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瓶子刷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87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智能瓶子刷洗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瓶子刷洗机。



背景技术:

传统菌种培养瓶都是采用纯手工清洗,清洗人员通过冲洗后配合毛刷洗净,不仅清洗效果差,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率快的智能瓶子刷洗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瓶子刷洗机,它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输送机构、沿输送机构传送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输送机构前侧的清洗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左右延伸设置,且其输送面向清洗机构一倾斜;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对瓶子内部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以及带动清洗机构向输送机构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输送机构向清洗机构一侧倾斜,使其上固定的瓶子开口斜向下设置,当清洗机构对瓶子内部进行刷洗后,清洗液及废渣会自动从瓶口流出,不仅简化了清洗步骤,还极大提高了清洗效果。

2.夹持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且送料口的出口正对左侧转动轮左上部弧面,出料口的进口正对右侧转动轮右下部弧面,进料时左夹板和右夹板在左侧转动轮左上部弧面上的间距增大,瓶子可落入两板之间,当左夹板和右夹板移动至上侧输送面时,两板间距减小从而实现瓶子的自动夹紧定位。

3.送料口上侧设有压料板,压料板与送料口底板形成限位通道,压料板上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压料板上设有仅与右夹板上端限位配合的拨动片,通过拨动片和右夹板的配合可有效保证瓶子的始终落在同一夹持组件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实现精确定位。

4.清洗组件包括一组以上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毛刷、设于毛刷转动轴上的喷洗管以及带动毛刷转动的转动电机;当清洗组件运行时,毛刷对瓶子内部转动刷洗,配合喷洗管的喷洗,可有效提高清洗效率,并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5.输送机构上侧还设有对瓶子外侧壁进行清洗的滚刷,滚刷由动力件驱动转动,滚刷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夹持组件对瓶子的夹持力,使得滚刷转动时可带动瓶子转动,以达到较佳的外壁清洗效果。

6.输送机构下侧设置废渣过滤回收机构,废渣过滤回收机构可收集瓶子内流出的废渣混合液,并将废渣和清洗水分离,实现清洗水和废渣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瓶子刷洗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智能瓶子刷洗机拆除上盖体和前侧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智能瓶子刷洗机拆除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智能瓶子刷洗机拆除机架和废渣过滤回收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废渣过滤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的主视图。

图9是一种定位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下一工作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另一种定位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标号说明:1机架、11送料口、12出料口、13压料板、14拨动片、2输送机构、21左侧转动轮、22右侧转动轮、3定位机构、31左夹板、32右夹板、33前挡片、34后挡片、35弹性件、4清洗机构、41驱动组件、42毛刷、43转动电机、44喷洗管、45喷水管、46吹风管、5废渣过滤回收机构、51收集槽、52推送螺杆、6滚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瓶子刷洗机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智能瓶子刷洗机,它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输送机构2、沿输送机构2传送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机构3以及设置在输送机构2前侧的清洗机构4。

所述输送机构2左右延伸设置,且其输送面向清洗机构4一侧倾斜。

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面倾斜角度为30~60度。最佳倾斜角度为45度。

所述清洗机构4包括对瓶子内部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以及带动清洗机构4向输送机构2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41。

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若干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在输送面上的间距等于瓶子的外径;所述机架1左侧设有送料口11,机架1右侧设有出料口12,送料口11的出口正对左侧转动轮21左上部弧面,出料口12的进口正对右侧转动轮22右下部弧面。

进料时,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位于左侧转动轮21左上部弧面,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之间的间距变大,瓶子可落入上述两板之间;当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移动至上侧输送面时,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从而将瓶子夹持固定住;

瓶子清洗完出料时,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移动至右侧转动轮22右下部弧面,上述两板间距变大,瓶子失去夹持力后自动从输送机构2滑入出料口12。

所述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的前侧分别设有向内侧弯折且卡设在瓶颈位置的前挡片33。前挡片33可防止瓶子向前侧滑落。

所述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的后侧分别设有向内侧弯折且顶压在瓶底位置的后挡片34。后挡片34可防止在清洗机构4清洗时瓶子受力向后侧滑动。

所述左夹板31为向右侧弯折的弧形板。左夹板31在承接瓶子时,呈水平放置,弧形板设置可有效防止瓶子滑出。

所述右夹板32为向左侧弯折的弧形板。

为了保证从送料口11进去的瓶子准确的落在同一夹持组件之间,本发明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实施例1:

所述送料口11上侧设有压料板13,压料板13与送料口11底板形成限位通道;所述压料板13上端铰接在机架1上,且压料板13上设有仅与右夹板32上端限位配合的拨动片14;右夹板32上端触动拨动片14时,限位通道出口正对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之间。右夹板32高于左夹板31。

压料板13在自然状态时,将送料口11出口位置的瓶子压住,防止其落入输送机构2上;当右夹板32移动至送料口11附近,触动拨动片14,并带着压料板13向上翻转,送料口11出口位置的瓶子自然落入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之间。参见图9-10。

实施例2:

两相邻夹持组件中,在左夹持组件的右夹板32和在右夹持组件的左夹板3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5,所述弹性件35形成斜坡,斜坡右侧高于左侧,可将落入斜坡上的瓶子滚入在左夹持组件上。参见图11。

实施例3:

送料口11出口处设置由动力件驱动启闭的闸门,所述机架1上设置与送料口11附近的夹持组件配合且控制动力件的触发开关。当左夹板31或右夹板32移动至触发开关位置时,动力件控制闸门自动开启。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一组以上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毛刷42以及带动毛刷42转动的转动电机43。毛刷42为螺纹形毛刷。

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向瓶子内部喷水的喷洗管44,所述喷洗管44设置在毛刷42的转动轴上。

驱动组件41为气缸,清洗组件设置在滑动板上,通过气缸驱动位移,气缸的伸缩角度与输送机构2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清洗组件左侧和/或右侧设置若干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的喷水管45,所述喷水管45的出水口朝向输送机构2。

所述清洗组件右侧设置若干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的吹风管46,所述吹风管46出风口朝向输送机构2。

所述输送机构2上侧还设有对瓶子外侧壁进行清洗的滚刷6,所述滚刷6由动力件驱动转动,且其转动轴与瓶子中轴相互平行。

滚刷6与待刷洗的瓶子相交,且滚刷6对瓶子的摩擦力大于夹持组件对瓶子的夹持力,使得滚刷6转动时可带动瓶子转动,达到全面清洗瓶子外周壁的效果。

或者当夹持组件移动至滚刷6下侧时,可在机架1上固定拉钩,所述拉钩将左夹板31向左侧拉扯一定角度,从而减小夹持组件对瓶子的摩擦力,刷洗完毕后,夹持组件向右侧位移,左夹板31复位。左夹板31和右夹板3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形变和缓冲能力。

它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2下侧的废渣过滤回收机构5;所述废渣过滤回收机构5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的收集槽51及设于收集槽51内的推送螺杆52,所述收集槽51底部设有清洗水回收通道,清洗水回收通道和集槽内之间设有过滤网。

由输送机构2上流出的废渣混合液全部进入收集槽51,经过滤分离后,分成清洗水和废渣,清洗水通过收集槽51底部的清洗水回收通道重新返回清洗机构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而位于收集槽51的废渣通过推送螺杆52挤压统一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