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18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废水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基地特有的一种废水,由于实验室性质的不同,废水水质也明显不同,而且实验室废水因其特有的污染物组成,很难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实验室废水必须进行初步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主要有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生物培养液、培养基等,对其处理的关键就是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的灭杀和生物培养液、培养基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目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灭杀方法主要有臭氧法、氯化法、紫外辐照法,臭氧法和氯化法容易因臭氧和余氯的散逸对环境及人员造成危害,紫外辐照法对微生物灭杀不彻底,灭杀后的微生物可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复活和自我修复,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简单易用,随时排放随时处理,安装运行维护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箱体、填料箱、出水管、控制面板;所述的箱体由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箱体上部设有与水流方向垂直的布水花墙和溢流板,布水花墙与溢流板之间沿水流方向水平安装有紫外灯,箱体下部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的箱体下部设有检修门;所述的布水花墙与所述的溢流板之间安装有所述的填料箱,所述的填料箱中填充有椰壳活性炭;所述的箱体、布水花墙、溢流板和填料箱均由304不锈钢加工而成;所述的盖板通过合页与箱体后部顶端连接,所述的检修门通过合页与箱体下部右端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所述的盖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信号线实现对紫外灯和超声波换能器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简单易用,安装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C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箱体、3填料箱、4出水管、5控制面板、21隔板、22布水花墙、23溢流板、24紫外灯、25超声波换能器、26盖板、27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箱体2、填料箱3、出水管4、控制面板5、隔板21、布水花墙22、溢流板23、紫外灯24、超声波换能器25、盖板26、检修门27。隔板21、布水花墙22和溢流板23均焊接与箱体2中,填料箱3周边加工为倒U槽型结构,搭接与箱体2、布水花墙22和溢流板23,紫外灯24通过预焊接于隔板21上的卡座固定,超声波换能器25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2底部,盖板26通过合页与箱体2连接,检修门27通过合页与箱体2连接,控制面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盖板26上,控制面板5与紫外灯24、超声波换能器25之间连接有信号线。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经收集后,通过进水管1进入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初步混合,混合后的废水经布水花墙22进入填料箱3中,填料箱3中的椰壳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病毒、微生物进行吸附,在填料箱3中,细菌、病毒、微生物和部分有机污染物附着于椰壳活性炭,未死亡的细菌、病毒、微生物以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分解消耗部分有机污染物,之后,通过控制面板5开启紫外灯24和超声波换能器25,实现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灭杀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此时,填料箱3实现对细菌、病毒、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的持有和释放,实现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稳定灭杀和有机污染物的稳定去除。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流板23溢流出水后由出水管4排出,进入市政官网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填料箱实现废水的稳定处理,通过紫外灯辐射和超声波换能器实现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高效、防复活和自我修复式的灭杀,及有机污染物的高能降解,保障生物培养实验室废水中有机物及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稳定高效处理,保障废水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