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蓝藻臭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5351阅读:28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蓝藻臭味的方法,属于环境治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2007年的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以来,安徽巢湖、云南滇池等地也先后爆发过蓝藻事件。近年来对蓝藻的研究和利用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一方面、人们加强了对蓝藻的组成、形成机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蓝藻的治理和综合利用也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包括蓝藻的生长抑制、蓝藻的除臭处理、蓝藻的基因工程、蓝藻的组分分离和利用以及蓝藻的综合利用等。

由于环保型经济的发展,蓝藻的资源化利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蓝藻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蓝藻通过有氧或无氧发酵的堆肥技术;蓝藻的反复冷冻破细胞壁技术;蓝藻中有效成分如蛋白质和多糖的提取,进而用于生物医药、3d打印等技术。但是蓝藻的死体会发臭,这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蓝藻作为材料来使用,除了给材料的使用带来不便以外,在制备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也带来了很多困扰。所以对蓝藻的除臭处理是必须做的前期工作。

蓝藻的致臭物质随着水源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区别;而且随着蓝藻的搁置时间延长,其致臭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也会发生改变。目前发现可能造成蓝藻发臭的物质有很多种,主要有:二甲基硫醚(dms),二甲基三硫醚(dmts),二甲基二硫醚(dmds),土臭素(又称反-1,10-二甲基-反-萘烷醇,gsm),2-甲基异冰片(也称二甲基异茨醇,mbi),2-异丙基-甲氧基吡嗪(ipmp)等。

参考其他常用的除臭方法,蓝藻的除臭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其中物理吸附法,主要通过扩散、静电吸附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实现,成本较高。且效果一般;而化学法,主要通过氧化反应等来去除臭味,其除臭效果好,但化学反应同时对蓝藻的其他组分产生了作用,对其后续利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同时处理后的化学试剂难与蓝藻分离且不易回收,处理成本高;采用生物法,同样在除臭的同时,对藻体的其他成分产生作用,不利于后续的综合利用,且生物法对水体和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

为此,开发一种除臭效果好、安全无毒、低成本、简单易操作的处理方法,对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提出的先紫外线处理,后臭氧处理的方法,经济可行且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蓝藻臭味的方法,该方法除臭效果好,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绿色无污染,且在处理过程可以直接破蓝藻的细胞壁,省去了反复冷冻的处理工艺,利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蓝藻臭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紫外处理:将蓝藻置于紫外曝光机于一定光照强度下曝光一定时间;

(2)臭氧处理:将经过紫外曝光机曝光过的藻类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水分散,经臭氧发生器产生并通入臭氧处理一定时间,抽滤取固体藻类,再通入臭氧处理一定时间,抽滤得处理后藻类。

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紫外曝光机功率为1000-2000w,曝光时间为2-15min,曝光能量为5kev-20kev。

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臭氧流量为1-20l/min。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先紫外处理,后臭氧处理的技术,除臭效果良好,可基本去除死藻体的臭味;

(2)本发明提供的先紫外处理,后臭氧处理的技术,对蓝藻的其他组分影响较少,利于后续的资源化应用;

(3)本发明提供的先紫外处理,后臭氧处理的技术,可以直接起到破壁作用,省去了后续的处理过程,利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

(4)本发明提供的蓝藻除臭方法,绿色无污染,且处理过程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蓝藻处理前后红外谱图a未处理蓝藻b处理后蓝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紫外处理:取50g太湖蓝藻粉末于表面皿,并用保鲜膜封盖,置于紫外曝光机下曝光,分别曝光两次,每次2.5min,后取出。

臭氧处理:将紫外处理后的太湖蓝藻倒入三口烧瓶,加入100ml水,使用臭氧发生器制造臭氧,并将臭氧通入三口烧瓶,处理2h。再将蓝藻液抽滤得固体湿蓝藻,并再次进行臭氧处理2h,抽滤,烘干得到蓝藻粉末。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藻类臭味的方法,本方法具体如下:将一定量蓝藻在紫外曝光机下曝光一定时间,后放入容器中加水分散,使用臭氧发生器制造并通入臭氧处理一段时间,抽滤后再通入臭氧处理一段时间,最后抽滤得处理后的蓝藻。该方法除臭效果好,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绿色无污染,且在处理过程可以直接破蓝藻的细胞壁,省去了反复冷冻的处理工艺,利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张佰开;梁涛;张炜;王庆心;黄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无锡市城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8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