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4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城镇综合污水通过粗、细格栅,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

(2)通过进入沉砂池,进一步去除泥沙、小颗粒固体;

(3)沉砂池上清液进入“AAO”工艺阶段,即“厌氧—缺氧—好氧”反应池,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各类污染物质,并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厌氧池定期排泥处理;

(4)好氧反应池流出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反应池,回流比为200%;好氧反应池出水管道中泵入适量LS纳米生物循环水处理剂,投加量为0.1-0.3 t/d;

(5)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污泥回流分别回流至好氧反应池,回流比50%;厌氧反应池,回流比0.2-2%;上清液通过过滤、消毒可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S纳米生物循环水处理剂的原料质量配比为:海泡石纤维,10-20份;纯硅藻,100-150份;火山岩炭,10-20份;凹凸棒,60-100份;沸石,6-10份;促生酶剂,10-20份;氢氧化镁,0.02-0.07份;氧化铁,0.02-0.07份;葡萄糖,30-50份;好氧菌剂50-80份;厌氧菌剂,20-30份;硝化菌剂,10-20份;反硝化菌剂,10-20份;聚磷菌剂,10-20份;水解酸化菌剂,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好氧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好氧菌菌种包括地衣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亚硝化单胞菌、贝式硫菌,每个菌种单独培养,得到相应的菌液;

(2)分别量取各菌液接种到混合菌种培养基中,各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地衣芽孢杆菌 2% 份、铜绿假单胞菌 3%份、亚硝化单胞菌2%份、贝式硫菌 4%份;混合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好氧菌混合菌液;

混合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好氧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好氧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厌氧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厌氧菌菌种包括产甲烷杆菌、产甲烷球菌、脱硫弧菌,每个菌种单独培养,得到相应的菌液;

(2)分别量取各菌液接种到混合菌种培养基中,各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产甲烷杆菌 2% 份、产甲烷球菌 3% 份、脱硫弧菌 2% 份;混合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厌氧菌混合菌液;

混合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厌氧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厌氧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硝化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2)量取上述菌液接种到菌种培养基中,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5% 份;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硝化菌菌液;

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硝化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硝化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反硝化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2)量取上述菌液接种到菌种培养基中,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5% 份;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反硝化菌菌液;

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反硝化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反硝化菌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磷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2)量取上述菌液接种到菌种培养基中,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5% 份;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聚磷菌菌液;

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聚磷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聚磷菌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水解酸化菌菌种分别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K2HPO4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

水解酸化菌菌种包括产黄纤维单胞菌、淀粉芽孢梭菌、蜡状芽孢杆菌、琥珀酸拟杆菌,每个菌种单独培养,得到相应的菌液;

(2)分别量取各菌液接种到混合菌种培养基中,各菌液的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为:产黄纤维单胞菌 2% 份、淀粉芽孢梭菌3% 份、蜡状芽孢杆菌 2% 份、琥珀酸拟杆菌4% 份;混合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24~48小时,得到水解酸化菌混合菌液;

混合菌种培养基的质量配比为:酵母膏1%、蛋白胨1.5%、葡萄糖0.5%、NH4Cl20.5%、余量为水,培养基经过121℃20分钟高温灭菌;

(3)所得水解酸化菌菌液通过干燥得到水解酸化菌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每10份促生酶剂中包括有机碳源 1~2份、有机氮源1~2份、复合维生素0.5~1份、有机酸1~2份剩余为生物酶,所述有机酸选自柠檬酸、乳酸、醋酸、葡萄糖酸、苹果酸、曲酸、丙酸、琥珀酸、抗坏血酸、水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生物酶为蛋白酶、脂肪酶或纤维素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海泡石纤维:海泡石成分>85%,粒度:250~300目,密度2~2.5g/cm3,CaO<1.5%,Fe2O3<0.03%;

纯硅藻:SiO2≥88,真密度2.3g/cm3,松密度0.20~0.30 g/cm3,细度:100~500目;

火山岩炭;粒径:1-2mm,密度0.75g/cm3

凹凸棒:有效物质含量≥90%,粒度:100~200目,堆密度0.5±1g/cm3,含水量≤8%;

沸石:斜发沸石,粒度:180~200目,密度1.92g/cm3,吸氨值>100mg当量/100g,水分≤1.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