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景观构造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31757发布日期:2019-03-16 01:2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景观构造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大,造成了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将污水处理与环境相结合,构建人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和谐家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河道被污染水源处理大都采用抽取水源,经栅栏网隔离过滤掉泥沙后,水经过过滤后进入水池,参与水池中的净化,而本身仅仅是对水质的净化处理,水中泥沙得不到治理,而往往泥沙中也含有污染水源的重金属;其次污染水源仅仅是通过分级过滤,将污染水中的有机物过滤,但是即便是是通过活性炭过滤,也仅仅是对大分子有机物如腐殖质、胶体物质等去除较为有效,而对水中另一部分有机物去除率一般小于30%,例如bdoc与aoc,这类小分子有机物亲水性强,在水中接近于真溶液状态存在,不易于混絮剂结合或者被吸附,故去除效果不佳。

水污染多种多样,但是景观池的治理往往单一,不能进行综合的治理,所以一旦水源污染变换,不但无法进行治理,而且会破坏景观池,造成景观池内治理设备损坏,从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包括沉降池部、处理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所述沉降池部通过第一泥浆泵连通河道,所述沉降池部底端通过第二泥浆泵连通所述处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一侧通过第一抽水机连通所述景观池部底部,所述景观池部分为上层景观部与下层景观部,所述下层景观部的剖面为梯形,所述下层景观部的池底由底向上依次设有鹅卵石层、石子层、砂石层与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上方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上层景观部内设有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所述上层景观部通过第二抽水机连通所述降解池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池部包括处理池、活化污泥驯化池、第一水泵与活性泥排放管,所述第一水泵一端连通所述活化污泥驯化池,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活性泥排放管,所述活性泥排放管通过固定桩固定在处理池中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降解池部包括生物降解池、生物菌培养池、第二水泵与生物菌剂排放管,所述第二水泵一端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第二水泵另一端连通生物菌剂排放管,所述生物菌剂排放管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排放池与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排放池一端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排放池连通河道,所述排放池通过自动闸门连通河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包括漂浮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述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还包括渗透地坪与种植土壤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池部一侧的第一抽水机通过渗水装置与所述下层景观部底部连通,所述渗水装置的剖面为倒梯形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与所述下层将官底部之间设有栅栏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的景观池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修建沉降池部、处理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将沉降池部通过铺设管道连通污染河道,第一泥浆泵用来抽取污染河道的水源;

2)将铺设管道,将沉降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连通,所述沉降池部与所述景观池部之间的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抽水机,所述景观池部与所述降解池部之间的连通的官道上安装第二抽水机;所述沉降池部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处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与所述处理池部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有第二泥浆泵;

3)向处理池部中的活化污泥驯化池投放第一菌种,向降解池部中的生物菌培养池投放第二菌种,使活化污泥驯化池与生物菌培养池中大量繁殖;

4)对景观池部内的下层景观部从底部依次铺设鹅卵石层、石子层、砂石层与活性炭层,随后安装曝气装置,向上层景观池内铺设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

5)开启第一泥浆泵抽水,随后水进入沉降池部,经过沉降,污水被第一抽水机抽取进入景观池部位,景观池部对污水过滤,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随后被第二抽水机抽取后进入降解池部,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使水质达标,检测合格排放回河道;而沉降池部沉积的污染泥浆会被第二泥浆泵抽取进入处理池部,随后被处理池部消除重金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第一菌种为能够处理重金属的菌种,处理重金属的菌种例如黑曲霉;所述第二菌种为能够处理小分子有机物的菌种,处理小分子有机物的菌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包括在漂浮筐内的漂浮水上的水生植物,漂浮筐内底部设有渗透地坪,渗透地坪上设有种植土壤,种植土壤内种有适宜该环境的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水葫芦、芦苇、美人蕉、荷花、芦苇、水葱与蒲草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包括沉降池部、处理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所述沉降池部通过第一泥浆泵连通河道,所述沉降池部底端通过第二泥浆泵连通所述处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一侧通过第一抽水机连通所述景观池部底部,所述景观池部分为上层景观部与下层景观部,所述下层景观部的剖面为梯形,所述下层景观部的池底由底向上依次设有鹅卵石层、石子层、砂石层与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上方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上层景观部内设有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所述上层景观部通过第二抽水机连通所述降解池部,该发明不但能对河道内水污染的根源经行治理,并且能够充分的对水源进行治理,起到了改善水源净化水质的效果,并且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制作简单,不需要投入过多治理设备,对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而不是针对单一的水污染,符合水源污染性质复杂的河道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使用方法,1)修建沉降池部、处理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将沉降池部通过铺设管道连通污染河道,第一泥浆泵用来抽取污染河道的水源;

2)将铺设管道,将沉降池部、景观池部与降解池部连通,所述沉降池部与所述景观池部之间的连通的管道上安装第一抽水机,所述景观池部与所述降解池部之间的连通的官道上安装第二抽水机;所述沉降池部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处理池部,所述沉降池部与所述处理池部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有第二泥浆泵;

3)向处理池部中的活化污泥驯化池投放第一菌种,向降解池部中的生物菌培养池投放第二菌种,使活化污泥驯化池与生物菌培养池中大量繁殖;

4)对景观池部内的下层景观部从底部依次铺设鹅卵石层、石子层、砂石层与活性炭层,随后安装曝气装置,向上层景观池内铺设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

5)开启第一泥浆泵抽水,随后水进入沉降池部,经过沉降,污水被第一抽水机抽取进入景观池部位,景观池部对污水过滤,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随后被第二抽水机抽取后进入降解池部,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使水质达标,检测合格排放回河道;而沉降池部沉积的污染泥浆会被第二泥浆泵抽取进入处理池部,随后被处理池部消除重金属,该发明方法能够对水污染进行综合的治理,从根源上解决水污染,从而对水源治理达到彻底治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降池部;2-处理池部;3-景观池部;30-上层景观部;31-下层景观部;32-鹅卵石层;33-石子层;34-砂石层;35-活性炭层;36-曝气装置;37-生态模块;38-栅栏板;4-降解池部;5-第二泥浆泵;6-第一抽水机;7-第二抽水机;8-渗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包括沉降池部1、处理池部2、景观池部3与降解池部4,所述沉降池部1通过第一泥浆泵连通河道,所述沉降池部1底端通过第二泥浆泵5连通所述处理池部2,所述沉降池部1一侧通过第一抽水机6连通所述景观池部3底部,所述景观池部3分为上层景观部30与下层景观部31,所述下层景观部31的剖面为梯形,所述下层景观部31的池底由底向上依次设有鹅卵石层32、石子层33、砂石层34与活性炭层35,所述活性炭层35上方设有曝气装置36,所述上层景观部30内设有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37,所述上层景观部30通过第二抽水机7连通所述降解池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池部包括处理池、活化污泥驯化池、第一水泵与活性泥排放管,所述第一水泵一端连通所述活化污泥驯化池,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活性泥排放管,所述活性泥排放管通过固定桩固定在处理池中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降解池部包括生物降解池、生物菌培养池、第二水泵与生物菌剂排放管,所述第二水泵一端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第二水泵另一端连通生物菌剂排放管,所述生物菌剂排放管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排放池与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排放池一端连通所述生物降解池,所述排放池连通河道,所述排放池通过自动闸门连通河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包括漂浮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述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还包括渗透地坪与种植土壤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池部1一侧的第一抽水机6通过渗水装置8与所述下层景观部31底部连通,所述渗水装置8的剖面为倒梯形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与所述下层下层景观部31之间设有栅栏板38。

工作流程:将水源中的污水经第一泥浆泵抽入沉降池部1内进行沉降,将泥水沉降分离,上层的污水被第一抽水机抽取进入景观池部3,景观池部3进行对有机物的过滤,同时上层景观部30的多种水生植物生态模块对富营养化的水进行吸收处理,使水质澄清,氮磷含量降低,异味刺激性气味减少,而后经第二抽水机7进入降解池部4,降解池部4开始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使水质进一步被优化,最后反水回河过程中,经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合格后,自动闸门开闸回流河道,同时河中抽取的污泥在沉降池部1中沉降,随后当上层污水被第一抽水机5抽取后,沉积沉降池部1底部的污泥被第二泥浆泵5抽入处理池部2内,随后对污泥进行治理,生物降解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效处理了重金属的污染,避免河道内重金属的污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