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69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流水污染净化修复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的河道本来身是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的。在一个健康的水环境中,水体包含的主要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分解,部分剩余的氮、磷被水草、藻类吸收,微生物的数量被原生动物和水体的营养物质动态调控,而水体的水草和原生动物被鱼类捕食,生态链是完善的,各级消费者之间由于能量的关系相互制约,水体呈正常的自净状态。

申请号为“201420412029.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改善河道水质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蓄水塘、拦水坝、水质净化单元和生态修复单元,水质净化单元包括分设于河道两侧的下行-上行复合流人工湿地,复合流人工湿地中设有填料并种植有植被。这种处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极大地节省了建设用地,不仅投资少、工艺简单、易于维护,同时还有一定的景观效应。但是这样的处理系统下游人工湿地为了种植较多植被,因此水位较低,人工湿地的蓄水量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水量较大的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包括用于积蓄水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下游连通设置有高度低于蓄水池的第一维水面,所述第一维水面的下游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维水面的第二维水面,所述第二维水面的下游设置有用于蓄水的湿地池,所述第一维水面与第二维水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维持第一维水面内水位的第一隔离带,所述第二维水面与湿地池之间设置有用于维持第二维水面内水位的第二隔离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内的水流过第一维水面、第二维水面和湿地池后会由于第一隔离带和第二隔离带的阻挡而滞留部分水在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内,从而赋予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具有蓄水能力,取得了提高湿地蓄水量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第一隔离带和第二隔离带的高度来控制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的水位,使得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适宜种植植物,达到了增大绿化面积的辅益效果。借助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增大了湿地蓄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达到增强蓄水的含氧量,避免了人工充氧的繁琐,取得了降低成本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离带包括阻水卵石层和泄水卵石层,贴合第一维水面下表面放置的所述阻水卵石层由粒径为3~5cm的卵石和土壤组成,位于阻水卵石层上方的泄水卵石层由粒径大于5cm的卵石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阻水卵石层避免第一维水面内的水全部流入第二维水面内,当第一维水面内的水高过阻水卵石层后便会通过泄水卵石层进入第二维水面内,取得了稳定维持水位的有益效果。当第一维水面的水穿过泄水卵石层时会贴合卵石表面运动,水流较快时,水流打在卵石上还会向上抬高一段距离再落入第二维水面,达到了增大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目的,借助多维的跌水,取得了提高水的含氧量的辅益效果。水中的较大颗粒杂质经过卵石层时便会被阻隔,对即将流入湿地池内的水进行了二次过滤,提高湿地池内水的清洁度,取得了提高水的景观效果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离带包括位于第一维水面底部并用于支撑阻水卵石层的水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结构稳定的水泥柱来支撑阻水卵石层,避免水底松散的土壤受卵石的长期压力,而发生变形,导致湿地的水位发生变化,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水泥柱设置为向下游递减的阶梯型,所述阻水卵石层铺设在水泥柱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泥柱上方的阻水卵石层形成向下游倾斜的形态,使得阻水卵石层两侧与水底接触并连成一体,借助两侧水底对阻水卵石层的支撑,使得阻水卵石层结构稳定,避免由于水流长期冲击,导致阻水卵石层发生偏移,改变水位,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离带与第二隔离带高度相同,所述泄水卵石层高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卵石的堆叠,使得两处第一隔离带产生的跌水水量相同,导致几处水的溶解氧量差不多,达到适宜水中生物生存的条件,取得了增强生态多样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的长度分别为50m,所述湿地池的长度为100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可种植植物的水面长度达到至少100m,从而可以达到最大面积的水景观效果,同时也具有足够的需水量,取得了增强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池设置有用于控制蓄水池的出水量的叠梁闸,所述叠梁阀包括竖直放置的门槽,所述门槽之间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放置有堆叠的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门槽之间闸板的数量,从而控制叠梁闸的高度,根据天气控制蓄水池出水量,达到维持湿地水位稳定的目的,取得了增强耐候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和湿地池底部设置有由砂石组成的砂石垫层,所述砂石垫层厚度为0.4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砂石垫层增强第一维水面、第二维水面和湿地池的底部的稳固,避免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底部的杂质跟随水流流动到湿地池内,导致湿地池水位增高,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赋予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具有蓄水能力,取得了提高湿地蓄水量的有益效果,第一维水面和第二维水面适宜种植植物,达到了增大绿化面积的辅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用于表现第一隔离带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用于表现叠梁阀具体结构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2、第一维水面;3、第二维水面;4、湿地池;5、第一隔离带;11、叠梁闸;12、门槽;13、闸板;6、砂石垫层;51、泄水卵石层;52、阻水卵石层;53、水泥柱;54、第二隔离带;7、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二维流河道湿地系统,包括用于积蓄水的蓄水池1,蓄水池1的下游连通设置有高度低于蓄水池1的第一维水面2,第一维水面2的下游设置有高度低于第一维水面2的第二维水面3,第二维水面3的下游设置有用于蓄水的湿地池4,第一维水面2与第二维水面3之间设置有用于维持第一维水面2内水位的第一隔离带5,第二维水面3与湿地池4之间设置有结构与第一隔离带5相同的第二隔离带54。

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的长度分别为50m,湿地池4的长度为100m,使得可种植植物7的水面长度达到至少100m,从而可以达到最大面积的水景观效果,同时也具有足够的需水量。在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及湿地池4两侧的浅水区种植有可在湿地环境生存的植物7,本实施例采用花叶芦竹、花叶香蒲和黄菖蒲等植物7。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隔离带5包括阻水卵石层52和泄水卵石层51,贴合第一维水面2下表面放置的阻水卵石层52由粒径为3~5cm的卵石和土壤组成,位于阻水卵石层52上方的泄水卵石层51由粒径大于5cm的卵石组成。借助阻水卵石层52避免第一维水面2内的水全部流入第二维水面3内,当第一维水面2内的水高过阻水卵石层52后便会通过泄水卵石层51进入第二维水面3内。当水流较快时,水流打在卵石上还会向上抬高一段距离再落入第二维水面3,增大水与空气接触面积,达到增大含氧量的目的。水中的较大颗粒杂质经过卵石层时便会被阻隔,对即将流入湿地池4内的水进行了二次过滤,提高湿地池4内水的清洁度。

如图2所示,第一隔离带5包括位于第一维水面2底部并用于支撑阻水卵石层52的水泥柱53,水泥柱53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水泥柱53设置为向下游递减的阶梯型,阻水卵石层52铺设在水泥柱53表面。使得水泥柱53上方的阻水卵石层52形成向下游倾斜的形态,使得阻水卵石层52两侧与水底接触并连成一体,借助两侧水底对阻水卵石层52的支撑,使得阻水卵石层52结构稳定,避免由于水流长期冲击,导致阻水卵石层52发生偏移,改变水位。

如图1所示,第一隔离带5和第二隔离带54的高度相同,同时泄水卵石层51的高度相同,借助卵石的堆叠,使得第一隔离带5和第二隔离带54产生的跌水水量相同,导致几处水的溶解氧量差不多,达到适宜水中生物生存的条件。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和湿地池4底部设置有由砂石组成的砂石垫层6,砂石垫层6厚度为0.4m,借助砂石垫层6增强第一维水面2、第二维水面3和湿地池4的底部的稳固,避免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底部的杂质跟随水流流动到湿地池4内,导致湿地池4水位增高。

如图1和图3所示,蓄水池1设置有用于控制蓄水池1的出水量的叠梁闸11,叠梁阀包括竖直放置的门槽12,门槽12之间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放置有可相对门槽12滑移的堆叠的闸板13,通过堆叠的闸板13来密封闸板13之间的缝隙,形成一定高度的闸门,控制门槽12之间闸板13的数量,从而控制叠梁闸11的高度,达到根据天气控制蓄水池1出水量的目的。

使用过程:根据当前天气,选择闸板13的数量来控制蓄水池1的出水量。蓄水池1内的水流过第一维水面2、第二维水面3和湿地池4后会由于第一隔离带5和第二隔离带54的阻挡而滞留部分水在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内,从而赋予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具有蓄水能力,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隔离带5和第二隔离带54的高度来控制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的水位,使得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适宜种植植物7。借助第一维水面2和第二维水面3增大了湿地蓄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同时水流经过第一隔离带5和第二隔离带54时还会进行跌水运动,从而达到增强蓄水的含氧量,避免了人工充氧的繁琐,取得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