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7638发布日期:2022-07-23 07:1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冷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2.新鲜的果蔬需要低温高湿的储存环境(相对湿度为75-99%)。低湿环境会导致果蔬失水甚至发生萎蔫,极大的影响果蔬的新鲜水平和价值。风冷冷藏柜采用向冷藏柜内部持续输送冷风来调节温度的方法,具有温度分布均匀、降温速度快和无霜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冷藏柜内相对湿度较低、食物易失水甚至风干的缺陷。冷藏柜内湿度下降的原因是压缩机制冷过程中,冷藏柜内的热空气通过蒸发器后,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蒸发器的表面形成了霜。由于风冷系统的风在冷藏柜内部空间和蒸发器间不断循环,导致箱内湿度不断下降。蒸发器相当于一个除湿机,不停的给冷藏柜除湿,导致湿度不断下降,影响冷藏柜对果蔬的保鲜效果。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冷藏柜内设置加湿模块主动地为冷藏柜加湿,然而,加湿模块不但占用冷藏柜的内部空间,而且还需要定期加水,使用比较麻烦,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为储物间室加湿且结构紧凑的冷藏冷冻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加湿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
7.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
8.蒸发器,配置成在所述储物间室制冷期间冷却流经其的气流,所述蒸发器具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换热翅片;
9.送风风机,配置成在所述储物间室制冷期间以及所述储物间室非制冷期间选择性地促使气流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储物间室之间循环流动;以及
10.多个加湿片,沿多个所述换热翅片的排列方向排布,每个所述加湿片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之间,并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翅片接触,以用于吸附该换热翅片上产生的冷凝水;且每个所述加湿片均延伸至所述蒸发器的下游侧,以使得流经所述蒸发器后的至少部分气流流经所述加湿片后送往所述储物间室。
11.可选地,多个所述换热翅片以相同的间隔距离均匀排布;且
12.所述加湿片的厚度等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使得所述加湿片同时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所述换热翅片接触。
13.可选地,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用于流通制冷剂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翅片穿设在所述换热管上;其中
14.多个加湿片穿设于所述换热管的部分管段,以通过所述换热管固定所述加湿片的
下部区段。
15.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16.制冷机组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且其内限定有冷却室,所述蒸发器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且
17.所述加湿片与所述换热翅片的底端接触,并向上延伸至所述蒸发器的斜上方。
18.可选地,所述加湿片向上延伸至所述制冷机组箱的顶壁,且所述加湿片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制冷机组箱。
19.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位于所述储物间室后侧的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冷却室内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前侧,以朝后向所述蒸发器送风;
20.所述蒸发器从前往后地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加湿片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后上侧。
21.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22.接水盘,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23.所述加湿片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水盘内,以吸附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
24.可选地,所述接水盘的底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用于与排水口相接的端部朝所述接水盘内延伸至高于所述接水盘的至少部分底壁且低于所述接水盘的顶部开口。
25.可选地,所述接水盘的底壁形成有v型凹槽,所述加湿片的底部抵接于所述v型凹槽。
26.可选地,所述加湿片为多孔无纺布材质的吸水棉或无纺布。
27.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特别地设置有沿蒸发器的多个换热翅片的排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加湿片,每个加湿片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翅片之间,并至少与其中一个换热翅片接触,以吸附该换热翅片上产生的冷凝水。在储物间室非制冷期间,送风风机持续运行,此时蒸发器中没有制冷剂流过,循环流动的温度较高的气流促使蒸发器上的霜层融化成冷凝水,至少部分换热翅片上的冷凝水被加湿片吸附,从而在气流流经加湿片时对气流进行加湿,使得流向储物间室的气流湿度增加,提高了储物间室的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湿片合理地利用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为储物间室加湿,结构非常简单。并且,本实用新型将加湿片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翅片之间,一方面,可使得加湿片处于气流流动过程中必经的流动路径上,以确保有效地对气流进行加湿;另一方面,还合理地利用了蒸发器的换热间隙这一空间容纳加湿片,结构更加紧凑,不需要单独为加湿片留出专门的容置空间,因此不必改变现有冷藏冷冻装置原有的结构。
28.进一步地,加湿片穿设于蒸发器换热管的部分管段,以通过换热管固定加湿片的下部区段,由此,可使得加湿片更加平整,便于冷凝水更快地被吸附到加湿片的上部区段,从而提升加湿片对气流的加湿效果。
2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3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3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33.图3和图4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沿不同的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和图4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沿不同的剖切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蒸发器20、送风风机30和多个加湿片40。
35.箱体10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11。具体地,储物间室11可以为具有冷藏储物环境的冷藏间室。
36.蒸发器20配置成在储物间室11制冷期间冷却流经其的气流。具体地,在储物间室11制冷期间,压缩机运行,蒸发器20内有制冷剂流过,因此,当有气流流经蒸发器20时,气流能够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收制冷剂的冷量,从而温度降低。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蒸发器20内没有制冷剂流过,因此,即使有气流流经蒸发器20,蒸发器20也几乎不会改变气流的温度。
37.进一步地,蒸发器20具有用于流通制冷剂的换热管21和多个间隔排布的换热翅片22。换热翅片22能够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38.送风风机30配置成在储物间室11制冷期间以及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选择性地促使气流在蒸发器20和储物间室11之间循环流动。在储物间室11制冷期间,储物间室11需要冷却气流制冷,此时,送风风机30处于运行状态,以驱动气流循环地流经蒸发器20,并持续地向储物间室11输送冷却气流。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储物间室11不需要冷却气流制冷,传统的送风风机30此时是不运行的。然而,本实用新型的送风风机30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也可以受控地启动运行,以使得储物间室11内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气流流经蒸发器20,促使蒸发器20上的凝霜融化。
39.多个加湿片40沿多个换热翅片22的排列方向排布,每个加湿片40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翅片22之间,并与其中至少一个换热翅片22接触,以用于吸附该换热翅片22上产生的冷凝水。每个加湿片40均延伸至蒸发器20的下游侧,以使得流经蒸发器20后的至少部分气流流经加湿片40后送往储物间室11。
40.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特别地设置有沿蒸发器的多个换热翅片的排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加湿片40,每个加湿片40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翅片22之间,并至少与其中一个换热翅片22接触,以吸附该换热翅片22上产生的冷凝水。在储物间室11制冷期间,制冷剂流过蒸发器20,使得蒸发器20的温度很低,能够冷却流经其的气流,并且气流中的水分会在蒸发器20上甚至加湿片40内预冷凝结成水或霜。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送风风机30持续运行,此时蒸发器20中没有制冷剂流过,循环流动的温度较高的气流促使蒸发器20上和加湿片40中的霜层融化成冷凝水,至少部分换热翅片22上的冷凝水被加湿片40吸附和保
持,从而在气流流经加湿片40时对气流进行加湿,使得流向储物间室11的气流湿度增加,提高了储物间室11的湿度。
41.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通过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控制送风风机30持续运行,可以通过储物间室11内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气流对蒸发器20进行化霜,省去了化霜加热丝,避免了储物间室11内的温度产生波动。并且,在储物间室11非制冷期间,蒸发器20上产生的部分冷凝水通过加湿片40被合理地用于为储物间室11加湿,不需要设置非常复杂的加湿装置,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
42.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将加湿片40设置在相邻两个换热翅片22之间,一方面,可使得加湿片40处于气流流动过程中必经的流动路径上,以确保有效地对气流进行加湿;另一方面,还合理地利用了蒸发器20的换热间隙这一空间容纳加湿片40,结构更加紧凑,不需要单独为加湿片40留出专门的容置空间,因此不必改变现有冷藏冷冻装置1原有的结构。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换热翅片22以相同的间隔距离均匀排布。也就是说,任意相邻两个换热翅片22之间的间隔距离均相同。加湿片40的厚度等于相邻两个换热翅片22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使得加湿片40同时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换热翅片22接触。一方面,换热翅片22可对加湿片40起到一定的支撑和限位作用,避免吸水变重后的加湿片40变形;另一方面,两个换热翅片22上产生的冷凝水都能够被吸附到位于其间的加湿片40中,提高了加湿片40中保持的水量,从而提高了加湿效果。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20还包括用于流通制冷剂的换热管21,多个换热翅片22穿设在换热管21上。具体地,换热管21可以蛇形迂回延伸的方式延伸,以延长其长度。
45.进一步地,多个加湿片穿设于换热管21的部分管段,以通过换热管21固定加湿片40的下部区段。也就是说,加湿片40的下部区段可通过换热管21来固定和限位。由此,可使得加湿片40更加平整,便于冷凝水更快地被吸附到加湿片40的上部区段,从而提升加湿片40对气流的加湿效果。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制冷机组箱50,制冷机组箱50设置于箱体10内的底部,且其内限定有冷却室12,蒸发器20倾斜地设置于冷却室12内。也即是,冷却室12是底置的,避免占用储物间室11的后方空间,便于增加储物间室11的进深。
47.进一步地,加湿片40与换热翅片22的底端接触,并向上延伸至蒸发器20的斜上方。也即是,加湿片40的下部区段处于换热翅片22之间的换热间隙中,以对流经该换热间隙的部分气流进行加湿。同时,加湿片40的上部区段处于蒸发器20的下游侧,以对流经蒸发器20后的气流进行加湿。由此,可有效地提高送往储物间室11内的气流湿度。
48.具体地,箱体10内还限定有位于储物间室11后侧的送风风道13,送风风机30设置于冷却室12内并位于蒸发器20的前侧,以朝后向蒸发器20送风。蒸发器20从前往后地倾斜向下延伸,加湿片40位于蒸发器20的后上侧。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片40向上延伸至制冷机组箱50的顶壁,且加湿片40的顶部固定于制冷机组箱50。也就是说,加湿片40的顶部可通过制冷机组箱50来固定和限位,由此,整个加湿片40具有上下至少两个限位点,可使得加湿片40更加平整,便于冷凝水更快地被吸附到加湿片40的上部区段,从而提升加湿片40对气流的加湿效果。
50.具体地,加湿片40的顶部可通过胶黏、紧压等方式固定于制冷机组箱50。
51.申请人认识到,为了减小气流流动阻力,降低成本,并不是蒸发器20的每个相邻两
个换热翅片22形成的换热间隙内都会设置一个加湿片40。因此,需要每个加湿片40的加湿效果都能够发挥到最佳。然而,一个或两个换热翅片22上形成的冷凝水量非常有限,难以确保每个加湿片40中都能够吸附足够多的冷凝水。
52.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接水盘60,接水盘60设置于蒸发器20的下方,以用于收集蒸发器20产生的冷凝水。加湿片40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接水盘60内,以吸附接水盘60内的冷凝水。也就是说,加湿片40除了直接吸附换热翅片22上的冷凝水之外,还可吸附接水盘60中的冷凝水,甚至在换热翅片22上没有足够冷凝水产生时,接水盘60形成加湿片40主要的加湿水的来源。
53.进一步地,接水盘60的底壁开设有排水口61,排水口61处设有用于排出接水盘60内的冷凝水的排水管62。排水管62处可连接辅助管道,以将冷凝水排放至位于箱体10底部的蒸发皿中。申请人认识到,现有接水盘的排水口通常位于其位置最低点,且排水管不会高出于排水口,以便将接水盘60内的所有冷凝水都及时地排出。然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水为储物间室11加湿,若在接水盘60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冷凝水,加湿效果会更好。
54.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62的用于与排水口61相接的端部朝接水盘60内延伸至高于接水盘60的至少部分底壁且低于接水盘60的顶部开口。也即是,排水管62高出于排水口61,且低于接水盘60的顶部开口的高度。当接水盘60中收集的冷凝水量较少,水面低于排水管62的端部时,冷凝水不会经排水口61排出,而是保持在接水盘60中,以确保具有足够多的冷凝水用于为储物间室11加湿。当接水盘60中收集的冷凝水量较多,水面达到排水管62的端部时,多余的冷凝水经排水管62和排水口61排出,避免接水盘60中的冷凝水过多溢出。
55.具体地,排水管62可与接水盘60一体成型,即在现有接水盘结构的基础上将排水管62的进水端部加高。排水管62也可以与接水盘60通过焊接、胶黏等方式密封连接,即在现有接水盘结构的基础上在排水口61的周围加上一圈围挡,该围挡和现有接水盘的向下延伸的排水管一起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62。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60的底壁形成有v型凹槽63,加湿片40的底部抵接于v型凹槽63。v型凹槽63向下凹陷,因此便于在其内积存一定量的冷凝水,加湿片40抵接于v型凹槽63,即使接水盘60中的冷凝水量较少仍然能够确保加湿片40能够吸附到冷凝水。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片40可为多孔无纺布材质的吸水棉或无纺布。加湿片40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叠加或黏贴在一起的多层结构。
5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可以为单开门冰箱,且仅具有一个储物间室11。
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双开门冰箱、三开门冰箱等,且具有上下排布的多个储物间室,其中,储物间室11可以为处于上部的储物间室。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也可以不限为图1所示的冰箱结构,其还可以为冷藏柜或其他各种利用风冷形式制冷的冷藏冷冻装置。
61.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2.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