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生产所用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7788发布日期:2022-02-20 02:5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氯化物生产所用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化物生产所用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氯化物类产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设备是带有夹套的反应釜,在该反应釜的下部有冷却液进口,上部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通常以水作为冷却介质,而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反应釜中的物料具有特殊性,若其万一发生渗漏,则会致使反应物料与水剧烈反应从而导致反应釜炸裂发生严重的不可控的安全事故。
3.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需要发明一种既能有效对反应釜中的反应物料降温又不与反应釜中物料反应的冷却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且能有效对氯化物反应釜中的物料进行降温的系统。
5.氯化物生产所用的冷却系统,包括带有夹套的反应釜,在反应釜夹套的下部有第一冷却液进口,第一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进液管道相连接;反应釜夹套的上部有第一冷却液出口,第一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出液管道相连接,冷却液出液管道分成排气管道与第一排液管道这两条支路管道,排气管道通向膨胀槽,第一排液管道通向换热器;换热器与冷却液进液管道相连接,换热器还分别与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相连接,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分别与降温池相连接。
6.优选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7.在反应釜夹套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出口,第二冷却液出口与第二排液管道相连接,第二排液管道通向换热器。
8.第二冷却液出口位于第一冷却液出口的相对侧,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80度。
9.冷却液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泵。
10.反应釜夹套的下部还有第二冷却液进口,第二冷却液进口与第一冷却液进口处的两条支路管道汇合后与冷却液进液管道相连接。
11.第一冷却液进口与第二冷却液进口分别位于反应釜下底部中心的两侧。
12.排气管道与第一排液管道反方向设置。
13.第一排液管道与第二排液管道相平行,具体来说,第一排液管道与第二排液管道均竖直排布。
14.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反应釜上部的侧面。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冷却液管道与冷却水管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冷却水对冷却液降温,再利用冷却液对反应釜降温,避免了冷却水直接为物料降温所带来的容易起
反应从而导致的炸裂风险;
17.(2)设置有两个冷却液进口、两个冷却液出口,能更好的对反应釜进行降温,并且设置有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通向膨胀槽,有助于冷却液中的气体在膨胀槽中缓冲,避免了冷却液中的气体无法排出导致冷却液出口处的管道炸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改进之前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冷却水进口,101-冷却水进水管道,102-输送泵,103-冷却水出口,104-冷却水出水管道,11-冷却液进液管道,3-反应釜,301-第一冷却液进口,302-第二冷却液进口,303-第一冷却液出口,304-第二冷却液出口,305-排气管道,306-第一排液管道,307-第二排液管道,4-膨胀槽,5-换热器,6-降温池,601-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602-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
2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
24.改进之前,普通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系统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带夹套的反应釜3,反应釜3的下部有冷却水进口1和冷却水进水管道101,在冷却水进水管道101上设置有输送泵102,用以向夹套中输送冷却水;在反应釜3上部的夹套上有冷却水出口103和冷却水出水管道104,用以将冷却水输送出。
25.上述的结构并不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氯化物类产品生产,其原因是,反应物料若万一发生渗漏则会与水剧烈反应使反应釜3爆裂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既能对反应物料进行降温,又能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发明人采用了冷却液对反应物料进行降温,通过换热器5采用冷却水对冷却液降温,这样间接的降温方式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26.实施例1
27.氯化物生产所用的冷却系统,包括带有夹套的反应釜3,在反应釜3夹套的下部有第一冷却液进口301,第一冷却液进口301与冷却液进液管道11相连接;反应釜3夹套的上部有第一冷却液出口303,第一冷却液出口303与冷却液出液管道相连接,冷却液出液管道分成排气管道305与第一排液管道306这两条支路管道,排气管道305通向膨胀槽4,第一排液管道306通向换热器5;换热器5与冷却液进液管道11相连接,换热器5还分别与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601、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602相连接,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601、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602分别与降温池6相连接。
28.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601、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602、换热器5、降温池6之间构成一个循环的回路;
29.反应釜3、冷却液进液管道11、换热器5、冷却液出液管道之间构成一个循环回路。
30.换热器5为板式换热器5。
31.在反应釜3夹套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出口304,第二冷却液出口304与第二排液管道307相连接,第二排液管道307通向换热器5。
32.第二冷却液出口304位于第一冷却液出口303的相对侧,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80度。
33.冷却液进液管道11上设置有输送泵102。
34.排气管道305与第一排液管道306反方向设置。第一排液管道306与第二排液管道307相平行。第一冷却液出口303和第二冷却液出口304分别位于反应釜3上部的侧面。
35.在反应釜3中的物料进行反应时,在冷却液进液管道11中加入冷却液,使其进入反应釜3的夹套中为反应釜3内部的物料降温,换热后的冷却液再通过第一排液管道306和第二排液管道307输送至换热器5,此时,换热器5中的冷却水为第一排液管道306和第二排液管道307中的热的冷却液降温,降温之后的冷却液再通过冷却液进液管道11进入到反应釜3的夹套中,如此循环不断为反应釜3提供一个合适的反应温度条件。
36.冷却液在被加热之后,其所产生的气泡或气体等通过排气管道305输送至膨胀槽4,由膨胀槽4缓冲,避免由于气体过多导致冷却液出口管道炸裂,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37.冷却水在板式换热器5中经换热之后,热水由冷冷却循环水进水管道601排放至降温池6,经过降温之后再由冷却循环水出水管道602输送至换热器5,不断的对冷却液降温,使其能循环利用。
38.通过以上的系统,使冷却液为反应釜3降温,而冷却液不与反应釜3中的物料反应,即便是在反应过程中万一出现渗漏,也会不发生安全事故,大大的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39.实施例2
40.与实施例1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应釜3夹套的下部还有第二冷却液进口302,第二冷却液进口302与第一冷却液进口301处的两条支路管道汇合后与冷却液进液管道11相连接。
41.第一冷却液进口301与第二冷却液进口302分别位于反应釜3下底部中心的两侧。
42.上述的实施例1、2中,在各管道上都设置有阀门,由于阀门是现有的常规的设置,并非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重点,本实用新型侧重于保护通过水对冷却液冷却,再由冷却液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冷却这一系统,因此,阀门在附图中并未体现,而实际本技术人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若是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区别仅在于设置了阀门的,也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3.当然还可以根据反应釜3的大小以及结合具体情况来设置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的个数。上述的变换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