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979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污水资源化有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保护水资源和使水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会大大的缓解水资源的紧缺。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污染物主要有粪便和洗涤污水,其特点是有机物、悬浮物、氮和磷含量较高。而现有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中,各处理水池之间大都通过提升水泵来进行水体流转,耗能大,并普遍存在污水处理效果欠佳、污水中的有机物代谢不充分,无机物降解不彻底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果欠佳、能耗大、污水中的有机物代谢不充分,降解不彻底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包括固定于支撑面上的箱体,所述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沿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的水流方向依次设于箱体内且由纵向隔板沿纵向隔开的缺氧池、接触氧化池、竖流式沉淀池和分离池,所述箱体设有供所述生活污水进入所述缺氧池内的入水口以及用于将所述分离池分离出的水排出至所述箱体外部的出水口;

所述缺氧池用于提高已导入的所述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对所述生活污水进行脱氮处理,所述接触氧化池用于对从所述缺氧池通过溢流作用进入的水体进行曝气充氧;所述竖流式沉淀池包括用于导流布水的中心导流筒、用于沉淀污泥的斜管填料和用于溢流出水的出水渠,所述出水渠和所述斜管填料之间由出水堰沿横向隔开,所述斜管填料用于将从所述接触氧化池通过溢流作用流进的水体进行沉淀静置,所述分离池包括由横向隔板沿横向隔开的消毒池和污泥池,所述消毒池用于对从所述出水渠自流进入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所述污泥池用于收集从所述竖流式沉淀池排出的污泥;

所述接触氧化池中设有曝气装置和用于增加水体扰动的导流墙,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中设有用于将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中的污泥导入所述污泥池和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泥泵,所述缺氧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中均设有为微生物提供依附载体的生物填料,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消毒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中设有用于对所述缺氧池中的所述生活污水进行匀质化处理的潜水搅拌机。

具体地,所述缺氧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中均设有用于悬挂所述生物填料的填料挂杆,所述生物填料为绳形合成纤维,比表面积5000平方米/每立方米。

具体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气体进入所述箱体内部的曝气入口,所述接触氧化池中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与所述曝气入口相连通的曝气盘,所述曝气盘用于为所述接触氧化池提供气体供给。

优选地,所述竖流式沉淀池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渠和第二出水渠,所述第一出水渠与所述污泥池相邻并由第一出水堰沿横向与所述斜管填料分隔开,第二出水渠和与所述消毒池相邻并由第二出水堰沿横向与所述斜管填料分隔开,所述第一出水渠与所述第二出水渠之间通过导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渠中的所述水体通过所述导水管进入所述第二出水渠并与所述第二出水渠中的水体汇合,通过溢流作用进入所述消毒池。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之间、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出水渠与所述消毒池之间均设有用于排出过量所述生活污水的溢流管并通过所述溢流管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竖流式沉淀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缺氧池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一污泥入口,所述污泥池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二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通过所述污泥泵与所述第一污泥入口和所述第二污泥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止所述污水满溢的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修时排空所述水体的排空口。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人孔,并设置有供人进入池体的钢制爬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通过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实现生活污水的脱氮过程并消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其中的生物填料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载体并营造外部好氧、内部缺氧厌氧的微环境,通过所述接触氧化池中的曝气装置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曝气充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大幅度降解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利用所述接触氧化池中的导流墙增加水体扰动,增加水体与生物填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降解;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通过污泥泵将所述接触氧化池中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有利于所述缺氧池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降解,另外所述污泥泵能够定期将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中的污泥抽提入所述污泥池,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可持续运行;所述缺氧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之间、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之间以及所述出水渠与所述消毒池之间通过重力作用溢流流转,无需提升水泵,耗能减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箱体 61 入水口

20 缺氧池 62 出水口

21 潜水搅拌机 71 污泥出口

22 生物挂杆 72 第一污泥入口

30 接触氧化池 73 第二污泥入口

31 曝气入口 81 第一溢流管

32 曝气盘 82 中心导流筒

33 导流墙 83 第二溢流管

40 竖流式沉淀池 84 第一溢流口

41 斜管填料 85 第二溢流口

421 第一出水渠 86 第一排空口

422 第二出水渠 87 第二排空口

423 导水管 88 第三排空口

424 第一出水堰 91 第一人孔

425 第二出水堰 92 第二人孔

50 分离池 93 第三人孔

51 污泥池 94 第四人孔

52 消毒池 95 第五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包括固定于支撑面上的箱体10,所述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沿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的水流方向依次设于箱体10内且由纵向隔板沿纵向隔开的缺氧池20、接触氧化池30、竖流式沉淀池40和分离池50。

所述缺氧池20能够对导入的所述生活污水提高其可生化性和进行脱氮处理;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设有曝气装置和导流墙33,所述曝气装置能够对从所述缺氧池20通过溢流作用进入的水体进行曝气充氧,所述导流墙33能够增加经过所述接触氧化池30的污水扰动程度;所述缺氧池2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均设有为微生物提供依附载体的生物填料,这些生物填料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及代谢。

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包括用于导流布水的中心导流筒82、用于沉淀污泥的斜管填料41和用于溢流出水的出水渠,所述斜管填料41用于将从所述接触氧化池30通过溢流作用流进的水体进行沉淀静置,所述分离池50包括由横向隔板沿横向隔开的消毒池52和污泥池51,所述消毒池52用于对从所述出水渠自流进入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所述污泥池51用于收集从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中排出的污泥,以便整个装置的可持续运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中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能够将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导入所述污泥池51和回流至缺氧池20,所述出水渠和所述斜管填料41之间由出水堰沿横向隔开,所述出水堰用于拦截从所述斜管填料41通过溢流进入所述消毒池52的所述污水中的颗粒物。

所述污泥泵可将竖流式沉淀池40中沉淀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20中,当剩余污泥量达到一定量之后将其抽提出去进入污泥池51,而在竖流式沉淀池40中沉淀处理后的水体溢流进入出水渠,再由出水渠进入消毒池52做进一步消毒净化处理,这样便实现了竖流式沉淀池40中生活污水的固液分离,有利于设备的正常持续运行。

所述箱体10设有供所述生活污水进入所述缺氧池20内的入水口61以及用于将所述分离池50分离出的清水排出至所述箱体10外部的出水口62,所述入水口61与所述缺氧池20相连通,所述出水口62与所述消毒池52相连通。当消毒池52中经过消毒净化的水体积累到一定量后通过出水口6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通过缺氧池20和接触氧化池30能够脱氮并消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其中的生物填料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载体并营造外部好氧、内部缺氧厌氧的微环境,通过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曝气装置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曝气充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大幅度降解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另外,该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还利用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导流墙33增加水流扰动程度,增加水体与生物填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降解;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通过污泥泵能够将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缺氧池20中,有利于所述缺氧池20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降解,另外所述污泥泵还能够定期将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抽提入所述污泥池51,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可持续运行;所述缺氧池2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0之间、所述接触氧化池30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之间以及所述出水渠与所述消毒池52之间通过重力作用溢流流转,无需提升水泵,耗能减少。

如图1所示,所述缺氧池20中设有潜水搅拌机21,用于对所述缺氧池20中的所述生活污水进行匀质化处理。

如图1所示,所述缺氧池2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均设有填料挂杆22,用于悬挂和固定所述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为绳形合成纤维,比表面积5000平方米/每立方米。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0上设置有曝气入口31,用于供气体进入所述箱体10内部,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与所述曝气入口31相连通的曝气盘32,气体可以通过曝气入口31进入所述曝气盘32,再从曝气盘32中释放进入接触氧化池30为微生物的降解过程提供氧气供应。

如图1所示,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渠421和第二出水渠422,所述第一出水渠421与所述污泥池51相邻并由第一出水堰沿横向与所述斜管填料41分隔开,第二出水渠422和与所述消毒池52相邻并由第二出水堰沿横向与所述斜管填料41分隔开,所述第一出水渠421与所述第二出水渠422之间通过导水管423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渠421中的所述水体通过所述导水管423进入所述第二出水渠422并与所述第二出水渠422中的水体汇合,汇合后的水体通过溢流作用进入所述消毒池52。

如图1所示,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的池壁上设置有污泥出口71,所述缺氧池20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一污泥入口72,所述沉淀池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二污泥入口73,所述污泥出口71通过所述污泥泵与所述第一污泥入口72和所述第二污泥入口73相连通。在污水处理过程正常运转情况下,污泥泵将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出口71抽出,通过所述缺氧池20中的第一污泥入口72排出至所述缺氧池20,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提高所述缺氧池20中的微生物含量,提高缺氧池20中生活污水的降解率和脱氮效率;当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达到一定量后,污泥泵会将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通过第二污泥入口73排出至污泥池51,这样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可持续运行。

如图1所示,所述缺氧池2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0之间、所述接触氧化池30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出水渠422与所述消毒池52之间均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用于排出由于溢流作用需要排出的过量所述生活污水,溢流管包括第一溢流管81、中心导流筒82和第二溢流管83,所述第一溢流管81连通所述缺氧池2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0并将所述缺氧池20中的溢流水体导入所述接触氧化池30,所述中心导流筒82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30和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并将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溢流水体导入所述竖流式沉淀池40,所述第二溢流管83连通所述第二出水渠422与所述消毒池52并将所述第二出水渠422中的溢流水体导入所述消毒池52。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0的上方设置有防止所述污水满溢的溢流口,具体为所述接触氧化池30壁上侧的第一溢流口84和所述污泥池51壁上侧的第二溢流口85,当所述接触氧化池30中的水体过量时可通过第一溢流口84排出,当所述污泥池51中的水体过量时通过第二溢流口85排出。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修时排空所述水体的排空口,包括所述接触氧化池30侧壁下侧的第一排空口86、第一出水渠421侧壁下侧的第二排空口87和污泥池51侧壁下侧的第三排空口88,所述第一排空口86、第二排空口87和第三排空口88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释放排空箱体10内的水体。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0上部设置有人孔,并设置有供人进入池体的钢制爬梯,所述人孔具体包括缺氧池20上的第一人孔91、接触氧化池30上的第二人孔92、竖流式沉淀池40上的第三人孔93、污泥池51上的第四人孔94和消毒池52上的第五人孔95。当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可以先通过排空口将箱体10内的水体排出,维修人员通过所述钢制爬梯攀爬上箱体10,再通过所述人孔进入箱体10内进行检修。

在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首先通过入水口61进入所述缺氧池20,在潜水搅拌机21的搅拌作用下进行匀质化处理,通过生物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可生化处理和脱氮处理,处理后的水体由于溢流作用通过第一溢水管81进入接触氧化池30,水体在曝气装置的作用下充氧,为接触氧化池30中生物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提供其新陈代谢需要的氧气,水体由于接触氧化池30中导流墙33的导流作用增加了扰动作用,实现了污水与生物填料中微生物的充分接触,提高污水的降解效率。

经过接触氧化池30处理后的水体通过中心导流筒82进入竖流式沉淀池40进行静置沉淀,竖流式沉淀池40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缺氧池20被二次利用,提高缺氧池20中微生物的脱氮效率,当污泥累积到一定量后,通过污泥泵抽提入污泥池51,污泥池51中的污泥再通过第二排空口87排出。污泥泵将污泥抽提进缺氧池20和污泥池51的两个过程不同时进行,在污泥泵向缺氧池20抽提污泥的过程中关闭污泥泵向污泥池51抽提的路径,在污泥泵向污泥池51抽提污泥的过程中关闭污泥泵向缺氧池20抽提的路径。

经过竖流式沉淀池40沉淀处理后的水体再通过第一出水堰424和第二出水堰425分别溢流进入第一出水渠421和第二出水渠422,第一出水渠421中的水体通过导水管423流入第二出水渠422并与第二出水渠422中的水体汇合,汇合后的水体通过第二溢流管83流入消毒池52,消毒池52中消毒净化后的水体再经过出水口62排出,实现的污水的净化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处理污水的工程周期短,可快速投入使用,出水水质优于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水体自流,耗能少,易维护;该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并且可移动,随放随用,方便污水的处理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