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草生物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928阅读:2637来源:国知局
人工水草生物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水草生物带。



背景技术:

在富营养化的湖泊内,恢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遏制蓝藻水华的发生。但是,实际上水生植物的恢复,特别是可以在湖中心水域大规模生长的沉水植物的恢复,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方面,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另一方面,营养盐浓度不能太高。而现今亟待治理的水体中,能见度都很低,水体中央,甚至连岸边都没法让阳光直射池底;同时需要处理的重污染水体,恰恰是营养物质浓度极高,不适合一般沉水植物大量正常生长。这种情况下,水生植物的恢复就很难实现。事实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部分是依靠拦截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茎叶上的附着微生物来净化水质。根据这个原理,若用人工介质来替代水生植物,同样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工水草是一种很好的水体水质净化产品,可以给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挂膜载体,运用生物膜原理吸收和处理水中富营养物质,固定其他有害物质,还而已为水体中生物,如鱼虾贝类提供合适的栖息、产卵场所,保证水体中的生物量,加固水体自净生态系统。

目前的人工水草,多以无纺布为主要草体。无纺布有孔隙多、比表面积大,易于成膜,成本低廉的特点,但无纺布的表面接触面积还是不够大,水体净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水草生物带,旨在解决现有人工水草水体净化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人工水草生物带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多根扁平的水草基带,所述水草基带的两侧表面密植有具有一定韧性的细绒毛。

进一步的,所述水草基带的表面喷有带正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水草基带尾端绕成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每隔一段距离向内凹陷形成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水草基带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水草生物带,其中水草基带表面密植有具有一定韧性的细绒毛,极大程度提升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繁殖场所,而且细绒毛的比重接近1,在水中可呈舒展状态,细绒毛表面生长的微生物可与水充分接触;另外,优选方案中,水草基带的表面喷有带正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层,更加利于水中微生物的附着固定。在水体水面下布置本产品,利用生物带比表面积大且易于被附着的特点,大幅度扩充水中有净化水体功能的微生物附着繁殖的场所,提升单位水中有净化水体功能的微生物的数量,以促进水体净化所含的污染物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水草生物带的结构图;

图2是人工水草生物带的剖视图;

图3是固定杆的一种结构图;

图4是固定杆的另一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水草生物带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水草生物带包括固定杆1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杆1上的多根扁平的水草基带2,所述水草基带2的两侧表面密植有具有一定韧性的细绒毛3。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水草生物带,是利用仿生学原理模拟海带、沉水植物等生物学特征而设计的。使用时,首先将水草基带底端固定在固定杆上,然后整体布置在水中,固定杆密度大于水,会沉入水底,而所述水草基带比重略低于1,水草基带可在水中接近竖直飘浮,形同水草,可在水中大量进行布置。同时由于水草基带表面密植有具备一定韧性的细绒毛,极大程度提升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繁殖场所;而且由于细绒毛具备一定韧性,且细绒毛的比重接近1,在水中可呈舒展状态,细绒毛表面生长的微生物可与水充分接触。另外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草基带2的表面喷有带正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层21,更加利于水中微生物的附着固定。

在水体水面下布置本产品,利用生物带比表面积大,且易于被附着的特点,大幅度扩充水中有净化水体功能的微生物附着繁殖的场所,提升单位水中有净化水体功能的微生物的数量,以促进水体净化所含的污染物的能力。

图示中,所述水草基带尾端绕成圆环结构,从固定杆一端穿入并移至合适位置固定即可。也可以将水草基带直接绕在固定杆上一圈,然后在固定,固定方式有多种,比如可以用扣钉、缝合、黏贴等等,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所述固定杆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1每隔一段距离向内凹陷形成一圈凹槽11,所述凹槽11宽度与所述水草基带2宽度相同,这样水草基带的尾端可以正好位于所述凹槽内,防止偏移。

作为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1每隔一段距离开有一条槽口12,所述水草基带2从所述槽口12穿入,所述水草基带尾端对折,且对折后的厚度大于所述槽口12的厚度。

经实验验证,在富营养水体中布设人工水草生物带可以明显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遏制或者消除“水华”,不降低水体营养水平的情况下,迅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改善水体景观质量,为富营养水体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营造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水草生物带生产、布放及使用全过程,安全性好,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富营养水体水质改善的原位净化技术,不需要任何动力和能源,具较好的生态安全性。而且人工水草生物带的生产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布放及维护都很简单,可以说是免维护,布放后不需要再额外追加任何维护管理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