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河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376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河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河石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并对一些污染加大了治理力度,特别是对一些河、湖的水污染的治理倍加重视。目前,对于河、湖的水污染治理方式,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在河、湖底或堤坝人工铺设隔离层,以此对水质中的杂质、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从而达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但是,因常用的隔离层材料强度低,在水中长期浸泡后易粉化,故使用寿命较短;因隔离层形状不合理,其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因隔离层材料表面孔隙率较低,其吸附水中杂质及悬浮物效果不十分明显。由此,现有隔离层材料不能满足对河、湖水污染治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河石,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水中易粉化、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吸附水中杂质及悬浮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人工河石,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60、软质粘土25~60、铁矿粉1~15、碳颗粒1~10。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完成人工河石,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50、软质粘土30~55、铁矿粉1~10、碳颗粒1~8。人工河石,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45、软质粘土30~50、铁矿粉2~8、碳颗粒1~6。人工河石,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3、软质粘土40、铁矿粉6、碳颗粒4。河石的形状为不规则弧形球状。河石的形状为椭圆形球状。河石的形状为圆形球状。河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采用无污染的原料如硬质粘土熟料、软质粘土、铁矿粉、碳颗粒经混合、成型、烧制后,其强度较高,它能够在水中长期浸泡,并不易粉化;因经烧制后在表面上形成的孔隙率较高,其具有吸附水中杂质及悬浮物效果明显的特点;因在本发明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它便于与在河、湖底部或堤坝相固定,使其现场施工更加简便。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硬质粘土熟料60吨、软质粘土60吨、铁矿粉15吨、碳颗粒10吨。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在高速混练机中混练,然后将该混合料置入压砖机内压制并烧制成本发明即可。使用时,用钢筋通过通孔2将人工河石1串在一起,再将该钢筋焊接预埋在河、湖底部或堤坝上的连接钢筋上即可。
实施例2取硬质粘土熟料43吨、软质粘土40吨、铁矿粉6吨、碳颗粒4吨。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在高速混练机中混练,然后将该混合料置入压砖机内压制并烧制成本发明即可。使用时,用钢筋通过通孔2将人工河石1串在一起,再将该钢筋焊在河、湖底部或堤坝上的连接钢筋上即可。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60软质粘土25~60铁矿粉 1~15碳颗粒 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50软质粘土30~55铁矿粉 1~10碳颗粒 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45软质粘土30~50铁矿粉 2~8碳颗粒 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3软质粘土40铁矿粉6碳颗粒4
5.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人工河石(1)的形状为不规则弧形球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人工河石(1)的形状为椭圆形球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人工河石(1)的形状为圆形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人工河石,其特征在于人工河石(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河石,它包括下列原料组份(以重量份计)硬质粘土熟料40~60、软质粘土25~60、铁矿粉1~15、碳颗粒1~10。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水中易粉化、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吸附水中杂质及悬浮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文档编号C02F1/28GK1401584SQ0213552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绍明, 刘加善, 石磊, 谢进新 申请人: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耐火材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