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板(2)、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的回收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框体装置(4)、位于所述框体装置(4)上方的风扇装置(5)、位于所述回收装置(3)左侧的管道装置(6)、位于所述框体装置(4)右侧的升降装置(7)、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7)上的电机装置(8)及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集中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的第一滚轮(12);所述框体装置(4)包括第一框体(4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41)内左右两侧的散热框(42)、收容于所述散热框(42)内的加热棒(4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44),所述第一框体(41)的侧面设有第四通孔(411);所述集中装置(9)包括定位环(91)、位于所述定位环(91)左侧的第三斜杆(92)、位于所述定位环(91)右侧的第四横杆(93)、收容于所述定位环(91)内的支撑环(94)、收容于所述支撑环(94)内的第一集中环(95)、位于所述支撑环(94)上方的横板(96)、设置于所述横板(96)上的第三过滤网(97)及位于所述横板(96)上方的第二集中环(98);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所述管道装置(6)包括第二管道(6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61)上的风机(62)、位于所述风机(62)下方的第一支架(63)、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61)上的第二阀门(64)、位于所述第二管道(61)上端的集中框(65)、收容于所述集中框(65)内的第二过滤网(66)及位于所述集中框(65)右侧的第二横杆(67);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第一支撑杆(71)、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1)内的第三弹簧(72)、位于所述第三弹簧(72)上方的第二支撑杆(7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右侧的第二弯曲杆(7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左侧的第二支架(75)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75)左侧的第二斜杆(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杆(92)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9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92)的上端与所述定位环(9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93)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93)的左端与所述定位环(9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9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框(65)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41)贯穿所述集中框(6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集中框(65)的左表面设有第五通孔(651),所述第二管道(6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651)且与所述集中框(6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66)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6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66)位于所述第五通孔(651)的右侧,所述第二横杆(6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67)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6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7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7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711),所述第二横杆(67)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72)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7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11)内,所述第三弹簧(7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71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污泥过滤及干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杆(74)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74)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5)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7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5)的左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76)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7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7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