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83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接触氧化池为整套处理系统核心部位,生物接触氧化法实质是给水体充氧,在好氧菌的作用下,细菌不断分解有机物来达到净水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构分散,没有将污水处理的功能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氧化池、连通管、二沉池、气提排泥管、超排管和风机房,所述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内分别设有弹性填料,缺氧池上设有进水口,接触氧化池通过连通管连接二沉池,二沉池上设有布水管和气提排泥管,二沉池外侧设有风机房。 所述二沉池上设有超排管。所述超排管入孔下装有阀门,超排管管底与二沉池的溢流堰平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设计BOD容积负荷0. 79kgB0D/m3. d ;采用2台回转式鼓风机提供气源,气水比12 :1,该类风机具有噪声低、安装费用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采用弹性填料为生物膜的载体,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阻力小、经久耐用等优点,且价格便宜、货源广,是目前用的最多的填料,设计填料长度2200mm,直径150mm;曝气器采用橡胶膜片式曝气器,该类曝气器与其他类型曝气器相比具有气孔小(80-100um), 氧利用率高(18. 4-27. 7%)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为弹性填料、2为布水管、3为进水口、4为缺氧池、5为接触氧化池、6为连通管、7为二沉池、8为气提排泥管、9为超排管、10为风机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弹性填料1、布水管2、进水口 3、 缺氧池4、接触氧化池5、连通管6、二沉池7、气提排泥管8、超排管9和风机房10,所述缺氧池4和接触氧化池5内分别设有弹性填料1,缺氧池4上设有进水口 3,接触氧化池5通过连通管6连接二沉池7,二沉池7上设有布水管2和气提排泥管8,二沉池7外侧设有风机房10。
二沉池7上设有超排管9。超排管9入孔下装有阀门,超排管9管底与二沉池7的溢流堰平齐。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弹性填料(1)、布水管(2)、进水口(3)、缺氧池(4)、接触氧化池(5)、连通管(6)、二沉池(7)、气提排泥管(8)、超排管(9)和风机房(10),所述缺氧池(4)和接触氧化池(5)内分别设有弹性填料(1),缺氧池(4)上设有进水口(3),接触氧化池(5)通过连通管(6)连接二沉池(7),二沉池(7)上设有布水管(2) 和气提排泥管(8 ),二沉池(7 )外侧设有风机房(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7)上设有超排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排管(9)入孔下装有阀门,超排管(9)管底与二沉池(7)的溢流堰平齐。
全文摘要
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弹性填料(1)、布水管(2)、进水口(3)、缺氧池(4)、接触氧化池(5)、连通管(6)、二沉池(7)、气提排泥管(8)、超排管(9)和风机房(10),本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设计BOD容积负荷大;安装费用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采用弹性填料为生物膜的载体,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阻力小、经久耐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9/14GK102464432SQ2010105485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周东平 申请人:无锡市德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