,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被限制,从而避免晃动。
69.这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142a、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的相对转动,带动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相对彼此绕竖直轴t转动,以使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
70.具体地,调节组件14还包括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也即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之间的凸轮结构143a,以及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之间的凸轮结构143b。当然,在变化实施例中仅设置凸轮结构143a、143b的其中之一。
71.以凸轮结构143a为例,对所述凸轮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凸轮结构143b的具体结构参考凸轮结构143a,不再赘述)。凸轮结构143a包括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a上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一凹凸曲面431a以及形成于第二调节机构141a下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二凹凸曲面423a,第一凹凸曲面431a和第二凹凸曲面423a相适配;且当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绕竖直轴t转动时,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抵接配合,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做远离或靠近的往复跳跃式运动。
72.凸轮结构143a具有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凹凸配合的至少两个最低点啮合位置(参图4a及图4c)以及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凸
凸抵接的最高点抵接位置(参图4b)。当凸轮结构143a由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远离;当凸轮结构143a由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向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靠近。
73.当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时,以搁物组件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化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搁物组件100由所述展开状态变化至所述叠置状态的过程与之相反,不再赘述)为例:
74.参图4a,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调节组件14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145a、145b和第二通道144a、144b相平行,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相平行,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75.参图4b,当储物装置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在调节组件1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过程中,凸轮结构143a、1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直至调节组件14处于临界状态,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然后,在调节组件1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变化过程中,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
76.参图4c,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调节组件14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145a、145b和第二通道144a、144b相垂直,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相垂直,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另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77.进一步地,凸轮结构143a、143b均设置为圆周四等分结构,也即凸轮结构143a、143b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90
°
,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90
°
。进而,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90
°
,以使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完成一个翻转周期。
78.同时,凸轮结构143a、143b在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45
°
,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45
°

79.进一步地,当凸轮结构143a、1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调节组件14始终受到一驱使凸轮结构143a、143b运动至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的弹性驱动力,也即,所述弹性驱动力驱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以及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
80.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驱动力由第二分隔架131所提供。具体地,第二分隔架131设为刚性材质,其还包括连接分隔纵杆131a的端部和分隔纵杆131b的端部的一对连接杆131c;第四构件44a和第四构件44b一体成型,第四构件44a设置为结构件44的上半部分,第四构件44b设置为构件44的下半部分,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142b于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当凸轮结构143a、143b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第二分隔架131不具有弹性形变,其分割纵杆131a、131b相互平行且具有初始间距;当凸轮结构143a、1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包括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之间和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
置)时,在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的带动下,分割纵杆131a、131b靠近调节组件14处的局部间距大于所述初始间距而端部在连接杆131c的牵拉下维持所述初始间距,进而第二分隔架131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二分隔架131施加于调节组件14上一所述弹性驱动力。
81.这样,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的一个翻转周期内:在人为外力作用下,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调节组件1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或由第二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凸轮结构143a、1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带动第二分隔架131发生弹性形变;当调节组件14到达临界状态时,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第二分隔架131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越过临界状态,在第二分隔架131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调节组件1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或由临界状态向第一啮合状态)变化,从而使储物装置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由所述展开状态变换为所述叠置状态)。
82.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0还可包括提供所述弹性驱动力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当所述凸轮结构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83.进一步地,连接杆131c设置为与分隔纵杆131a、131b非共平面,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一对连接杆131c贴靠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分隔架132的前后两侧。
8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0,可按需调整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物分区的数量/大小,例如通过第一分隔架132和/或第二分隔架131的运动,形成如图6a的零分区、图6b或图1的二分区、图3的四分区,或通过拆卸更换第二分隔架131,形成如图6c的三分区;而且第一分隔架132的拆卸组装方便,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第一分隔架132分割形成的储物分区可避免交叉掉落。
85.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设置为一个,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配合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为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体设置,且当所述调节组件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时,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沿竖直方向相对靠近运动。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
86.实施例2
87.参看图7至图15b,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300,其包括本体31、一对导向机构32、第一分隔架332、第二分隔架331以及调节组件34。
88.本体31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容纳腔30,该容纳腔30用于储存各类储存物,如食品、饮料等。本体31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31a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31b。所述底壁用于承载储存物,一对第一侧壁31a和一对第二侧壁31b分别自所述底壁向上垂直延伸。其中,一第一侧壁31a同时构成所述存储间室的箱门。
89.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一对第一侧壁31a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称为纵向),一对第二侧壁31b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为横向)。也即,一对第一侧壁31a前后相对设置,一对第二侧壁31b左右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共同限定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垂直于所述
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
90.参图7~9,一对导向机构3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31b处。导向机构32包括导向杆32a、导向件32b以及固定座32c,其中:导向机构32通过固定座32c固定于本体31上,固定座32c与本体3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导向杆32a平行于第二侧壁31b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设置为圆柱形长杆状;导向件32b包括导向本体320b和分别具有通孔322b的一对悬臂321b,通孔322b与导向杆32a相适配,导向件32b通过通孔322b套设于导向杆32a上并可沿导向杆32a前后滑动。
91.第一分隔架332容置于容纳腔3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前后分割。具体地,第一分隔架332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横置于(也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设置于)容纳腔30内以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件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容纳腔30以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所述分隔件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横杆332a、332b,分隔横杆332a、332b左右延伸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92.第一分隔架332还包括一对连接件332c,连接件332c连接分隔横杆332a的端部和分隔横杆332b的端部,并与分隔横杆332a、332b共同围成一长方形框体。
93.第一分隔架332通过导向机构32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至本体31上,通过第一分隔架332的滑动,可调整容纳腔30被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或数量,以适应不同储存物品的多元化需求。
94.具体地,参图9~11,第一分隔架3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332的左右两端的一对固定部332d以及被限位部332e;导向件32b包括延伸出导向本体320b的卡钩323b、安装部、限位部325b以及开口326b。
95.其中,固定部332d具体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杆状,所述安装部设置为由卡钩323b围成并前后延伸的安装槽324b,固定部332d可通过开口326b沿第一方向卡扣于安装槽324b内,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斜向外下方。当固定部332d卡扣于安装槽324b内时,第一分隔架332同步滑动地连接至导向件32b上,并且此时固定部332d和安装槽324b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限位,使固定部332d无法相对导向件32b左右运动。
96.限位部325b与被限位部332e相匹配,当固定部332d卡扣于安装槽324b内时,限位部325b与被限位部332e相配接,以限制第一分隔架332相对导向件32b前后运动。这样,可使第一分隔架332与导向件32b稳定地连接,避免第一分隔架332晃动。
9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32d和被限位部332e相互连接且形成t型结构。
98.限位部325b为自开口326b处凹设于卡钩323b上的u形缺口,当固定部332d卡扣于安装槽324b内时,被限位部332e配合至所述缺口内并被所述缺口的前后侧面所抵持,进而实现对第一分隔架332相对导向件32b的前后限位。
99.进一步地,导向件32b还具有设置于开口326b处的引导斜面327b,以便于引导固定部332d顺利通过开口326b卡扣于安装槽324b内。
100.在本实施例中,卡钩323b设置为弹性结构;固定部332d设置为具有直径d的圆柱形杆,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开口326b的口径逐渐减小至最小值w,其中w<d。这样,当固定部332d通过开口326b向安装槽324b内配接时,卡钩323b在固定部332d的抵持下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固定部332d配合至安装槽324b内后,在卡钩232b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固定部
332d被稳定地保持在安装槽324b内。
101.进一步地,参图12,本体31还包括辅助件31e,辅助件31e具体包括装配腔311e和安装腔312e。第二侧壁31b的顶端可从下向上容置于装配腔311e内以使辅助件31e悬挂于第二侧壁31b上,从而使辅助件31e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侧壁31b上。当辅助件31e组装至第二侧壁31b上时,安装腔312e位于储物装置300的容纳腔30内并通过下部端口3120e与容纳腔30连通;导向机构32可组装至辅助件31e上并容置于容纳腔312e内。这样,可先将导向机构32与第一分隔架331组装连接,再将导向机构32与辅助件31e组装连接,而后将携带有导向机构32、第一分隔架331的辅助件31e悬挂组装至第二侧壁31b上,从而完成组装,方便快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还可设置为由所述辅助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围成。
102.第二分隔架331容置于容纳腔3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左右分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架331通过调节组件34绕竖直轴t2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根据第二分隔架331与第一分隔架332的位置关系,储物装置300具有叠置状态和展开状态(参图7)。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架331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可调节容纳腔3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增加对容纳腔30分割的灵活性。
103.第二分隔架331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可用于对容纳腔3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体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容纳腔30的横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二侧壁31b的间距)大于容纳腔30的纵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一侧壁31a的间距),相应的,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的宽度,也即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分隔体的长度。
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体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纵杆331a、331b,分隔纵杆331a、331b相互平行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105.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相共面,分隔纵杆331a、331b以及分隔横杆332a、332b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可减小闲置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占用空间,同时增加整洁度和美观度;参图7,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与第一分隔架332十字交叉设置,容纳腔30可以以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且容纳腔30可以以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为界被左右分割,此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具有一非零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相垂直,具体来讲,分隔纵杆331a、331b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横杆332a、332b沿左右方向延伸,分隔纵杆331a、331b垂直于分隔横杆332a、332b。
106.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还可以包括玻璃隔板(图未绘示),所述隔板被用户选择性地组装至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通过设置所述隔板,使第一分隔架332前后两侧的储存分区内的储存物品不相接触,避免串味,并避免储存物品从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交叉滑落。当然,所述隔板可不仅仅位于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横杆332b之间,还可以部分向上延伸至分隔横杆332a上方,和/或部分向下延伸至分隔横杆332b下方。
107.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分隔纵杆331a和分隔纵杆331b相邻设置,且分隔纵杆331a始终高于所述分隔件的上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332a),分隔纵杆331b始终低于所述分隔件的下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332b)。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所述隔板、分隔横杆332b、分隔纵杆331b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当储物装置
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331不会干涉所述隔板。
108.第二分隔架331还包括连接分隔纵杆331a的端部和分隔纵杆331b的端部的一对连接杆331c,连接杆331c设置为与分隔纵杆331a、331b非共平面,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一对连接杆331c贴靠分隔横杆332a、332b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分隔架332的前后两侧。
109.进一步地,第二分隔架331还可通过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也即,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既可滑动又可绕竖直轴t2转动,这样,一方面可调节容纳腔3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另一方面可调节储存分区的大小,增加对容纳腔30分割的灵活性。
110.其中,上述的第二分隔架331通过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332上,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分隔架332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30被第一分隔架3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二,第一分隔架3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30被第二分隔架3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架3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第二分隔架331也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34,从而使容纳腔30被第一分隔架3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以及被第二分隔架3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均可被调节,灵活性更高。
111.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4设置为两个,其一与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配接,另一与分隔纵杆331b、分隔横杆332b配接。下面具体参图13~15b,以与分隔纵杆331a、分隔横杆332a配接为例,对调节组件34的结构进行介绍。
112.调节组件34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4b以及第二调节机构34a。第一调节机构34b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其中之一,第二调节机构34a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其中另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34b配接至第一分隔架332,第二调节机构34a配接至第二分隔架331。
113.第一调节机构34b包括转轴构件430、固定构件440、垫块构件450以及形成于垫块构件450和固定构件440之间的第一通道342。其中,固定构件440包括安装孔443、定位孔441和凹槽442,垫块构件450包括定位柱451和安装孔452,安装孔443和安装孔452相对应并分别与螺钉470螺纹配接,定位柱451插置于定位孔441内以便于固定构件440和垫块构件450组装定位;垫块构件450和固定构件440共同围成位于凹槽442处的第一通道342。第一通道342供分隔横杆332a滑动地穿过,以使第一调节机构34b与分隔横杆332a左右滑动地配接(也即第一调节机构34b可沿分隔横杆332a左右滑动),进而使调节组件34左右滑动地连接至第一分隔架332上。
114.第二调节机构34a包括端盖构件410、套筒构件420以及形成于端盖构件410和套筒构件420之间的第二通道341。其中,端盖构件410包括卡钩411和凹槽412,套筒构件420包括与所述卡钩411相匹配的卡槽421和凹槽422;端盖构件410和套筒构件420可沿竖直方向配接并通过卡钩411和卡槽421进行卡扣固定;凹槽412和凹槽422围成第二通道341。第二通道341供分隔纵杆331a穿过,以使第二调节机构34a与分隔纵杆331a滑动地配接(也即第二调节机构34a可沿分隔纵杆331a滑动),进而使调节组件34滑动地连接至第二分隔架331上。
115.优选地,套筒构件420还包括导向斜面4210,以引导卡钩411顺利配接至卡槽421
处。
116.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34b通过转轴构件430转动地配接至第二调节机构34a。具体来讲,转轴构件430包括构件本体432,构件本体432包括挂台部4321和配合部4322,挂台部4321和配合部4322呈台阶状设置且分别为圆柱形;相应的,套筒构件420具有与转轴构件430相匹配的安装通道424,挂台部4321的直径大于安装通道424的直径,配合部4322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安装通道424的直径;组装时,转轴构件430可从套筒构件420上方一侧(也即靠近端盖构件410的一侧)竖直向下与套筒构件420进行配接,配合部4322穿设于安装通道424内而挂台部4321被套筒构件420限位,使转轴构件430竖直向下不可脱离的组装至套筒构件420上。
117.转轴构件430包括形成于配合部4322外表面的被配接面4320,套筒构件420包括形成于安装通道424内壁的配接面4240,配接面4240和被配接面4320相适配,以使转轴构件430转动地配合于安装通道424内。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构件430具有中轴线,所述中轴线限定出竖直轴t2。
118.转轴构件430的配合部4322一端设置有安装孔423,安装孔423与螺钉460相配合,以使转轴构件430固定连接于固定构件440上。
119.进一步地,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相对转动时,在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分别带动下,分隔横杆332a和分割纵杆331a相对转动,进而第一分隔架332与第一分隔架331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31作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转动而第一调节机构34b不转动。
120.进一步地,套筒构件420还包括凹设于配接面4240(也即安装通道424的内壁)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槽423。构件本体432的配合部4322设置有水平延伸的配接孔4320;转轴构件430还包括连接至构件本体432上的弹性伸缩件431,弹性伸缩件431设置于配接孔4320内且在自由状态下弹性伸缩件431的至少部分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也即配合部4322的外表面)。
121.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于相邻两个定位槽423之间的位置处,在配接面4240抵持作用下,弹性伸缩件431被压缩形变并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性伸缩件431至少部分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卡置于定位槽423内,以实现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转动定位。
122.具体地,弹性伸缩件431包括穿设于配接孔4320内的弹性部4311和滚动设置于弹性部4311端部的滚珠4312。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于相邻两个定位槽423之间的位置处,在配接面4240的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滚珠4312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沿配接面4240滚动;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滚珠4312向外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卡置于定位槽423内,以实现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的转动定位。
12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423设置为4个并将圆周四等分,这样,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滚珠4312由一定位槽423运动至相邻的另一定位槽423内,使搁物组件300相应的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完成切换。
124.具体地,当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绕竖直轴t2转动时,以搁物组件300
由所述叠置状态变化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搁物组件300由所述展开状态变化至所述叠置状态的过程与之相反,不再赘述)为例:
125.参图15a,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一通道342与第二通道341相平行且均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相应的,分隔横杆332a和分隔纵杆331a均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相平行,此时,滚珠4312向外凸伸并配合至一定位槽423内;
126.当储物装置300由所述叠置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以本体3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34a带动分隔纵杆331a绕竖直轴t2转动,第二分隔架331相对第一分隔架332绕竖直轴t2转动;在配接面4240的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滚珠4312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脱离出先前所在的定位槽423,随后滚珠4312沿配接面4240滚动;
127.参图15b,当储物装置3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一通道342与第二通道341相垂直,第一通道342与分隔横杆332a依然保持沿左右方向(参图中x方向)延伸,而第二通道341和分隔纵杆331a沿前后方向(参图中y方向)延伸,第一分隔架332的分隔面和第二分隔架331的分隔面相垂直,此时,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滚珠4312向外凸伸并卡置于另一定位槽423内。
1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配接孔4320水平延伸并贯通构件本体432;滚珠431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滚动设置于弹性部4311的两端。当第一调节机构34b与第二调节机构34a绕竖直轴t2相对转动时:在配接面4240抵持作用下,弹性部4311被压缩形变,两个滚珠4312均向配接孔4320内收缩并同步沿配接面4240滚动;于定位槽423位置处,在弹性部4311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两个滚珠4312均向外凸伸出被配接面4320并同步卡置于相对应的定位槽423,从而进一步减小转动阻力。
1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组装拆卸方便,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提升容纳腔30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调节组件34的结构精巧,可实现快速组装,还可及时拆卸/更换第一分隔架332和第二分隔架331,以进一步增强分割的灵活性;通过选择性增设玻璃隔板,可避免不同储存分区间物品的交叉滑落。
130.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