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0619发布日期:2019-07-03 05:10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蚯蚓处理污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中的有机成分主要由被微生物吸附的有机物组成,这些微生物以异养好氧细菌为主,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的功能,但污泥在脱水后微生物生存环境会发生变化,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状态,代谢产物扩散难度大,导致污泥稳定性差,在供氧不足时,极易腐化发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目前广泛利用蚯蚓进行污泥处理,其能把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物,增加微生物活性和基质利用程度,加快污泥降解作用,以进行污泥处理。

目前在我们广泛使用的蚯蚓污泥处理设备,结构单一,结构设计上仅仅遵循着这一原理,但是由于蚯蚓对于生存环境也有一定的湿度和酸碱度的要求,所以设计上忽略了这一机理,导致蚯蚓活性不强,而且蚯蚓与污泥之间接触面积不大,造成处理效果不佳,在处理过后,蚯蚓与泥土的分离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蚯蚓二次利用不多,对于某些考虑到这一问题的设备设计上,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碎泥棒和碎泥槽间隔设置使得污泥形成一定的碎粒或碎片,增大与蚯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湿管用于调节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通过手摇杆带动搅动板搅拌碎粒污泥和蚯蚓的位置,进行充分的发酵工作,处理完成后,打开通风管使蚯蚓往处理箱顶部爬动,达到泥土与蚯蚓分离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易行,增大了蚯蚓处理效率,并达到了成品分离的目的,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包括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顶面中央位置设有污泥进孔,所述污泥进孔两侧连接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内部设有振动棒,所述污泥斗底部连接有碎泥箱,所述碎泥箱呈长方体状,所述碎泥箱内部连接有碎泥棒,所述碎泥棒呈正四棱锥状,所述碎泥棒之间设有碎泥槽,所述碎泥槽的宽度为1厘米,且碎泥棒和碎泥槽间隔设置,所述振动盘设于污泥斗的内部,且振动盘和污泥斗内表面直接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碎泥箱底部连接有增湿管,所述增湿管底部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两侧均连接有填料孔,所述处理箱内部设有两个蚯蚓引板,所述处理箱中央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设有搅动板,所述搅动板设于处理箱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穿过处理箱连接有手摇杆,所述处理箱底部连接有通风管,所述处理箱和通风管之间设有支板,所述通风管两端设有挡风板,所述通风管底部连接有出泥孔,所述通风管底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分别设于出泥孔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污泥斗呈倒梯台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蚯蚓引板设于处理箱的两侧,且蚯蚓引板和填料孔直接相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动板和活动杆之间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振动棒用于使污泥斗内部的污泥以一定的压力进入碎泥箱,碎泥棒和碎泥槽间隔设置使得污泥形成一定的碎粒或碎片,增大与蚯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湿管用于调节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填料孔用于补充蚯蚓的量,通过蚯蚓引板进入处理箱内部,通过手摇杆带动搅动板搅拌碎粒污泥和蚯蚓的位置,进行充分的发酵工作,提高处理效率,在处理完成后,打开通风管使蚯蚓往处理箱顶部爬动,达到泥土与蚯蚓分离的目的,随后将泥土排出并开始进行蚯蚓的二次处理污泥过程,整体结构简单易行,增大了蚯蚓处理效率,并达到了成品分离的目的,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泥斗;2-污泥进孔;3-振动盘;4-振动棒;5-碎泥箱;6-碎泥棒;7-碎泥槽;8-增湿管;9-处理箱;10-填料孔;11-蚯蚓引板;12-活动杆;13-搅动板;14-手摇杆;15-通风管;16-支板;17-挡风板;18-出泥孔;1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殖蚯蚓处理污泥的设备,包括污泥斗1,所述污泥斗1呈倒梯台状,所述污泥斗1的顶面中央位置设有污泥进孔2,所述污泥进孔2两侧连接有振动盘3,所述振动盘3设于污泥斗1的内部,且振动盘3和污泥斗1内表面直接相连,所述振动盘3内部设有振动棒4,所述污泥斗1底部连接有碎泥箱5,振动棒4用于使污泥斗内部的污泥以一定的压力进入碎泥箱5。

如图1所示,所述碎泥箱5呈长方体状,所述碎泥箱5内部连接有碎泥棒6,所述碎泥棒6呈正四棱锥状,所述碎泥棒6之间设有碎泥槽7,所述碎泥槽7的宽度为1厘米,且碎泥棒6和碎泥槽7间隔设置,碎泥棒6和碎泥槽7间隔设置使得污泥形成一定的碎粒或碎片,增大与蚯蚓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碎泥箱5底部连接有增湿管8,增湿管8用于调节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所述增湿管8底部连接有处理箱9。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处理箱9两侧均连接有填料孔10,所述处理箱9内部设有两个蚯蚓引板11,所述蚯蚓引板11设于处理箱9的两侧,且蚯蚓引板11和填料孔10直接相连,填料孔10用于补充蚯蚓的量,通过蚯蚓引板11进入处理箱9内部,所述处理箱9中央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外侧设有搅动板13,所述搅动板13设于处理箱9的内部,所述搅动板13和活动杆12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活动杆12穿过处理箱9连接有手摇杆14,通过手摇杆14带动搅动板13搅拌碎粒污泥和蚯蚓的位置,进行充分的发酵工作,提高处理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箱9底部连接有通风管15,所述处理箱9和通风管15之间设有支板16,所述通风管15两端设有挡风板17,所述通风管15底部连接有出泥孔18,所述通风管15底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分别设于出泥孔18的两侧,在处理完成后,打开通风管15使蚯蚓往处理箱9顶部爬动,达到泥土与蚯蚓分离的目的,随后将泥土排出并开始进行蚯蚓的二次处理污泥过程。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发明振动棒用于使污泥斗内部的污泥以一定的压力进入碎泥箱,碎泥棒和碎泥槽间隔设置使得污泥形成一定的碎粒或碎片,增大与蚯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湿管用于调节蚯蚓生活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填料孔用于补充蚯蚓的量,通过蚯蚓引板进入处理箱内部,通过手摇杆带动搅动板搅拌碎粒污泥和蚯蚓的位置,进行充分的发酵工作,提高处理效率,在处理完成后,打开通风管使蚯蚓往处理箱顶部爬动,达到泥土与蚯蚓分离的目的,随后将泥土排出并开始进行蚯蚓的二次处理污泥过程,整体结构简单易行,增大了蚯蚓处理效率,并达到了成品分离的目的,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实用性较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