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9561发布日期:2022-07-23 05:4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的电力设施中,大多数变电站、基站等装置大多带有高压电,因此在这些装置中需要大量的绝缘材料来保证不会出现由于高压电对人或者其他结构造成损伤,因此绝缘材料作为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极为重要。
3.而现有的绝缘材料生产中大多在绝缘材料生产完成后需要冷却操作,例如橡胶绝缘材料大多会被做成带状等结构,常规的冷却方式大多是通过风机鼓风进行冷却,通过传送带等移送结构移送的同时通过风机进行冷却,大多是单面冷却,需要进行翻面操作,这使得冷却操作较为复杂,且装置结构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包括支架、驱动辊、从动辊和冷却组件;
7.所述支架包括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连接梁,横梁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并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梁设置于横梁下方,连接梁两端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部固定连接,驱动辊与连接梁靠近第一立柱的位置转动连接,从动辊与与连接梁靠近第二立柱的位置转动连接;
8.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辊、移动块和竖直升降组件,竖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横梁内部,移动块设置于横梁和连接梁之间并与竖直升降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冷却辊与移动块转动连接;
9.所述冷却辊包括辊体、分隔套筒和中心杆,辊体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置腔室,辊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分隔套筒固定设置于容置腔室内部并与辊体平行,辊体的内侧壁与分隔套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水冷腔室,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于水冷腔室连通,中心杆穿设于分隔套筒内部并与辊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两个冷却辊,两个冷却辊上下间隔设置并在两个冷却辊之间形成冷却间隙,两个冷却辊分别与移动块转动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竖直升降组件包括一气缸,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横梁内部,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横梁的下表面并与移动块远离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中心杆位于分隔套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制冷片,制冷片与中心杆固定连接,制冷片远离中心杆的一端与分隔套的内侧壁抵接。
13.进一步,所述辊体和分隔套为导热材料制成。
14.进一步,所述横梁下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冷却风机,第一冷却风机的出
风口朝向连接梁设置。
15.进一步,所述连接梁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冷却风机,第二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横梁设置。
16.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辊和从动辊带动绝缘材料移动,并经过冷却组件,通过冷却辊的之间的冷却间隙对绝缘材料的上下两面同时进行冷却,冷却辊内部形成水冷腔室,通过辊体的传热使得水冷腔室内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同时通过分隔套筒内部的制冷片进行降温,进一步冷却水冷腔室内部的冷却液,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通过在冷却辊上方设置气缸,从而带动冷却辊上下移动,避免不同厚度的绝缘材料发生拉伸断裂,同时在冷却辊两侧均设置冷却风扇,并对绝缘材料的上下两侧均进行风冷,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结构简单,冷却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辊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与冷却辊连接示意图。
22.图中,11、横梁;12、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14、连接梁;21、驱动辊;22、从动辊;31、气缸;32、移动块;33、冷却辊;331、辊体;332、分隔套筒;333、中心杆;334、水冷腔室;335、进水口;336、出水口;337、制冷片;4、第一冷却风机;5、第二冷却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的元件。
26.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用于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驱动辊21、从动辊22和冷却组件,支架包括横梁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和连接梁14,横梁1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之间并与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梁14设置于横梁11下方,连接梁14两端与第一立柱12和
第二立柱13中部固定连接,驱动辊21与连接梁14靠近第一立柱12的位置转动连接,从动辊22与与连接梁14靠近第二立柱13的位置转动连接。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辊33、移动块32和竖直升降组件,竖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横梁11内部,移动块32设置于横梁11和连接梁14之间并与竖直升降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冷却辊33与移动块32转动连接。冷却辊33包括辊体331、分隔套筒332和中心杆333,辊体331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置腔室,辊体331上设置有进水口335和出水口336,分隔套筒332固定设置于容置腔室内部并与辊体331平行,辊体331的内侧壁与分隔套筒33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水冷腔室334,进水口335和出水口336分别于水冷腔室334连通,中心杆333穿设于分隔套筒332内部并与辊体331固定连接。
28.优选的,冷却组件包括两个冷却辊33,两个冷却辊33上下间隔设置并在两个冷却辊33之间形成冷却间隙,两个冷却辊33分别与移动块32转动连接。绝缘材料穿过冷却间隙,并使得绝缘材料的上表面与位于上方的冷却辊33外表面接触,绝缘材料的下表面与位于下方的冷却辊33外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双面同步冷却。
29.优选的,竖直升降组件包括一气缸31,气缸3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横梁11内部,气缸31的活塞杆穿过横梁11的下表面并与移动块32远离连接梁14的一端固定连接。
30.在上述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冷却辊33的冷却效率,中心杆333位于分隔套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制冷片337,制冷片337与中心杆333固定连接,制冷片337远离中心杆333的一端与分隔套的内侧壁抵接。辊体331和分隔套为导热材料制成。优选的,横梁11下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冷却风机4,第一冷却风机4的出风口朝向连接梁1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风机4具体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冷却辊33两侧。连接梁14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冷却风机5,第二冷却风机5的出风口朝向横梁1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却风机5具体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冷却辊33两侧。
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新材料制备用的冷却装置通过驱动辊21和从动辊22带动绝缘材料移动,并经过冷却组件,通过冷却辊33的之间的冷却间隙对绝缘材料的上下两面同时进行冷却,冷却辊33内部形成水冷腔室334,通过辊体331的传热使得水冷腔室334内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同时通过分隔套筒332内部的制冷片337进行降温,进一步冷却水冷腔室334内部的冷却液,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通过在冷却辊33上方设置气缸31,从而带动冷却辊33上下移动,避免不同厚度的绝缘材料发生拉伸断裂,同时在冷却辊33两侧均设置冷却风扇,并对绝缘材料的上下两侧均进行风冷,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结构简单,冷却效果明显。
32.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