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115阅读:10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态修复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湖泊生态系统受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透明度不高,水生态修复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方法。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库保护的生态屏障。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指湖库水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介于缓冲带与湖库水体之间过渡区,其核心区为湖库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变幅区。然而,许多城市人工湖兼具防洪补水和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常因防洪排涝、调水补水等需求,呈现水体交换量大、水体停留时间短、水位变幅大等高水力负荷特点,大大增加了湖滨带乃至整个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的难度。

我国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公开号为CN10255026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直立式护岸型湖滨带生态构建方法,通过设置由框架、网板和支撑脚组成的固定阶梯型植物浮床,建立水生植物区,设置木桩防浪层、吊挂缆绳网兜组成的消浪层、悬挂可移动泡沫块消浪层,最后撤销防浪层及消浪层与可移动消浪层的方案,其适用于江河湖库硬质岸线的湖滨带生态修复;公开号为CN10431404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浪且促进泥沙沉积的湖滨带生态改良技术,在湖滨带布设水下拦沙埂及竹排浮床的组合,以降低水流流速、促进泥沙沉积,利于水生高等植物扎根生存,创建一个有利于泥沙沉积、藻类捕获、和使氮磷等营养元素累积净化的物理环境,从而更好地稳定湖滨带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的目标,其适用于促进泥沙沉积的湖泊硬质驳岸带的生态修复;公开号为CN10515234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干旱地区湖滨带湿地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采用生物绳修复区和湖滨带湿地修复区组成的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其生物绳是由亲水性化学合成纤维制成的环形内芯和环形纤维层制成,湖滨带湿地修复区种植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并通过设置进出水口和回流水泵,使得湖滨带湿地修复区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湖水经过生物绳修复区的初步净化后进入湖滨带湿地修复区,有效解决干旱地区湖滨带湿地水土保持差的问题并去除湖水中污染物。公开号为CN10358830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控制方法,首先对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的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出几种具有高强度净化和生存能力的水生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然后确定所述先锋物种分别属于何种季节优势种,通过不同季节优势种的合理搭配构建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最后在所述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规模化快速栽培先锋物种,实现对水质的净化控制。公开号为CN10377460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通过在基底修复区挖塘和堆岛,在湿地污水入口区设置多个串联的泥沙沉淀塘,在湿地中部通过蛇形通道设置多个连通的植物氧化塘,在湿地出水区设置多个植物景观塘,在塘库系统中将原有鱼塘群的塘埂弃土及塘底湖泥堆成星罗棋布的、有缓坡浅滩的多个岛屿,使原本由相互封闭独立的鱼塘构成的鱼塘群小规模塘库系统,变成类似于“多岛湖”的塘岛结合的大规模相互连通的塘库湖湾水网系统。与现有同类技术相比,方法更为简便,投资省,技术应用产生的生态、环保、景观和经济效益显著。

但以上现有技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首先,适用范围和条件较为单一,上述技术分别针对的是直立式护岸型、硬质驳岸带、干旱地区湖滨带以及具备挖塘和堆岛条件的湖滨带生态修复,然而对于其他类型(如斜坡式护岸、软质驳岸)或其他地区(南方多雨地区)的城市人工湖和自然湖泊而言,尤其针对许多水面面积大、岸线较长、高水力负荷的城市人工湖和自然湖泊而言,湖滨带生态修复仍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未能解决。其次,现有技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如阶梯型植物浮床、防浪层、消浪层、悬挂可移动泡沫块消浪层的设置,水下拦沙埂与竹排浮床、生物绳修复区和湖滨带湿地修复区设置进出水口和回流水泵以及挖塘和堆岛串联泥沙沉淀塘、植物塘等技术方法和施工过程较为繁琐,均需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所述生态围隔包括两排插入湖滨带底泥的松木桩或竹竿,紧贴两排松木桩或竹竿内侧直立插入的木板,和两排木板间填充的泥土;所述生态围隔在下部贴底泥位置设置1~2个进出水口,每个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竖直放置的PVC管高于围隔高度并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松木桩或竹竿的长度为5~7米;松木桩或竹竿插入底泥的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以确保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两排松木桩或竹竿的间距即生态围隔宽度为1米;同一排松木桩或竹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木板的厚度为40~60厘米,高度与松木桩或竹竿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围隔填充的泥土上面再覆土种植景观植物层,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固定阶梯型植物浮床、布设水下拦沙埂及竹排浮床组合、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以及串联泥沙沉淀塘等系统不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围隔不仅具有现有技术没有的导流、控鱼等功能,而且技术手段上完全无需动用大型机械,所用泥土、松木桩、竹竿、木板、PVC管、鱼筛等原材料均容易获取,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生态围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生态围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生态围隔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松木桩,2-木板,3-PVC管,4-鱼筛,5-景观植物,6-警示牌,7-底泥,8-泥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其正视结构示意图、俯视结构示意图和右视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生态围隔包括两排插入湖滨带底泥的松木桩,紧贴两排松木桩内侧直立插入的木板,和两排木板间填充的泥土;所述松木桩长度为5米,松木桩插入底泥的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同一排松木桩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两排松木桩的间距(即围隔宽度)为1米;所述木板的厚度为40厘米;所述泥土选用黏土并压实晾干;所述生态围隔在下部贴底泥位置设置1个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长为围隔宽度的2倍,前后各露出1/4,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以便在水流进出时控制鱼类进出,所述鱼筛为竹篾织成、孔眼直径小于2指的扁圆形筛子,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其高度为围隔高度的2倍(即高出围隔1倍),竖直放置的PVC管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可以随时套取,以实现导流及控制生态围隔区水位。所述生态围隔填充的泥土上面再覆土种植景观植物层,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湖滨带生态修复的生态围隔,所述生态围隔包括两排插入湖滨带底泥的竹竿,紧贴两排竹竿内侧直立插入的木板,和两排木板间填充的泥土;所述竹竿长度为7米,松木桩插入底泥的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同一排松木桩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两排松木桩的间距(即围隔宽度)为1米;所述木板的厚度为60厘米;所述泥土选用黏土并压实晾干;所述生态围隔在下部贴底泥位置设置2个进出水口,每个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长为围隔宽度的2倍,前后各露出1/4,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以便在水流进出时控制鱼类进出,所述鱼筛为竹篾织成、孔眼直径小于2指的扁圆形筛子,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其高度为围隔高度的2倍(即高出围隔1倍),竖直放置的PVC管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可以随时套取,以实现导流及控制生态围隔区水位。所述生态围隔填充的泥土上面再覆土种植景观植物层,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