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生态利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94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户用生态利用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用生态利用模块。



背景技术:

村庄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且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含量较高,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经济条件、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生活用水习惯和传统农业生产需求,推进村庄生活治理要突破“就污染治污染”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低碳理念,结合农田灌溉回用,注重水资源和氮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紧密衔接。然而,目前大部分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常为传统城镇污水工艺简化后的设备,如净化槽、A2/O、SBR等工艺,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运行管理复杂、污泥处理困难、水资源及氮磷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简便、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紧密衔接的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户用生态利用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户用生态利用模块,包括沉渣隔油井、功能强化化粪池和模块化人工湿地,所述沉渣隔油井的入水口连接厨房污水出口,所述功能强化化粪池包括一个中空的池体,上部设置多个井盖,两端设置进口和出口,池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池体内部分割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第三隔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内部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沉渣隔油井的出水口连接至功能强化化粪池的第三腔体,功能强化化粪池的进口与卫生间污水出口相连接,功能强化化粪池的出口连接至模块化人工湿地。

本发明中的户用生态利用模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渣隔油井包括一个桶形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桶盖,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高于出水口,壳体内部设置有提篮,提篮的底部和侧部设置有过滤孔,提篮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之间存在距离,提篮的上部设置有手柄。

本发明中的户用生态利用模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池体由四面预制复合塑料板材围合而成,两端设置水进口和水出口,池体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多个隔腔,隔腔之间相互连通,靠近水进口的隔腔内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靠近水出口的隔腔内(储水池)设置有一台低能耗潜污泵,其余隔腔内按从下往上顺序依次布置卵石、瓜子片和细沙,并且栽种有蔬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户用生态利用模块,其采用沉渣隔油井对厨房污水进行处理,实现厨房污水的沉砂、除渣、隔油功能,有效控制厨房污水排水管的堵塞风险。化粪池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放置悬浮生物填料,构成功能强化化粪池,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悬浮生物填料上生物膜作用下被降解,降低了进入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后续设施的负荷。功能强化化粪池出水自流进入模块化人工湿地,无需采用动力输送,节约成本。与家庭种植相结合,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块化人工湿地可种植经济作物,出水通过喷灌系统用于作物浇灌,使用简便,实现水资源及氮磷资源的再利用。该户用生态利用模块运行维护简单,由村民自行维保,不需专业人员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功能强化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沉渣隔油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模块化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渣隔油井,2、功能强化化粪池,3、模块化人工湿地,4、池体,5、井盖,6、进口,7、出口,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4、第四腔体,15、第一连通孔,16、第二连通孔,17、第三连通孔,18、入水口,19、出水口,20、壳体,21、桶盖,22、提篮,23、过滤孔,24、手柄,25、池体,26、水进口,27、水出口,28、分隔板,29、潜污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户用生态利用模块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户用生态利用模块,包括沉渣隔油井1、功能强化化粪池2和模块化人工湿地3,所述沉渣隔油井1的入水口18连接厨房污水出口,所述功能强化化粪池2包括一个中空的池体4,上部设置多个井盖5,两端设置进口6和出口7,池体4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和第三隔板10,将池体4内部分割成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和第四腔体14,第一隔板8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15、第二隔板9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16、第三隔板10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17,所述第三腔体13和第四腔体14内部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沉渣隔油井1的出水口19连接至功能强化化粪池2的第三腔体13,功能强化化粪池2的进口6与卫生间污水出口相连接,功能强化化粪池2的出口7连接至模块化人工湿地3。

如图3所示,所述沉渣隔油井1包括一个桶形的壳体20,壳体20的上部设置有桶盖21,壳体20的两侧设置有入水口18和出水口19,入水口18高于出水口19,壳体20内部设置有提篮22,提篮22的底部和侧部设置有过滤孔23,提篮22的底部与壳体20的底部之间存在距离,提篮22的上部设置有手柄24。

如图4所示,所述模块化人工湿地3的池体25由四面预制复合塑料板材围合而成,两端设置水进口26和水出口27,池体25的内部通过分隔板28分隔成多个隔腔,隔腔之间相互连通,靠近水进口26的隔腔内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靠近水出口27的隔腔(储水池)内设置有一台低能耗潜污泵29,其余隔腔内按从下往上顺序依次布置卵石、瓜子片和细沙,并且栽种有蔬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厨房污水通入沉渣隔油井1内后,通过沉渣隔油井1内的篮筐过滤,实现除渣,并且在沉渣隔油井1内沉淀除砂,油污在水封弯头作用下的漂浮在沉渣隔油井1表面,可以通过人工撇除,从沉渣隔油井1出来的水进入功能强化化粪池2的第三腔体13,通过悬浮生物填料对污水进行强化降解;另外,卫生间污水从功能强化化粪池2的进口6进入功能强化化粪池2,经前面两个腔体沉淀后,再在悬浮生物填料上生物膜作用下被降解,经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模块化人工湿地3,再次经过降解后储存在储水池中,通过喷灌系统用于蔬菜的浇灌,实现水资源及氮磷资源的再利用。该户用生态利用模块由村民自行维保,不需专业人员维护。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