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402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消化调节池、曝气装置、过滤池和电机;所述消化调节池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的隔板,在消化调节池内设置有水平的搅拌轴,搅拌桨包括垂直于搅拌轴的支杆和平行于搅拌轴的刮板;在所述曝气装置中设置有吸入室,吸入室的周围安装有喷嘴和扩压管,在吸入室的顶部开有进气口,述过滤池的中部安装有消毒层,消毒层包括有纤维层、颗粒活性炭和生物膜层。本实用新型利用有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且不含大量有毒化学制剂,在过滤池中设置了消毒层,消毒层以纯物理方式达到水质净化、除垢、防垢、杀菌、消毒,避免对自来水污染。
【专利说明】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江河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水体水质不断恶化,多数河流由过去的国家一、二类地面水水质标准,降为二、四类甚至更低的标准,这给以江河为水源的城市自来水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给这些自来水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0003]自来水的净水工艺具有特殊性,即自来水不能用有毒性、大剂量药剂进行净化处理,因为残留在自来水中的化学物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传统的运用氯气、臭氧、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净水剂进行净水处理的方法,这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有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消毒层以纯物理方式达到水质净化、除垢、防垢、杀菌、消毒的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消化调节池、曝气装置、过滤池和电机;所述消化调节池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的隔板,隔板将消化调节池平均分为两个腔体,隔板的高度为消化调节池高度的1/2?2/3,在消化调节池内设置有水平的搅拌轴,搅拌轴左端与电机连接,且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的右端穿过隔板,且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垂直于搅拌轴的支杆和平行于搅拌轴的刮板;在消化调节池左侧腔体内装填有厌氧污泥,消化调节池右侧腔体内装填有兼性污泥,在消化调节池内安装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曝气装置连通;在所述曝气装置中设置有吸入室,吸入室的周围安装有喷嘴和扩压管,在吸入室的顶部开有进气口,吸入室内装填有好氧污泥,在曝气装置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通过管道与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中部安装有消毒层,消毒层包括有纤维层、颗粒活性炭和生物膜层,在消毒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提升泵,第三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出水管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消化调节池上开有进水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在搅拌轴上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消化调节池的两个腔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与扩压管的数量均为8?15个,所述喷嘴的喷嘴口正对扩压管的管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层、颗粒活性炭和生物膜层从上往下依次压合在一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有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且不含大量有毒化学制剂,符合自来水饮用标准,在过滤池中设置了消毒层,消毒层以纯物理方式达到水质净化、除垢、防垢、杀菌、消毒,避免对自来水污染,使自来水更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的消毒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消化调节池,2-曝气装置,3-过滤池,4-电机,5-搅拌桨,6-搅拌轴,7-隔板,8-厌氧污泥,9-兼性污泥,10-喷嘴,11-吸入室,12-进气口,13-扩压管,14-好氧污泥,
15-消毒层,151-纤维层,152-颗粒活性炭,153-生物膜层,16-第一提升泵,17-第二提升泵,18-第三提升泵,1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消化调节池1、曝气装置2、过滤池3和电机4 ;所述消化调节池I上开有进水口 19,在消化调节池I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的隔板7,隔板7将消化调节池I平均分为两个腔体,隔板7的高度为消化调节池I高度的1/2?2/3,两腔体连通在一起,当左腔体内的水位高于隔板7时自来水就能进入右腔体,在消化调节池I内设置有水平的搅拌轴6,搅拌轴6左端与电机4连接,且电机4驱动搅拌轴6转动,搅拌轴6的右端穿过隔板7,且搅拌轴6上固定有搅拌桨5,搅拌桨5包括垂直于搅拌轴6的支杆和平行于搅拌轴6的刮板,搅拌桨5在搅拌轴6上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消化调节池I的两个腔体内;在消化调节池I左侧腔体内装填有厌氧污泥8,消化调节池I右侧腔体内装填有兼性污泥9,在消化调节池I内安装有第一提升泵16,第一提升泵16通过管道与曝气装置2连通;在所述曝气装置2中设置有吸入室11,吸入室11的周围安装有喷嘴10和扩压管13,喷嘴10与扩压管13的数量均为8?15个,所述喷嘴10的喷嘴口正对扩压管13的管口,在吸入室11的顶部开有进气口 12,吸入室11内装填有好氧污泥14,在曝气装置2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提升泵17,第二提升泵17通过管道与过滤池3连通;所述过滤池3的中部安装有消毒层15,消毒层15包括有纤维层151、颗粒活性炭152和生物膜层153,且从上往下依次压合在一起,在消毒层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提升泵18,第三提升泵18通过管道与出水管连通。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自来水从进水口 29进入消化调节池I内,依次经过消化调节池I的两个腔体,进行厌氧处理,同时,两个同轴的搅拌浆5对两个腔体进行搅拌混合,厌氧处理后,被第一提升泵16抽入到曝气装置2中,曝气装置2内装填有好氧污泥14,对自来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最后自来水被送入到过滤吃3内,通过过滤池3内设置消毒层15充分消毒过滤,消毒层15下方的自来水达标并通过第三提升泵18排出。
[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消化调节池(I)、曝气装置(2)、过滤池(3)和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调节池(I)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的隔板⑵,隔板(7)将消化调节池⑴平均分为两个腔体,隔板(7)的高度为消化调节池⑴高度的1/2?2/3,在消化调节池⑴内设置有水平的搅拌轴(6),搅拌轴(6)左端与电机(4)连接,且电机⑷驱动搅拌轴(6)转动,搅拌轴(6)的右端穿过隔板(7),且搅拌轴(6)上固定有搅拌桨(5),搅拌桨(5)包括垂直于搅拌轴(6)的支杆和平行于搅拌轴(6)的刮板;在消化调节池(I)左侧腔体内装填有厌氧污泥(8),消化调节池(I)右侧腔体内装填有兼性污泥(9),在消化调节池(I)内安装有第一提升泵(16),第一提升泵(16)通过管道与曝气装置(2)连通;在所述曝气装置(2)中设置有吸入室(11),吸入室(11)的周围安装有喷嘴(10)和扩压管(13),在吸入室(11)的顶部开有进气口(12),吸入室(11)内装填有好氧污泥(14),在曝气装置(2)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提升泵(17),第二提升泵(17)通过管道与过滤池(3)连通;所述过滤池(3)的中部安装有消毒层(15),消毒层(15)包括有纤维层(151)、颗粒活性炭(152)和生物膜层(153),在消毒层(15)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提升泵(18),第三提升泵(18)通过管道与出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调节池(I)上开有进水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5)在搅拌轴(6)上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消化调节池(I)的两个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0)与扩压管(13)的数量均为8?15个,所述喷嘴(10)的喷嘴口正对扩压管(13)的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城镇自来水供水工艺改善和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151)、颗粒活性炭(152)和生物膜层(153)从上往下依次压合在一起。
【文档编号】C02F9/14GK204097279SQ20142047326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杨长有 申请人:北京太和洁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