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109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培养藻类使用的海水要求新鲜、清洁,但凡含有铁锈、油污和原生动物的海水,都会导致培养的失败。目前对藻类培养用海水的常用处理方法是煮沸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处理含有原生动物的海水时效果均不理想,用这两种方法处理之后的海水用于培养藻类之后,在一到二周内均会产生原生动物的爆发,导致藻类培养的失败。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有效去除海水中原生动物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但是目前关于这类系统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它设有气泵、由中间水管连通的生物处理桶和化学处理桶;所述的生物处理桶上设有进水管和第一进料口,底面设有位于中间水管上方的第一滤网;所述的化学处理桶设有第二进料口,底面设有出水管和位于出水管上方的第二滤网,并与曝气管连通;所述的中间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开关。所述的化学处理桶的底面设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集合了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含有原生动物海水相对于其它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彻底、处理之后的海水用于藻类培养不会发生原生动物爆发、节约烧水用的煤或电,以及避免在烧水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的优占.2、本实用新型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生物处理桶2.化学处理桶3.中间水管4.第一开关[0016]5.进水管
6.第二开关8.第一滤网10.出水管12.第二滤网14.曝气管 7.第一进料口9.第二进料口11.第三开关13.气泵15.支架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设有生物处理桶I和化学处理桶2。所述的生物处理桶I的底部和化学处理桶2的顶部之间通过中间水管3连通,所述的中间水管3上设有第一开关4。所述的生物处理桶I的顶部设有进水管5,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有第二开关6 ;生物处理桶I的顶部还设有第一进料口 7。所述的生物处理桶I内部的底面设有第一滤网8,所述的第一滤网8为圆柱体,其底面正好位于中间水管3的正上方。所述的化学处理桶2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 9。所述的化学处理桶2的底部设有出水管10,所述的出水管10上设有第三开关11 ;化学处理桶2内部的底面还设有第二滤网12,所述的第二滤网12为圆柱体状,其底面正好位于出水管10的正上方。所述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还设有气泵13,所述的气泵13通过曝气管14与化学处理桶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的化学处理桶2的底面还设有支架15,所述的支架15为三角支架。需要说明的,所述的生物处理桶I和化学处理桶2可以设计成一个整体,也可以设计成两层,二者之间利用支架支撑固定;所述的第一滤网8和第二滤网12的孔径为50 μ m,可有效滤去丰年虫及其粪便。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丰年虫具有捕食藻类和原生动物的特点,用丰年虫去除养藻海水中的生物;然后对处理过的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海水再用20mg/L量的过氧化氯进行处理,曝气,最后排出海水。其具体操作是打开第二开关6,海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生物处理桶1,将丰年虫亚成体通过第一进料口 7投入生物处理桶I中,生物处理桶I处理的时间根据投入丰年虫的量和桶中原生动物的量而定。一般丰年虫跟原生动物的量在1:30的时候,12小时之后能将原生动物去除干净,之后再过12个小时将藻类去除干净。打开中间水管3上的第一开关4,海水经过第一滤网8滤去丰年虫及其粪便后进入到化学处理桶2中,根据海水的量从第二进料口9向化学处理桶2中加入过氧化氯,使其最终浓度为20mg/L。打开气泵13,通过曝气管14曝气4小时,打开出水管10处的第三开关11将处理之后的水排出,按照配方加入培养液即可用于接种藻类,进行培养。利用该养藻海水处理系统处理含有原生动物海水,海水处理彻底,处理之后的海水用于藻类培养不会发生原生动物爆发,并可节约烧水用的煤或电,同时避免在烧水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气泵、由中间水管连通的生物处理桶和化学处理桶;所述的生物处理桶上设有进水管和第一进料口,底面设有位于中间水管上方的第一滤网;所述的化学处理桶设有第二进料口,底面设有出水管和位于出水管上方的第二滤网,并与曝气管连通;所述的中间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处理桶的底面设有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生物和化学方法的养藻海水处理系统,它设有气泵、由中间水管连通的生物处理桶和化学处理桶;所述的生物处理桶上设有进水管和第一进料口,底面设有位于中间水管上方的第一滤网;所述的化学处理桶设有第二进料口,底面设有出水管和位于出水管上方的第二滤网,并与曝气管连通;所述的中间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开关。其优点表现在集合了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处理含有原生动物海水具有处理彻底、避免藻类培养过程中原生动物爆发、节约煤电和防止烧水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的优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02F3/32GK202881056SQ2012205640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惠仙, 俞佳锋, 薛俊增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