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7111发布日期:2022-01-12 06:5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程冰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制程冰水的工作原理是蒸气压缩式制冷,也即是利用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吸热,蒸汽凝结时放热的原理进行制冷的。在制冷技术中,蒸发是指液态制冷剂达到沸腾时变成气态的过程。液态变成气态必须从外界吸收热能才能实现,因此是吸热过程,液态制冷剂蒸发汽化时的温度叫做蒸发温度,凝结是指蒸汽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饱和温度,使蒸汽转化为液态。
3.市场上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在使用中,常因为大多数控制主体自身的散热效果力度明显不够或散热的方位不全面,从而导致在散热完毕后其控制主体的内部还残留有余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因为大多数控制主体自身的散热效果力度明显不够或散热的方位不全面,从而导致在散热完毕后其控制主体的内部还残留有余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包括主体、主散热机构、辅散热机构、防护顶板和抗压弹簧件,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装配有主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两侧中部设置有辅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顶板,所述防护顶板的底端边角设置有抗压弹簧件;
6.所述主散热机构包括:
7.装配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端;
8.中端抽拉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中端;
9.限位螺纹件,其装配于所述中端抽拉架的中部两侧;
10.对流风机,其设置于所述中端抽拉架的内部中端;
11.引流风扇,其分布于所述对流风机的四周;
12.对流散热风扇,其设置于所述防护顶板的中部;
13.防尘散热滤网,其设置于所述防护顶板的顶端中部。
14.优选的,所述辅散热机构包括:
15.多孔装配槽,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中部;
16.水冷板,其嵌入于所述多孔装配槽的槽内壁;
17.循环水冷管,其装配于所述水冷板的中部;
18.连接安装板,其连接于所述水冷板的侧边;
19.螺纹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连接安装板的边端。
20.优选的,所述多孔装配槽呈凹向槽状,且多孔装配槽沿着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21.优选的,所述水冷板通过连接安装板与螺纹组件和主体构成螺纹装配式结构,且水冷板的四周外壁与多孔装配槽的凹内壁尺寸相匹配。
22.优选的,所述防护顶板通过抗压弹簧件与主体构成抗压弹性结构,且抗压弹簧件设置有四个。
23.优选的,所述中端抽拉架通过限位螺纹件与装配架构成螺纹锁闭式结构,且限位螺纹件沿着中端抽拉架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24.优选的,所述引流风扇与对流散热风扇呈上下平行状分布,且防尘散热滤网设置在对流散热风扇的上方。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多孔装配槽的凹槽可以用来对位嵌装水冷板,其冷气可以通过多孔装配槽上均匀分布的孔槽来进行散热作业,同时对流风机能够将其自身的传动力传达给引流风扇,使其可以进行向上吹风的效果,并且主体的顶端与防护顶板的中部呈中空连接状,其防护顶板的中部所设置的对流散热风扇,也可以利用其一侧中部所连接的风机进行对流引风作业,从而可以将主体内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垂直方向的散热,同时主体两侧所设置的水冷板可以进行横向散热,此两者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方位高效散热的效果。
26.多孔装配槽的凹槽可以用来对位嵌装水冷板,其冷气可以通过多孔装配槽上均匀分布的孔槽来进行散热作业,使其能够对主体内部的发热元件进行两侧双面的热源冷却效果,而当使用者在长时间的使用下需要对水冷板或其侧面所安装的循环水冷管进行检修更换时,即可利用与水冷板相连接的连接安装板四周所设置的螺纹组件将水冷板整件拆卸下来即可。
27.限位螺纹件的存在,可以实现对中端抽拉架与装配架之间进行锁死和分拆,以此来便于使用者对其内部的引流风扇和对流风机等零部元件进行检修。
28.对流风机的存在,能够将其自身的传动力传达给引流风扇,使其可以进行向上吹风的效果,并且主体的顶端与防护顶板的中部呈中空连接状,其防护顶板的中部所设置的对流散热风扇,也可以利用其一侧中部所连接的风机进行对流引风作业,从而可以将主体内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垂直方向的散热,同时主体两侧所设置的水冷板可以进行横向散热,此两者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方位高效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板边侧细节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抽拉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顶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主体;2、主散热机构;201、装配架;202、中端抽拉架;203、限位螺纹件;204、对流风机;205、引流风扇;206、对流散热风扇;207、防尘散热滤网;3、辅散热机构;301、
多孔装配槽;302、水冷板;303、循环水冷管;304、连接安装板;305、螺纹组件;4、防护顶板;5、抗压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下两端装配有主散热机构2,主体1的两侧中部设置有辅散热机构3,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顶板4,防护顶板4的底端边角设置有抗压弹簧件5,防护顶板4通过抗压弹簧件5与主体1构成抗压弹性结构,且抗压弹簧件5设置有四个,辅散热机构3包括:多孔装配槽301,其设置于主体1的两侧中部,多孔装配槽301呈凹向槽状,且多孔装配槽301沿着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水冷板302,其嵌入于多孔装配槽301的槽内壁;循环水冷管303,其装配于水冷板302的中部;连接安装板304,其连接于水冷板302的侧边;螺纹组件305,其设置于连接安装板304的边端,水冷板302通过连接安装板304与螺纹组件305和主体1构成螺纹装配式结构,且水冷板302的四周外壁与多孔装配槽301的凹内壁尺寸相匹配,多孔装配槽301的凹槽可以用来对位嵌装水冷板302,其冷气可以通过多孔装配槽301上均匀分布的孔槽来进行散热作业,使其能够对主体1内部的发热元件进行两侧双面的热源冷却效果,而当使用者在长时间的使用下需要对水冷板302或其侧面所安装的循环水冷管303进行检修更换时,即可利用与水冷板302相连接的连接安装板304四周所设置的螺纹组件305将水冷板302整件拆卸下来即可。
37.如图4-6所示,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主散热机构2包括:装配架201,其设置于主体1的底端;中端抽拉架202,其设置于主体1的底部中端;限位螺纹件203,其装配于中端抽拉架202的中部两侧,中端抽拉架202通过限位螺纹件203与装配架201构成螺纹锁闭式结构,且限位螺纹件203沿着中端抽拉架202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限位螺纹件203的存在,可以实现对中端抽拉架202与装配架201之间进行锁死和分拆,以此来便于使用者对其内部的引流风扇205和对流风机204等零部元件进行检修,对流风机204,其设置于中端抽拉架202的内部中端;引流风扇205,其分布于对流风机204的四周;对流散热风扇206,其设置于防护顶板4的中部;防尘散热滤网207,其设置于防护顶板4的顶端中部,引流风扇205与对流散热风扇206呈上下平行状分布,且防尘散热滤网207设置在对流散热风扇206的上方,对流风机204的存在,能够将其自身的传动力传达给引流风扇205,使其可以进行向上吹风的效果,并且主体1的顶端与防护顶板4的中部呈中空连接状,其防护顶板4的中部所设置的对流散热风扇206,也可以利用其一侧中部所连接的风机进行对流引风作业,从而可以将主体1内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垂直方向的散热,同时主体1两侧所设置的水冷板302可以进行横向散热,此两者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方位高效散热的效果。
38.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制程冰水控制装置首先多孔装配槽301的凹槽可以用来对位嵌装水冷板302,其冷气可以通过多孔装配槽301上均匀分布的孔槽来进行散热作业,当使用者在长时间的使用下需要对水冷板302或其侧面所安装的循环水冷管303进行检修更换时,即可利用与水冷板302相连接的连接安装板304四周所设置的螺纹组件305将水冷板302整件拆卸下来即可,同时对流风机204能够将其自身的传动力传达给引流风扇205,使其可以进行向上吹风的效果,并且主体1的顶端与防护顶板4的中部呈
中空连接状,其防护顶板4的中部所设置的对流散热风扇206,也可以利用其一侧中部所连接的风机进行对流引风作业,从而可以将主体1内部发热元件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垂直方向的散热,同时主体1两侧所设置的水冷板302可以进行横向散热,此两者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方位高效散热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