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224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市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化粪池会埋设在客厅、厨房,当马桶冲水之后,化粪池会收集马桶冲出的污水与排泄物,也就是水肥,利用微生物的环境在化粪池的内部对水肥进行分解的处理,但是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包括一人孔盖,设有一顶板,在该顶板的周缘穿设两锁孔,在该人孔盖的中间形成一通孔,在该通孔的周缘向下延伸一结合管;一塞子,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该结合管内而封闭该结合管;以及一喷水管,该喷水管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体并具有顶、底两端,该喷水管的底端是封闭端,该喷水管的顶端结合在该结合管,在该喷水管的周围设有一个以上的喷水孔,各喷水孔与该喷水管的内部相通。

在所述结合管的外周面形成一外螺纹,在所述喷水管顶部的内周面形成一内螺纹,该喷水管以内螺纹螺合在该结合管的外螺纹处固定。

在所述结合管的内周面形成一固定螺纹,在该塞子的外周面形成一塞子螺纹,该塞子以塞子螺纹螺合在该固定螺纹,使该塞子固定在该结合管内。

在所述塞子的顶面形成一直线凹槽。

所述一个以上的喷水孔是穿设在所述喷水管的底部周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人孔盖形成可搅拌水肥的构造,达到搅拌水肥不需开挖新配管线、不易产生臭味且无需另外清洗构造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剖面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置在人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市政用化粪池搅拌装置,其构造包括一人孔盖10、一结合在该人孔盖10的塞子20、一结合在该人孔盖10底部的喷水管30,以及一可与该塞子20替换结合在该人孔盖10的水管头35,其中:

该人孔盖10是金属的构造并设有一圆形的顶板101,在该顶板101外周缘的相反两侧穿设两锁孔11,两锁孔11都是沉头孔,在该顶板101的中间穿设一圆形的通孔12,在该通孔12的周缘向下延伸一结合管13,该结合管13是竖直的管体,在该结合管13的外周面形成一外螺纹131,在该结合管13的内周面形成一固定螺纹132。

该塞子20是橡胶或塑胶的圆柱形塞体且形状符合该通孔12以及该结合管13内空间的形状,在该塞子20的外周面形成一塞子螺纹21,在该塞子20的顶面形成一直线凹槽22,该塞子20以塞子螺纹21螺合在固定螺纹132,使该塞子20塞设在该结合管13内封闭该结合管13,前述的直线凹槽22的形状符合一字起子的前端或硬币一侧的形状,令一字起子的前端或硬币的一侧嵌入直线凹槽22时可转动该塞子20,该将塞子20锁入结合管13内或由该结合管13内向外松脱。

该喷水管3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体并具有顶、底两端,其构造可以是塑胶也可以是金属,该喷水管30的底端是封闭端,并且在顶部的内面形成一内螺纹31,该喷水管30以内螺纹31螺合在该结合管13的外螺纹131固定,使得该喷水管30由该人孔盖10的底部向下延伸,在该喷水管30底部的周围穿设四个喷水孔32,各喷水孔32与该喷水管30的内部相通。

该水管头35的形状符合该通孔12以及该结合管13内空间的形状,在该水管头35底部的外周面形成一水管头螺纹351,在该水管头35的顶部形成一插管352,在该水管头35的内部上下贯穿一注水孔353。

当该塞子20由该人孔盖10的结合管13内拆卸下来时,可将该水管头35的插管352嵌入一水管42的前端固定,并以水管头螺纹351螺合在该结合管13的固定螺纹132,使该水管头35的底部结合在该结合管13的顶部,此时注水孔353的底端与该结合管13的内部相通,该水管42可透过该注水孔353向该结合管13以及该喷水管30内注水。

当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如图3所示,是以螺丝穿过该顶板101的两锁孔11的方式,将人孔盖10螺锁固定在化粪池40上方的人孔41,此时喷水管30会伸入化粪池40的水肥内。由于有人孔盖10封闭化粪池40的人孔41,又有塞子20塞住人孔盖10与外界相通的结合管13,因此化粪池40内的臭气不会由本新型往外飘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以前,先由马桶处将药剂冲至化粪池40内,接着使用者转动该塞子20,将塞设在结合管13内的塞子20松脱取下。如图2、图4所示,将水管头35的水管头螺纹351螺合在结合管13的固定螺纹132,使水管头35结合在该结合管13的顶端,将水管42的前端套设在水管头35的插管352固定,并将水管42的外端连接至水龙头或加压电机。

接着开启水龙头或加压电机输出水,通过水管42、水管头35的注水孔353将水灌入结合管13以及喷水管30内,再由喷水管30周围的各个32向外喷出水柱,利用水柱可搅拌化粪池40内的水肥,使处理水肥的药剂能更均匀地混合在化粪池40内。当药剂混合均匀并对水肥发生作用后,能以较佳的效果活化化粪池40内原生的菌种,分解化粪池40死角堆积的水肥,并净化水质,消除排水臭味,能使减缓水肥堆积至人孔41的速度,解决化粪池40容易阻塞,水肥抽不干净而经常需要抽水肥的问题。

当在化粪池40内混合药剂的作业完毕后,只要拆卸水管42前端的水管头35,并将塞子20重新装回结合管13内,即可完成恢复人孔盖10的操作。前述搅拌化粪池40的过程中,由于结合管13内注水,因此化粪池40内的臭气不易由结合管13处飘散至人孔盖10外,且直接接触水肥的喷水管30无须取出,能避免臭味向外飘散,同时达到搅拌化粪池40内水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除了前述较佳实施例,是在该喷水管30的底部周围穿设四个喷水孔32以外,也可以只在该喷水管30的底部周围穿设一个或其他数量的喷水孔32,且各喷水孔32的位置除了在该喷水管30的底部周围以外,也可以穿设在该喷水管30中间的其他位置,同样可以发挥喷射水柱以搅拌水肥的作用。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防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