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9822发布日期:2022-03-09 13:4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机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2.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是采用欧洲寒冷地区普遍使用的超低温压缩机及低温高效环保制冷制410a,在低温下制热能效比常规空气源热泵机组高50%-80%,超低温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在环境温度大幅下降时而制热量衰减很少,充分保证制热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输出端的管体与传输管体之间连接通常为螺栓连接,而转动螺栓的过程操作麻烦,致使传输管体与机组输出端的管体连接安装过程复杂,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不定期的对管道检查时由于转动螺栓过程拆卸麻烦,不方便管道之间的拆卸;
4.2、热泵机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会产生一定的空隙,致使热泵机组之间密封性不好,从而使管道在传输液体的时候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有一组输出管,两个所述输出管的一端均设有可拆卸的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内部设有卡接板,所述输出管的内部设有与卡接板相适配的扣合板。
7.优选的,所述传输管的内壁开设有一组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关于传输管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卡接板贯穿在矩形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卡接板呈l状,所述卡接板的一端穿过矩形槽的内壁向传输管的外部延伸,两个所述卡接板关于传输管的中心轴对称。
9.优选的所述输出管的外侧壁开设有一组通孔,所述通孔与卡接板相适配,所述卡接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卡接板的一端与传输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输出管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关于套筒的纵向中心轴对称,所述限位板远离套筒的一端与输出管的内壁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扣合板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内表面,所述扣合板远离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直角梯形状,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
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利用卡接板与扣合板之间的连接,从而使传输管与输出管之间能够实现快速安装,进而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转动螺栓安装的方式,从而简化了管体之间安装过程,提高了管体之间的安装效率,另外转动套筒能够使卡接板与扣合板之间脱离,从而方便管体之间的快速拆卸,方便管体的检修;
14.2、通过转动套筒到适当的位置,将输出管套接在传输管的外侧壁,然后利用卡接板与扣合板之间的卡接,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螺栓将两个横截面积相同的管道连接的方式,从而增强了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管道在传输液体的时候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热泵组件;2、传输管;3、箱体;4、输出管;5、限位弹簧;6、矩形槽;7、卡接板;8、通孔;9、连接板;10、凹槽;11、复位弹簧;12、扣合板;13、套筒;14、限位板;15、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效管路的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包括箱体3,箱体3的内部设有热泵组件1,热泵组件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泵零部件,热泵组件1的一侧设有压缩机15,压缩机15为现有技术中的压缩结构。
22.本实施例中,箱体3的侧壁固定有一组输出管4,输出管4为热泵组件1将水进行加热后输出的管道,两个输出管4的一端均设有可拆卸的传输管2,传输管2用于将输出管4输出的水进行传送。
23.进一步的,传输管2的内部设有卡接板7,传输管2的内壁开设有一组矩形槽6,两个矩形槽6关于传输管2的中心轴对称,卡接板7贯穿在矩形槽6的内部,矩形槽6用于为卡接板7提供了活动空间,卡接板7呈l状,卡接板7的一端穿过矩形槽6的内壁向传输管2的外部延伸,两个卡接板7关于传输管2的中心轴对称,l状的卡接板7能够方便在外部手持按压,实现手动对卡接板7的控制。
24.进一步的,输出管4的内部设有与卡接板7相适配的扣合板12,扣合板12能够与卡
接板7进行卡合,从而实现输出管4与传输管2之间的拼接,输出管4的外侧壁开设有一组通孔8,通孔8与卡接板7相适配,通孔8能够方便卡接板7进入到输出管4的内部。
25.进一步的,卡接板7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5,限位弹簧5远离卡接板7的一端与传输管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弹簧5提供向外部的弹力,能够使卡接板7及时复位,从而能够使卡接板7及时回到矩形槽6的内部,进而方便传输管2与输出管4之间的插接。
26.进一步的,输出管4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套筒13,套筒1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板14,两个限位板14关于套筒13的纵向中心轴对称,限位板14远离套筒13的一端与输出管4的内壁转动连接,限位板14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使套筒13与输出管4之间转动连接,同时保持输出管4良好的密封条件。
27.进一步的,扣合板12固定安装在套筒13的内表面,扣合板12远离套筒13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板9,连接板9呈直角梯形状,且直角梯形的斜边朝向输出管4的内壁,进而方便卡接板7与扣合板12之间的卡接。
28.另外,连接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与凹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1提供向外侧的弹力,能够使连接板9及时复位,从而使卡接板7与扣合板12之间的固定,而使输出管4与传输管2之间不会发生脱离。
29.工作原理:当需要连接输出管4与传输管2时,只需要将传输管2插接在输出管4的外侧壁,然后将卡接板7与通孔8的位置对齐,紧接着按压卡接板7,使卡接板7碰到扣合板12的开口端,紧接着继续推动卡接板7,然后利用连接板9对卡接板7进行限位,使卡接板7固定在扣合板12的开口端,进而实现输出管4与传输管2之间的拼接,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转动螺栓将管道之间连接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传输管2套接在输出管4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螺栓之间将两个口径相同的管体连接的方式,增强了管体之间的密闭性,使液体在流动的时候管体不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当需要拆卸输出管4与传输管2时,只需要转动套筒13,使卡接板7与扣合板12之间脱离,从而能够快速将输出管4与传输管2之间进行拆卸,提高了拆卸速率,方便后期对管道的维修。
3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