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

文档序号:483172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湖泊水体的生态保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承载着区域调蓄纳洪、城市供水、增殖水产、沟通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湖泊水面资源开发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水面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多态相和精深化。围网养殖是湖区水面资源人工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加之过度养殖,围网养殖使湖泊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鱼、蟹排泄物和残饵代谢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长期的累积和叠加效应引起的沉积物肥力增加,水生植被退化和水绵滋生,以及由于污染效应和障碍效应而影响周围环境恶化和水生植被退化,形成污染物的积累、污染负荷量的增加和植被退化的恶性循环。可见,湖泊养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危及湖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相当一部份湖泊进行了退围还湖及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湖泊,实行大规模网围拆除。但同时又面临一个问题,即水生植被恢复困难,水质未见明显好转。网围拆除后,湖面风浪较以前增大,可能水草难以扎根生长, 好不容易扎根的水草也由于风大浪急水混等因素不能正常生长。并且,拆除网围后渔民未捕干净的杂鱼,进入大水体,对水草的牧食,也是影响水生植被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需要针对目前的湖泊水环境现状建立一套方法有效恢复养殖迹地水生植被。而现有的湖泊水生植被恢复方法不能有效克服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湖泊水生植被恢复方法水生植被恢复困难,水质未能明显好转等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网围消浪和控制草食性鱼类牧食,构建水生植被恢复小环境,而后依次种植先锋浮叶植物和目标沉水植物以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先锋浮叶植物,之后种植目标沉水植物。优选地,所述网围为双层网围。优选地,所述双层网围的间距为4 5米。优选地,所述网围包括墙网、石龙、竹桩、脚绳、脚桩;所述墙网是所述网围主体,所述石龙用于固定所述墙网底纲,所述竹桩是所述墙网的支柱,在每段所述竹桩间石龙上扎一根所述脚桩,并斜插入底泥中,所述脚绳用于加固所述竹桩强度,所述脚绳上端扎在所述竹桩顶端,下端扎在所述脚桩上,并倾斜插入底泥中。
优选地,所述墙网的网目为2. 5 3厘米;所述石龙直径为8 13厘米,每米重 5 10公斤,结制好的石龙与所述墙网的底纲缝制在一起;所述竹桩根部的直径为8 9厘米,打入底泥0. 8 1米深,所述竹桩间距1. 5 2米;所述脚绳与水面成30 45°C的角度倾斜插入底泥中。优选地,所述墙网由9股聚乙烯线编结而成;所述石龙由聚乙烯线编结的网包裹砾石或碎石构成;所述脚绳为长度为40 50mm、直径为3mm的聚乙烯绳。优选地,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肉食性鱼类。优选地,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舶,放养的密度为每公顷水面鳜鱼80 120尾,黄颡鱼800 1200尾和S嘴红舶80 120尾。优选地,所述先锋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4 6米, 当所述先锋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70%时,引种目标沉水植物。优选地,所述先锋浮叶植物为红菱和荇菜,所述红菱采用幼苗栽种法,选择分盘期的菱角移栽,5颗为一束,栽种时用长柄木杈杈住苗束绳头,插入底泥中固定,行株间距 2. 5 3米,沿围隔内网栽种;所述荇菜采用块茎繁殖法,用网兜包裹块茎绑系在竹片上, 插入底泥,栽种间距2. 5 3米,同红菱交替种植;所述目标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苦草、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所述目标沉水植物栽种采用成苗根部带泥栽种法,5 6株捆绑后,用长柄木杈将水草根部叉入底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湖泊水动力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的知识相结合,针对大型水体风浪扰动较大,水生植物难以扎根生长,草食性鱼类牧食干扰的特点,构建网围降低湖泊风速,建立水生植被恢复小环境,并清除草食性鱼类以利于水生植物早期生长,通过首先引种先锋浮叶植物以增加水体透明度,而后续种目标沉水植物,达到循序渐进恢复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构建稳定的水生植物群落的目的;
2、应用于由于过度养殖引起的生态受损,网围拆除后需要生态重建的大型浅水湖泊, 具有针对性强,投资少,效果明显的优势,对大型水体生态受损区水生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实施地点为东太湖,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网围构建
网围的面积大小均为437mX^;3m,约0. 115km2。网围主要由墙网、石龙、竹桩、脚绳、脚桩组成。墙网是网围主体,由内墙网和外墙网组成,墙网间距4米,由9股聚乙烯线编结而成,网目2. 5厘米。石龙是固定墙网底纲的主体,由聚乙烯线编结的网包裹砾石或碎石构成。石龙直径8厘米,每米约重5公斤,结制好的石龙与墙网的底纲缝制在一起。在每段竹桩间的石龙上扎一根脚桩,并斜插入底泥中,以防大风造成的石龙位移。竹桩是墙网的支柱,竹桩根部的直径为8厘米,打入底泥0.8米深,竹桩间距1.5米。脚绳是加固竹桩强度的,为长GOmm) X直径(Φ3πιπι)的聚乙烯绳,上端扎在竹桩顶端,下端扎在离竹桩有段距离的脚桩上,所述脚绳与水面成30°C的角度倾斜插入底泥中。2、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
在网围去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鳜鱼、黄颡鱼、翘嘴红舶等肉食性鱼类,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控制杂鱼的数量。放养密度为每公顷水面鳜鱼 80尾,黄颡鱼800尾和翘嘴红舶80尾。3、栽种植物
先锋浮叶植物采用的是红菱和荇菜。红菱采用幼苗栽种法,选择分盘期的菱角移栽, 5颗为一束,栽种时用长柄木杈杈住苗束绳头,插入底泥中固定,行株间距2. 5米,沿围隔内网栽种。荇菜采用块茎繁殖法,用网兜包裹块茎绑系在竹片上,插入底泥,栽种间距2. 5米, 同红菱交替种植。先锋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4米。待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70%时,先后引种目标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目标沉水植物栽种采用成苗根部带泥栽种法,5株捆绑后,用长柄木杈将水草根部叉入底泥。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内、外墙网间距4. 5米,墙网网目2. 8厘米;石龙直径10厘米,每米约重7. 5公斤。竹桩根部的直径为8厘米,打入底泥0.9米深,竹桩间距1.8米。脚绳为长 G50mm)X直径(Φ3πιπι)的聚乙烯绳,所述脚绳与水面成40°C的角度倾斜插入底泥中。所述步骤2中的放养密度为每公顷水面鳜鱼100尾,黄颡鱼1000尾和翘嘴红舶 100 尾。所述步骤3中插入底泥中固定的红菱行株间距2. 8米。荇菜栽种间距2. 8米。先锋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5米。目标沉水植物5株捆绑后,用长柄木杈将水草根部叉入底泥。实施例3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内、外墙网间距5米,墙网的网目为3厘米;石龙直径13厘米,每米约重 10公斤。竹桩根部的直径为9厘米,打入底泥1米深,竹桩间距2米。脚绳为长(50mm) X 直径(Φ3πιπι)的聚乙烯绳,所述脚绳与水面成45°C的角度倾斜插入底泥中。所述步骤2中的放养密度为每公顷水面鳜鱼120尾,黄颡鱼1200尾和翘嘴红舶 120 尾。所述步骤3中插入底泥中固定的红菱行株间距3米。荇菜栽种间距3米。先锋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6米。目标沉水植物6株捆绑后,用长柄木杈将水草根部叉入底泥。上述实施例适用于由于过度养殖引起的生态受损,网围拆除后需要生态重建的大型浅水湖泊,针对大型水体风浪扰动较大,水生植物难以扎根生长,草食性鱼类牧食干扰的特点,通过构建网围降低湖泊风速,建立水生植被恢复小环境,并清除草食性鱼类以利于水生植物早期生长,通过首先引种先锋浮叶植物以增加水体透明度,而后续种目标沉水植物, 达到循序渐进恢复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构建稳定的水生植物群落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网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双层网围,只要是通过构建网围降低湖泊风速,无论网围是单层或是多层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理,放养肉食性鱼类目的在于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控制杂鱼的数量,因此其种类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舶;所述先锋浮叶植物用以增加水体透明度,因此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红菱和荇菜;所述目标沉水植物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伊乐藻、苦草、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先锋浮叶植物,之后种植目标沉水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围为双层网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网围的间距为4 5米。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围包括墙网、石龙、竹桩、脚绳、脚桩;所述墙网是所述网围主体,所述石龙用于固定所述墙网底纲,所述竹桩是所述墙网的支柱,在每段所述竹桩间石龙上扎一根所述脚桩,并斜插入底泥中,所述脚绳用于加固所述竹桩强度,所述脚绳上端扎在所述竹桩顶端,下端扎在所述脚桩上,并倾斜插入底泥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网的网目为2. 5 3厘米;所述石龙直径为8 13厘米,每米重5 10公斤,结制好的石龙与所述墙网的底纲缝制在一起;所述竹桩根部的直径为8 9厘米,打入底泥0. 8 1米深,所述竹桩间距1. 5 2米;所述脚绳与水面成30 45°C的角度倾斜插入底泥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网由9股聚乙烯线编结而成;所述石龙由聚乙烯线编结的网包裹砾石或碎石构成;所述脚绳为长度为40 50mm、直径为3mm的聚乙烯绳。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的步骤包括在网围区内采用围网拉捕的方法清除草食性鱼类和小杂鱼,同时放养肉食性鱼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食性鱼类为鳜鱼、黄颡鱼和翘嘴红舶,放养的密度为每公顷水面鳜鱼80 120尾,黄颡鱼 800 1200尾和S嘴红舶80 120尾。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锋浮叶植物种植范围为沿网围的内网向网围内部纵深4 6米,当所述先锋浮叶植物栽种范围覆盖度达到所述网围内水表面积的70%时,引种目标沉水植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锋浮叶植物为红菱和荇菜,所述红菱采用幼苗栽种法,选择分盘期的菱角移栽,5颗为一束,栽种时用长柄木杈杈住苗束绳头,插入底泥中固定,行株间距2. 5 3米,沿围隔内网栽种;所述荇菜采用块茎繁殖法,用网兜包裹块茎绑系在竹片上,插入底泥,栽种间距2. 5 3米,同红菱交替种植;所述目标沉水植物为伊乐藻、苦草、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所述目标沉水植物栽种采用成苗根部带泥栽种法,5 6株捆绑后,用长柄木杈将水草根部叉入底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水体养殖迹地水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网围,清除网围区草食性鱼类,在网围内引种浮叶植物,后续种沉水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网围消浪和控制草食性鱼类牧食,构建水生植被恢复小环境,而后依次种植先锋浮叶植物和目标沉水植物以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改善水体环境,从而修复水生生态系统。
文档编号C02F3/32GK102320691SQ20111025267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曾庆飞, 胡维平, 谷孝鸿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