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41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靠于垂直硬质护岸外侧的生态浮床,具体涉及一种河道, 以及河口污染水域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水域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域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环境 问题。在加强排污监管和污染治理的同时,如何加强水域水体的各种生物活动,也成为治理 污染水域的一种重要途径。生态浮床能很好的促进水域水体的各种生物和微生物活动,从 如何为植被提供生长载体来看,现有的生态浮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孔穴式的;一类是 网式的。前者,如在泡沫板或类似材料上打孔制成,然后将植物插入该孔穴中,植物的根系 从浮床底部伸出。这类浮床虽然能满足植物不倒伏和浮在水面上生长的要求,但也有一些 不足(1)所挖孔穴空隙不能随植物生长而变化,往往会出现,栽种的初期要设法增加植株 的稳定性,在孔穴中加入海绵等来增加紧固性,到了栽种的后期,原来看似过大的孔穴又可 能成为植物继续生长的限制因素。(2)泡沫板等表面光滑,很难生物挂膜,对生态浮床净水 功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3)这类材料透气 性差,几乎完全隔绝了空气和水之间的氧传递, 损害了空气对水体的富氧作用。(4)泡沫板等容易损坏,损坏后将成为不可生物降解的白色 垃圾,引起二次污染。这类生态浮床也有用竹子制作的报道,但是竹子是一种稀缺资源,特 别是在中国北方,大量使用比较困难。另一种做法就是利用网线或者网状物承载植物生长。 例如李兆华发明的“网线植物水培浮床”和“全塑组合式植物水上栽培浮床”,等等。此外, 也有用塑料瓶打孔制作的植物水培养浮床,植物根系可以伸出原有空间,伸展到水体之中, 但几乎完全依靠植物,没有很好的发挥生物膜的净水功能。也有关于在浮床下部挂设填料 的发明,填料是聚烯烃、聚酰胺的合成物。例如操家顺等发明的“浮床植物及生物膜复合 技术原位净化受污染河水方法”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生态浮床,具有高效的净化能力,且其成 本低廉,加工方便,寿命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型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固定装置,浮床内填充有植物种植基,其下挂 有悬挂填料,浮床置于水体中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护岸上,浮床包括浮框、承托网,承托网 为经裹塑处理的钢丝网,其制成筐形结构挂于浮框上。进一步,所述浮框上设有若干第二塑料块,第二塑料块由两片大小不同的塑料片 粘贴而成,外层塑料块长于内层,在外层塑料块与浮框管壁之间形成挂网沟槽。所述浮框上还设有若干第一塑料块,第一塑料块由两片塑料片分别粘贴于浮框上 形成沟槽。所述浮框为长方形结构密闭浮框,承托网对应为四边折起的长方体筐形。[0009]所述固定装置与浮框之间采用绳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内套管设于外套管内,外套管开有端到端的滑槽,滑槽侧的内套管上设有连接浮框的固定卡,外套管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于护岸上。所述内套管对应外套管滑槽位置的内壁加设肋片。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管卡、直角固定卡片、膨胀螺丝,固定管卡一端为半圆结 构对称包覆外套管,另一端连接固定于直角固定卡片上,直角固定卡片的另一端则与固定 于护岸上的膨胀螺丝连接固定。所述外套管设有固定管卡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由三块弧形塑料块粘贴而成,两个较短的塑料块和一个较长塑料块, 较短塑料块粘贴于外套管上,中间间隔一定距离,较大塑料块粘贴于其上,外层塑料块与外 套管管壁之间形成可穿设的孔洞。整个浮床由五大部分组装而成①密封独立浮框②经过裹塑防锈处理的钢丝承托 网③填料种植基④高分子仿生悬挂填料⑤滑动套管固定杆。①密封独立浮框采用抗日光照射能力较强的PP-R管(三型聚丙烯管),四根外 径为IOcm的厚皮PP-R管和四个90°弯头经胶水粘结构成密闭浮框。浮框的内框尺寸为 1000 X 500mm2 (可根据需要改变浮框的形状和尺寸)。②经过裹塑防锈处理的钢丝承托网一毫米的新钢丝网,经四周折边处理后,浸泡 于融化的塑料中,然后捞起,冷却,即成为部件成品。③植物种植基种植基可使用海绵、陶粒、火山玄武岩等净水轻质填料,这些填料 具有表面多微孔,内部网纵横交错,不易结板,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浮 床种植基填料不仅便于种植植被,而且也为各种生物生存提供载体。④高分子仿生悬挂填料可以是聚烯烃和聚酰胺的合成物,或者三元乙丙和聚丙 烯的合成物,该部分没有太多的局限性,只要具有性质稳定,耐气候变化,耐紫外线等特点 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浮床下部的挂设填料。滑动套管固定杆内外套管采用耐日照的PP-R管制作,保证浮床在平行于陡直河 岸的同一平面内上下移动。外套管被膨胀螺丝固定于陡直护岸,中部可位于常年水位波动 最低点和最高点的中间位置,内层套管通过固定卡和1小段编织绳与浮床相连,这段绳索 实现了浮床和套管固定杆的软连接。内套管可在底部填设一些有浮力的材料,抵消掉内套 管的重力,保证内套管随浮床移动灵活。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塑料这种 具有原料充足、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的材料,配合使用经过裹塑防 锈处理的钢丝,使浮床的适应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整个浮床各部分部件都可以重复多次 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部分组装部件,例如轻质净水填料和高分子人造悬浮填料等, 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承托网悬挂于浮框之上,拆解方便。另外,整个浮床采用滑 动套管连接,对水位波动较频繁的通航河道有很好的适应性。
图1是浮床俯视图。图2是浮床承托网和悬挂填料图。图3是浮床横剖面。[0026]图4是浮床挂网装置横剖面图。图5是浮床挂网装置纵剖面图。图6是外套管图。图7是内套管图。图8是固定卡示意图。 图9是浮床整体效果图。图10是外套管固定装置水平剖面图。图11是外套管固定装置纵剖面图。其中有浮框1 ;承托网2 ;防滑塑料块3 ;悬浮填料固定绳4 ;人工悬挂填料5 ;重 叠挂网塑料块6 ;外套管7 ;滑槽8 ;内套管9 ;固定卡10 ;膨胀螺丝11 ;固定螺丝12 ;固定孔 13 ;直角固定卡片14 ;护岸15 ;塑料管皮16 ;打孔塑料管17 ;半圆形固定管卡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浮床部分浮床的主体由浮框1和承托网2构成,浮框1采用抗日光照射能力较强 的PP-R管(三型聚丙烯管),四根外径为IOcm的厚皮PP-R管和四个90°弯头经胶水粘结 构成密闭浮框。浮框1的形状为长方形,内框长1000mm,宽500mm。承托网2由直径Imm的 新钢丝网四周折起构成筐形,四边都需经过折边处理(四边各折入一根与边等长的2. 5mm 粗的铁丝),为能牢固悬挂于浮框1,最后形成的水盆状承托网2经裹塑处理(即浸泡于融 化的塑料中,然后捞起,冷却)后制成浮床成品部件。承托网2的高度为100mm,承托网2内 可以设为方形网格,每个方孔的尺寸为20X20mm。承托网2内部填充有植物种植基,种植 基主要可使用海绵、陶粒、火山玄武岩等净水轻质填料,这些填料具有表面多微孔,内部网纵横交错,不易结板,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承托网2下部连接有悬浮填 料固定绳索4,绳索4上悬挂有高分子人工悬挂填料5,悬挂填料5可以是聚烯烃和聚酰胺, 也可以是三元乙丙和聚丙烯,或者丁腈和聚氯乙烯、丁腈和聚丙烯等具有性质稳定,持久耐 用等特点的材料,可以悬挂在污染水中长期发挥作用。在悬挂填料3的下方,悬挂与水流方 向平行的打孔塑料管17,防止悬浮填料浮起。第二塑料块6为两块重叠粘贴于浮框的塑料 块,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挂网,承托网的网丝能够嵌入第二塑料块6的槽中,在承托网重 力和浮框浮力的反向作用下,牢固而不会滑脱。为了经济有效,第二塑料块6的材料可采用 截下来的管头等,为了满足挂网需要,可以再浮框1上,每隔IOcm就设置一个第二塑料块6, 第二塑料块6由两片大小不同的塑料片粘贴而成,外层塑料块长于内层,从而在外层塑料 块与浮框1管壁之间形成挂网沟槽。滑动固定部分主要由内套管9、外套管7构成,外套管7设有一端到另一端的滑 槽8,槽宽20mm,内套管9置于外套管7内,在开有滑槽侧的内套管7上设有固定卡10通过 绳索捆绑连接浮框1,固定卡10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即可位于中部,也可位于两端。浮 框1在相应位置设有第一塑料块3,第一塑料块3为两块分开粘贴于浮框1上的塑料块,两 塑料块之间分割2cm以形成沟槽,将绳索限定于沟槽内,防止其左右滑动。同样是粘贴于浮 框1上,第一塑料块3与第二塑料块6的材料可以相同,但是其位置是错开的,例如,第一塑 料块3可以粘贴于浮框管壁的上侧,而第二塑料块6则可以粘贴于浮框管壁的侧面。为了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 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 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 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 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 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复合型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固定装置,浮床内填充有植物种植基,其下挂有悬挂填料,浮床置于水体中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护岸上,其特征在于浮床包括浮框、承托网,承托网为经裹塑处理的钢丝网,其制成筐形结构挂于浮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上设有若干第二塑料 块,第二塑料块由两片大小不同的塑料片粘贴而成,外层塑料块长于内层,在外层塑料块与 浮框管壁之间形成挂网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上还设有若干第 一塑料块,第一塑料块由两片塑料片分别粘贴于浮框上形成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为长方形结构密闭浮 框,承托网对应为四边折起的长方体筐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与浮框之间采用 绳索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管、 外套管,内套管设于外套管内,外套管开有端到端的滑槽,滑槽侧的内套管上设有连接浮框 的固定卡,外套管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于护岸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对应外套管滑槽位 置的内壁加设肋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管卡、 直角固定卡片、膨胀螺丝,固定管卡一端为半圆结构对称包覆外套管,另一端连接固定于直 角固定卡片上,直角固定卡片的另一端则与固定于护岸上的膨胀螺丝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设有固定管卡穿过 的固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由三块弧形塑料块 粘贴而成,两个较短的塑料块和一个较长塑料块,较短塑料块粘贴于外套管上,中间间隔一 定距离,较大塑料块粘贴于其上,外层塑料块与外套管管壁之间形成可穿设的孔洞。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型生态浮床,其包括浮床、固定装置,浮床内填充有植物种植基,其下挂有悬挂填料,浮床置于水体中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护岸上,浮床包括浮框、承托网,承托网为经裹塑处理的钢丝网,其制成筐形结构挂于浮框上,浮框可以为长方形结构密闭浮框,承托网对应为四边折起的长方体筐形。固定装置与浮框之间采用绳索连接,其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内套管设于外套管内,外套管开有端到端的滑槽,滑槽侧的内套管上设有连接浮框的固定卡,外套管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于护岸上。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净水功能强大,无二次污染,植物根系和人造悬浮填料结合使用,大大增强了浮床的微生物挂膜作用。
文档编号C02F3/32GK201553647SQ20092020821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侯高健, 刘佳, 徐竟成, 陆丽君, 黄翔峰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